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9月3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对长华集团(605018)直接发起股价三连问,“责备”味甚浓。
虽句句戳长华的心,但也句句属实。数据来看,自5月以来,长华的股价一路向下,缩水近三分之一。同期(2024年5月9日-2024年9月6日)沪市跌幅约12%,长华成功跌赢大盘,有股民调侃其为“长绿集团”。
面对投资者的发问,公司表示:会积极开展活动,进行业绩推介,加深市场对公司的了解,进而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然而,仔细分析公司的业务及管理,可以发现:公司押注汽车产业,下游单一;而且,汽车产业高度内卷,公司盈利空间持续下降;客户集中,市场风险较大;业务上,采取“就近服务”策略,投入大回收慢。长华的关键,不是市值管理,而是业绩管理。
一、押注汽车,业务局限
长华与汽车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兴起。在宁波慈溪周巷镇经营机械配件厂多年的“老厂长”王定孝,瞄准汽车零部件生产,创立了浙江长华。2006年,浙江长华进行分立,存续的浙江长华承接了汽车紧固件的资产及业务。2020年,浙江长华在上交所上市。2022年,正式更名为长华集团。
此后,长华就一直局限在汽车零部件业务中。2024年上半年,长华总营收为11.5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比95.97%,废料销售等业务占比4.03%。
根据2023年年报,汽车零部件业务中,61.13%为冲焊件,34.9%为紧固件。所谓冲焊件,其实就是通过冲压和焊接制造的金属部件,如汽车车门和车架;所谓紧固件,其实就是螺丝和螺母等。显而易见,这两种产品应用场景绝非仅在汽车产业,但长华却一直未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事实上,也并不舒适。
2016年以来,伴随汽车产业的发展,长华的营收确实在增长。整体来看,2016-2023年间,长华营收年均增长率为10.19%,跑赢同期汽车零部件整体的6.9%。
但因竞争门槛较低,且下游日渐内卷,毛利率与收入相背而行。整体盈利来看:2016-2023年间,长华毛利下降十分明显。
2024年上半年,表面看公司营收增加了2.06亿元,但毛利率继续从上年的13.57%降低为11.93%。表面上,收入增加2亿多,实际毛利只增加了800万。
二、展域尚无果,客户集中
面对汽车零部件盈利持续下跌以及投资者的不断发问,长华似乎终有所醒悟。
7月末,长华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持续深化领域拓展,探索产品新应用场景。目前,紧固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光伏储能及碳陶刹车系统领域。
此外,根据2024年半年报:碳陶瓷刹车系统方面,目前尚处于小批试做阶段;光伏领域,部分产品交付,储能和电池包等,刚刚进入量产状态。新领域,尚未创利。
此外,长华不仅下游市场单一,客户也很集中。
据半年报披露,公司美其名曰:与全球知名整车及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均存在合作关系。
但实际上,主要收入只来自少数几家。根据半年报,长华集团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约为65.97%,客户相对集中。
三、投入大,回收慢
另外,在具体业务开展上,长华采取的是“就近服务”策略,即:为了保证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就近配套服务,长华围绕国内主要的汽车产业集群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资本投入较大。
截至上半年末,长华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账面价值约13.44亿元,近资产总额的一半。资本投入大,但因毛利率越来越低,经营回款越来越少(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变动不大)。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仅为1.56亿元。
以2023年现金流预测,收回13亿的资本投入,需要9年时间。
现在的经济状态下,一年之后如何都无法预判,更不要说一个竞争激烈行业的九年之后。笔者认为,此刻的长华,寻找多个业务支点,是重中之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