儿子在小学被同学欺负,他拦住对方问话又恐吓,结果被行政拘留十天

全文1138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关于家长在子女学校被欺负后的处理案例,提醒家长理性处理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

02张某之子在小学被同学王某欺负,张某在放学后将王某拦在学校门口问话长达20多分钟,并恐吓王某。

03由于张某的行为构成拦截他人的违法行为,某公安分局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04法院认为,张某的语言对王某造成心理压力甚至恐惧,不能简单以外在的害怕来确定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

05法官提示家长,针对孩子在学校和他人产生矛盾的情况,应全面了解情况、理性处理,引导孩子自己处理或寻求老师、学校等帮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家长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因构成违法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

对于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家长应该如何理性处理?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相关案例,对于广大家长,有一定的警醒价值。

图片

【案情回顾】

张某之子在小学被同学王某欺负。某日放学后,张某在学校门口遇见王某,将其拦在学校门口问话长达20多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张某在问话过程中多次做出情绪激动的动作。

张某告诉王某,如果今后再欺负其子,王某过两年就是少年犯,他还会安排旁边的中学生放哨看着王某,拿砖头砸王某的脑袋,这样王某父母就要照顾他一辈子。

王某听完张某的话后心惊胆战、两腿发软,回家后大哭,睡觉也不敢关灯。后,王某的父母报警,张某因拦截他人被行政拘留十日,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拦截他人的违法行为,某公安分局结合涉案行为性质、违法情节等情形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处罚幅度并无违法之处,因此不予支持张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本案的焦点问题在于张某于放学后遇到其子同学王某并对其问话的行为是否构成以追逐、拦截他人的方式寻衅滋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追逐、拦截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本案中,张某于放学后将王某拦到学校门口问话20余分钟,期间多次做出情绪激动的动作,并恐吓王某。结合王某父母报警以及王某在派出所的陈述,足以认定张某的语言对王某造成心理压力甚至恐惧。

张某虽否认其对王某进行言语威胁,但从监控录像可以看出,其在与王某对话过程中,并非心平气和,已经超越正常的谈话边界。

成年人带有情绪和冲动的语言沟通方式,足以客观上造成一个未成年小学生的心理压迫和心灵创伤。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并不能简单以外在的害怕来确定,亦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判断。王某所称其在听完张某的话后害怕以及不敢睡觉的言辞,不违背常理。

【法官提示】

本案是因拦截未成年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涉及成年人以不当形式拦截未成年人问话是否构成行政违法的法律问题。

全社会应当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营造规范和谐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每一位家长均应增强法治意识,针对孩子在学校和他人产生矛盾的情况,家长应全面了解情况、理性处理。应引导孩子自己处理,必要时可以向老师、学校反映,或者与对方孩子家长沟通,或可向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反映、求助。

如果直接与对方孩子沟通,应掌握好分寸和边界,保持举止文明、态度和蔼、亲切友善,不得以不适当的言行向孩子施压,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潇湘晨报综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