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银行中报披露陆续“收官”,红星资本局发现,上半年多家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零售业务增长乏力,且面临存款、客户流失等压力。在此背景下,银行如何突围求变、寻找发展新动力,成为行业共同的待解之题。
在Gartner9月10日举行的“重塑银行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主题活动上,带着上述问题,红星资本局专访了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颜晶。
颜晶对红星资本局表示,从银行角度,要调整利息收入为主的结构,如果要把个人金融的业务变得多元化,银行做嵌入式金融服务就是可以增加非利息收入的好机会。
她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商业模式的创新来看,应该比一些新兴市场更加有竞争力。
单靠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等
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谈及当前银行面临的压力,颜晶称,于中小银行而言,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导致存款和客户加速流失。另外,由于抗风险能力不及大型商业银行,结合时下经济环境,也容易面临信任危机。
于大型银行而言,颜晶表示,流失客户主要是房贷等一族,有的客户提前还款,有的客户断供。
“这些问题不是单靠商业模式转变和一些营销和优惠策略能轻易改变的。”颜晶表示。
当红星资本局问及当下环境中商业银行应如何突围,颜晶表示,从银行角度,不要一味依靠利息收入,纵观国内的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几乎是利息收入为主的结构。大型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比城商行更多,基本都是超过70%, 城商行在60%以上。
颜晶认为,如果要把个人金融业务变得多元化,银行做嵌入式金融服务就是可以增加非利息收入的好机会,在和第三方合作时,可以设计共同分利润的商业方案。
她举例指出,银行的数据不能直接分享给第三方,但是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分享(如果法规允许条件下),银行也可以通过API去记录哪个合作方调取了银行的数据见解去按次收费(法规允许条件下)。
中国金融机构
应比一些新兴市场更有竞争力
在降息政策指引下,商业银行存贷两端利率一再压降,当前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去年末我国银行业息差水平首次跌破1.7%关口。今年此类现象还在延续,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商业银行最新监管指标情况,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与上季度末持平。
颜晶表示,从逻辑上来说,在降息周期,净利息收入大概率会下滑,降息意味着流动性充裕,这时候银行的佣金和服务费收入会繁荣起来,比如财富管理类的业务。
为保持经营稳健,她认为:“正确做法是业务多元化,并且让不同的收入形成天然的对冲。即:降息周期去拉动佣金和服务费收入,加息周期去赚取利息收入。”
颜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表现欠佳,但是也看到一些新兴市场在逆向增长。她举例指出,一家西非的银行,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加了117%,净利润增长了108%。仔细看其贷款投向,是将普惠金融作为了重点发力的板块。
颜晶表示,中国的金融机构,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商业模式的创新来看,应该比一些新兴市场更加有竞争力。
再看成熟市场的摩根大通,今年一季度其净利息收入、非利息的收入增长均超过7%。2015年至今,在美联储加息、减息政策影响下,美国经济经历了起伏波动,但摩根大通营收依旧在稳健增长,2015年至2023年,其营收也从935亿美元增长至1550亿美元。颜晶认为,这也值得中国银行业借鉴。
Gartner 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斯坦福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成立于1979年,主要为企业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客观、可执行的洞察。目前,在全球设有约85个办事处,拥有约1.5万家企业客户。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肖世清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