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看到预付卡优惠,心里都犯嘀咕,生怕钱花了,服务没了。”家住静安区的王女士,是预付卡消费的“老顾客”,也是“受害者”之一。但最近,她发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预付码,“扫一扫这个码,商家的信用状况、资金监管情况一目了然,充值、消费再也不担心了。”王女士笑着展示手机上的“预付码”应用。
这场预付卡市场的变革,得益于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努力。康存数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数据高新科技企业,正投身于单用途预付卡智能管理与服务。
近日,康存数据副总裁张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深知预付卡市场的痛点,也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潜力。于是,研发了‘预付码’,希望用科技的力量,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
区块链作为创新型技术,
具有分布式记账、加密传输、
智能合约、共识与激励机制等特点。
基于这一特性,2018年,康存数据研发了预付卡联盟链,将经营者信用数据、业务数据与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以及金融机构进行共享和互通,构建了一个风险可预测、可预警、可预防、可处置的监管闭环。
“如果说预付卡联盟链是底层技术,那么,预付码则是具体应用。”
张斌告诉记者,经营者“领码”应领尽领、诚信经营;消费者“查码”应查尽查、放心消费;监管者“管码”应管尽管、协同履职;赋能者“用码”应用尽用、精准赋能,实现了发卡、资金、信息、投诉“一站式”管理。
分布式身份(DID)识别
通过分布式身份(DID)技术,将发卡经营者经营、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稽查执法等公开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监管者可对这些存证信息实行真实性和有效性排查,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如:查询经营者显示灰码,代表该经营者未与政府监管机构进行信息对接,预付卡经营涉嫌违规违法。
消费风险全链追踪
通过分布式记账,可以确保每一笔消费资金可全链追踪(记录可查看不可篡改),保证交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减少商家挪用或滥用预付资金的风险。
如:红码,红色经营者已信息对接,已开通资金存管或履约保证保险功能,但尚未实际存管资金或投保,为高风险;
黄码,代表经营者已信息对接,资金存管账户已激活,预收资金已部分存管或投保,为中风险;
绿码,代表经营者已信息对接,预收资金已全部存管或投保,为低风险;
黑码,代表经营者被投诉,预付消费卡经营涉嫌违规。
实时风险和信用评估
通过分布式技术、共识机制、隐私计算、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构建商家和消费者的信用档案,可以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监管,开展经营者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为预付卡嵌入“保险芯片”
通过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预言机同步接口等技术,为每张预付卡嵌入“保险芯片”(存管/保险/信托预收资金),给足消费者“安全感”,提振消费“强信心”;还能为经营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商户)提供融入场景、直达需求的信用贷款、惠民保险、供应链服务等服务。
智能合约保障权益
通过数据上链、智能合约等技术,预付码自动为每张预付卡签订合同、进行收付/结算,以及办理服务或商品兑付、退款手续等,增强交易信任、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
消费数据上链存证
通过数据上链、分布式记账、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等技术,消费数据上链存证、可溯源,对预付资金的流动实时追踪和记录,确保每一笔交易的透明度,减少商家挪用或滥用预付资金的风险,同时在权益受损时能快速获得证据支持。
“事实上,预付码的上线,不仅利好消费者,对商家来说好处更大。”
张斌表示,一方面,预付码证明了企业诚信经营,有助于争取更多“犹豫”的顾客,从而提升商家的销售额;另一方面,由于平台直接关联信用分和个人征信,客户“薅羊毛”等故意违约的情况也会相应减少。此外,通过发放预付卡,诚信商家可以很快融到资,提升经营水平。
2024年4月,上海市印发修订后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预付卡的使用。
目前,康存数据围绕预付卡消费应用场景开发建设的“预付码管理系统”,已覆盖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甘肃等多个省市,用户达到数十万家。合作商户更是涉及美容美发、餐饮、教培、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如郑远元足浴、酷乐潮玩、绿地优鲜超市、廣蓮申點心等,为社会构筑起商业预付消费安全网。
“以往预付式消费尤为考验商户的良心、责任心。现在用了预付码,有了平台的介入监管,我们商户的经营也将更加健康规范,消费者消费也能更省心、更放心。”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商户告诉记者。
未来,相信在“预付卡联盟链”“预付码”的助力下,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不断提升,我们的城市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