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各地各部门平安建设先进典型和不凡故事,全方位展现20年来我市平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宝贵经验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委平安办开展了“我与平安宁波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经过专业评审,共评选出60篇优秀作品。
今天,跟着甬小安一起来看看,市中级人民法院俞佳的作品《法护平安,守护万家灯火》。
时间铭记前行刻度,年轮铺陈逐梦华章。2004年,浙江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宁波市委通过《关于建设“平安宁波”的决定》,把深化“平安宁波”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接续奋斗,久久为功。20年来,“平安”二字已深深融入宁波城市发展的血脉,融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初春的周末,宁波五一广场游人如织,微风拂面,我和先生临时决定绕日月湖慢跑几圈,和女儿商定后,决定留她一人在宁波图书馆等候,先生犹豫,“孩子尚小,留她一人安不安全?”我回他:“当然安全,一方面平时对孩子安全意识教育到位,另一方面宁波可是全国最安全、最和谐的城市之一啊!”20年,积厚成势,宁波已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18年获浙江省“平安市”称号。正如媒体报道,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成就百姓内心深处的笃定、从容与自信。老百姓是平安宁波建设的阅卷人,作为普通市民,我为平安宁波建设打出高分,而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我深感重任在肩。
宁波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平安宁波”建设,宁波法院与之“双向奔赴”,精耕细作中,宁波法院从司法理念到审判实践、从机制改革到科技应用、从司法作风到履职能力都发生了深刻变革。20年,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司法需求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宁波法院的收结案数相比20年前有大幅提升,我们认真答好不能成为“诉讼大国”的时代之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前不久,一起火药味十足的纠纷摆到了余姚法院岑法官面前——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为土地上种植樱桃树而互不相让,情绪激动。土地纠纷无小事,岑法官通过余姚法院设立的“农村土地保护法官工作室”,联合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一番释法分理,两位老人的情绪逐渐平静,岑法官趁热打铁提出调解方案,得到双方认可,重新订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场调解是宁波法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缩影,也是宁波法院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树牢“如我在诉”“如我在执”意识,把暖民心的“小案”、顺民意的“实事”办好的生动实践。20年,我们不断扩大司法服务覆盖面,全市52家人民法庭星罗密布,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江北慈城法庭发挥慈孝文化将巡回审判车开进村社,依法确认照料孤寡老人30年的邻居获得一半遗产,传递崇德向善的社会正能量;象山“渔港法庭”审判团队带着国徽上渔船开展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改革创新、科技赋能,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2017年,宁波中院组织专班研发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网上诉讼、掌上办案、远程审判,微信小程序里装着的“微法院”,让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成为可能。2022年,移动微法院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从宁波推广到全国,助推全国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全囊括,实现诉讼业务一站受理、一网通办,让“在家打官司”这件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为现实。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如何让司法审判引领价值认同、引领法治进步、引领社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擘画的壮美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宁波法院使命如磐。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将锚定“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的目标,全面推进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现代化,用柔性司法守护万家灯火,以法治力量、司法温度护航宁波发展,激荡起清风,弘扬出正气,让平安宁波这一池春水更加温暖、更有波澜!来源:市委平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