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庞贝城”!这里有2.98亿年前的远古森林

此前,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地质遗产地的定义为,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
图片
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发现的植物化石 资料图片
“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科研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介绍,形成乌海市乌达煤田7号煤层的远古森林,因为火山喷发产生的巨量火山灰降落掩埋而封存于煤层顶板的火山凝灰岩内。这种保存方式与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掩埋而封存的庞贝城颇为相似,因此称之“植物庞贝城”。这类保存方式,不仅化石标本质地极为精美,而且远古森林的群落结构保存完整,是揭示植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珍稀资源,被誉为古生物学界的植物化石宝库。
图片
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发现的植物化石 资料图片
“植物庞贝城”是2.98亿年前位于华北板块西北缘形成现在中国内蒙古贺兰山西北角乌达煤田7号煤层的远古森林,最初发现的面积约35平方公里。目前发现的森林植物类群包括石松、有节、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类、原始松柏、原始苏铁等七大类。
图片
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发现的植物化石 资料图片
研究人员表示,“植物庞贝城”的标本完整而精细,是兼具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和宏观与微观并存的精美化石标本,是化石植物整体重建的绝佳材料,植物分类学研究极为重要。
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际复原,是探索植被群落生态的珍稀窗口。通过近十年的野外作业和室内分析研究,研究人员运用古植物埋藏学最为精确的复原方法,对“植物庞贝城”进行了古植物埋藏学复原研究,实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面积的植被实际复原研究,首次绘制了具有较大规模的远古森林实际复原图。
图片
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发现的植物化石及植物复原图 资料图片
“远古森林实际复原的重要性在于,人们以往从教科书、科普读物或世界各地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所看到的,对地球历史上的远古森林的复原图,均为‘概念性复原’,而‘植物庞贝城’植物群的复原避免了时空误差,植物个体由天空下落的火山灰埋藏,保存在原地,未被搬运。同时又确保了‘植物庞贝城’中所有植物是同时生活在该区域的,因此能够实现对成煤植物群的复原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王军说。
图片
乌达煤田“植物庞贝城”局部区域的实际景观复原
乌达煤田早二叠世成煤沼泽植物群是植物化石最好的保存方式之一,对揭示该时期各类植物演替面貌是一个关键链条。同时,它还代表了晚古生代大冰期的背景成煤植被群落,蕴藏了极为丰富的群落生态学信息。也是探讨植被由冰室气候过渡到温室气候如何响应的重要化石宝库,成为人类认识成煤植被面貌及探索远古森林群落生态规律等相关领域的重要窗口。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平 王潇)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平 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