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文杰教授专访:联合出击,大有可为!TK补充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更胜一筹

导读
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远期预后差,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及其家庭1,2。血管内治疗(EVT)是LVO-AIS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在积极再灌注的情况下仍存在严重的功能损伤,因此,再灌注成功后的神经保护治疗得到了极大的关注1

组织激肽释放酶TK(本文研究中指的是人尿激肽原酶[HUK])在AIS治疗中能够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但TK在接受EVT的AIS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不确定1。2024年3月,在国际1区期刊JCBFM上发表的最新研究为TK在EVT中的应用增添了证据。为此,医脉通诚邀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围绕该研究以及TK在AIS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解读。现将采访要点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晨星启明
TK+EVT为解决无效再通带来曙光

资文杰教授:过去,AIS采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方式,许多LVO-AIS患者无法实现血管再通,预后较差。自2015年以来,EVT开创了AIS救治的新时代,通过尽快实现血管再通、恢复再灌注来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神经元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研究显示,EVT的血管再通率可达到90%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得以降低。但遗憾的是,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并未转化成临床获益,研究数据显示,仅半数血管再通的患者获益,临床上将这一现象称为无效再通,而如何解决无效再通,提高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预后是当前EVT应用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其中,TK补充治疗在AIS治疗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可能有利于EVT后无效再通的患者,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TK作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KS)的重要组分,可以从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增强缺血区血流,改善微循环血供3,4,5

增强脑糖代谢,保护缺血性脑损伤6,7

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脑水肿、出血等8,9,10

降低复发率,死亡风险低11,12

此外,既往的临床研究发现,TK补充治疗可以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广泛应用于AIS患者。




珠联璧合

 TK联合EVT兼顾疗效与安全!

资文杰教授:我们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JCBFM上的研究,其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于:

1)数据来源于两项发表在JAMA期刊上的中国、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EVT试验和RESCUE BT试验),大大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

既往研究证实,TK补充治疗可使AIS患者良好获益,但TK在应用于EVT的LVO-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缺乏研究证据。我们新发表的研究是基于DEVT试验和RESCUE BT试验数据进行了事后分析,旨在探索TK联合EVT治疗LVO-A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终点为患者的90d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次要终点为90d mRS 0~2 分、0~3分的患者比例。多变量logistic分析、PSM和IPTW三种统计方法均显示,TK补充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90d mRS评分(P¼=0.023),证实了TK在接受EVT的LVO-AIS患者中的有效性。次要结果显示,TK组获得良好功能结局(90d mRS 0~3)的患者比例(P¼=0.025),以及实现独立功能(90d mRS 0~2)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TK组(P¼=0.013),表明在接受EVT的LVO-AIS患者中,TK与90d内的良好预后有关。此外,安全性结局显示,TK可降低死亡率(P<0.001),并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P¼=0.012),表明TK与EVT联用,安全性有保障。以上研究结果提示,TK与EVT联用于LVO-AIS患者是安全的,并且与患者良好的预后相关。





如虎添翼

TK补充治疗助力EVT “更上一层楼” 

资文杰教授:本研究的结果与先前的动物实验一致,比较符合预期。在入组的研究对象中,包括了EVT术前、术中、术后应用TK补充治疗的患者,脑保护的理念提示,越早进行,越有利于患者获益,这一理念在本研究的亚组分析得到了验证。

继发于LVO的AIS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亚型,本研究针对接受EVT治疗LVO的AIS患者,发现TK治疗可在3个⽉内恢复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死亡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在未来的临床研究探索中,建议采用一种优化的研究设计,即在患者到院排除出血风险后,第一时间静脉输注TK,真正实现“保护下开通,开通后保护”结果可能比目前的分析更加乐观。通过这种方式,TK补充治疗的价值和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显示出更加显著的疗效差异。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从基础科研到临床转化,各国学者不断推进着脑血管领域的前进和发展。TK补充治疗在国际和国内舞台大放异彩。研究显示,TK水平与卒中疾病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而高TK水平是溶栓或介入治疗预后更好的独立预测因子13,因此,当患者内源性TK不足时,应及时补充TK治疗。

TK与EVT在LVO-AIS患者中的联合应用展现出了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VT的无效再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TK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和循证证据不断涌现,TK的广泛应用价值(如脑水肿的改善、联合再灌注治疗等)将得到进一步验证,为更多患者所需,临床所需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专家简介

图片

资文杰 教授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 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脑血管介入及急诊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资助下,对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影像方向)及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EJM、JAMA(3篇)、JAMANeurology 、Neurology、Stroke等杂志发表SCI论著50篇,累计引用次数2477,单篇最高他引292次,4篇论文受到NEJM , JAMA等杂志专题评述,连续4次受邀在国际卒中大会上做大会报告。研究成果写入国内、外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5项),列入中国脑卒中防治十大进展(2020年、2021年),入选202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23年中国十大医学研究和2023年重庆十大科技进展。获评2023年中国神经科临床科研领域最为活跃的医生科学家,参与制定中国专家共识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专著1项。


  1. Wang M, et al. The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in acute ischemic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therapy.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24Mar 9:271678X241238033.

  2. 向浩, 等. 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26(03):313-316.

  3. Zhang C, Tao W, Liu M,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injection for acute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J Evid Based Med 2012; 5: 31–39.

  4. Nagano H, Suzuki T, Hayashi M,et al. Effects of a human urinary kininogenase (SK-827) on cerebralmicrocirculation after glass bead-induced cerebral embolism in rabbits. In Vivo1992; 6: 497–502.

  5. Ke J and Jing M. Analysis oftreatment effect of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massivecerebral infarction. Biomed Rep 2016; 5: 155–158.

  6. Xia CF, Yin H, Borlongan CV, etal. Kallikrein gene transfer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promotingglial cell migration and inhibiting apoptosis. Hypertension 2004; 43: 452–459.

  7. Nagano H, Suzuki T, TomoguriT,et al.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n 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SK-827):effects on cerebral metabolism. Yakugaku Zasshi 1993; 113: 825–828.

  8. Chen Z-b, Huang D-q, Niu F-n,et al.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suppresses cerebral inflammation inexperimental stroke and downregulates nuclear factor-kappa B. J Cereb BloodFlow Metab 2010; 30: 1356–1365.

  9. Ibrahim AE, Goverman J, SarhaneKA, et al. The emerging role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the managementof severe frostbite. J Burn Care Res 2015; 36: E62–E66.

  10. Mocco J, Mack WJ, Ducruet AF,et al. Complement component C3 mediates inflammatory injury following focalcerebral ischemia. Circ Res 2006; 99: 209–217.

  11. Ni J, Yao M, Wang LH, et al.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single-arm,multicenter, phase IV study (RESK study). CNS Neurosci Ther 2021; 27: 1493–1503.

  12. John J. Volpi, et al. Stroke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Kallikrein Protein in theReMEDy1 Phase 2 Trial. ISC 2022.

  13. Zhang Q, Ding H, Yan J, et al.Plasma tissue kallikrein level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andrecurrent stroke: a multi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in China. Ann Neurol 2011;70: 26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