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韩国却招来马陵之败,四周列强纷纷入侵,谁才能挽救魏国?

因为韩国拒绝参加逢泽之会,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穰疵(cī)率军讨伐韩国,前往攻打南梁(今河南汝州市西南)。[1]

桂陵之战后,韩国曾协助魏国战胜诸侯联军;因为韩人不服魏国称王,魏惠王就派军前去讨伐——无论如何,这都有些忘恩负义的味道。

面对强大的魏军,韩昭侯自知难以独自应付,立即派使者向齐国求援。十余年前的邯郸之战,齐国出兵援赵,虽然在桂陵大败魏军,却未能全面压倒魏国。这一次,齐国又该怎样去援救韩国?

图片

为此,齐威王召集大臣,紧急进行会商:“早救韩与晚救韩,到底哪种做法更有利呢?”

大臣张丐先表明了自己观点:“如果晚救韩,韩国必将转投魏国,不如尽早救韩。”

然而,桂陵一战的功臣田忌[2]却说:“不行。韩、魏的部队还未疲惫,我们出兵救韩,这等于我们代替韩军去承受魏军的攻击,反而像是我们在听从韩国的调遣。再说,魏国存心要灭掉韩国,韩国眼看自己将要被灭,一定会再来求救于齐国。我们不如暗中和韩国结好,耐心地等待魏军疲惫,这样齐国就会受到重视,坐收渔翁之利了。”

听了田忌的“坐山观虎斗”之计,齐威王连连称妙。于是,齐威王痛快地答应韩国使臣将出兵相救,先将他打发回国了。

此后,韩军自恃有齐国救援,与魏军在南梁与霍(即“赫”,在南梁西南)开战多次,却都吃了败仗。[3]

坚持不住的韩昭侯不得已,又多次派人前往齐国求救。

图片

眼看韩军难以继续坚持,齐威王这才在公元前342年2月[4]派出田忌与孙膑率军出征,直奔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而去!

得知齐军入侵,魏惠王紧急调集国内兵力,命庞涓辅佐太子前往拦截齐国军队。

然而,对于太子亲自率兵出征,魏国国内的有识之士却极不看好。

这时,就有人前去劝说公子理的老师:“为何不让公子理到太后面前哭诉,阻止太子出征?如果事情办成了,太子申就会感激公子理;如果阻止不成,那公子理就可能成为新太子。太子申年轻,不熟悉用兵;可田盼却是齐国久经战阵的老将,孙膑又善于用兵,这次出战太子必定难以取胜;太子一旦战败,就会被擒。公子理在魏王面前力争,如果魏王听从公子理,公子理就会受封;不听从公子理,太子申一定会战败,那样公子理就一定会被立为太子!”[5]这次齐国出兵,虽然主帅是田忌,可前线带军将领却是田盼;所以,魏人才会提到他。

由此可见,魏国国内对与齐开战的前景极不乐观。可在魏惠王的高压之下,这些有识之士的劝谏并未能起到效果。

当魏国大军行进到宋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时,宋人徐子也来劝太子申退兵:“现在太子您亲自率军攻齐,如果大胜,甚至能攻占莒城(今山东莒县),那么富也不过拥有魏国,贵也超不过做王。可一旦战败,就可能会永远失去魏国。这就是下臣百战百胜的战法!”

听了这番话,太子申马上清醒过来:“是的。我一定遵照您的话,立刻撤军!”

徐子却担心地说:“太子虽想撤军,可惜现在已经办不到了。那些想利用攻战来满足自己欲望的人太多,所以太子您就是想回国恐怕也不行了。”

果然,太子申刚一提出要撤军,一旁的驾车人就表示强烈反对:“刚出师就撤军,与战败无异,不如继续前进!”[6]

在众人的强烈反对下,太子申没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图片

见魏国派军前来阻截,孙膑再次提出了疑兵之计:“‘三晋’将士向来勇猛强悍,齐军却以胆怯出名,所以他们都很轻视齐军。善于用兵的人,一定要利用这点。兵书上说,出征百里去逐利的,前锋主将要受挫;急行军五十里去争利的,只有一半的军队能赶到。请下令齐军在进入魏国后,筑十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筑五万人的灶,第三天筑三万人的灶。”

其后,当齐军进入魏国后却突然改变方向,往西直奔南梁而去。

魏军见此,也紧追不舍,紧跟齐军向西进发。在追击了三天后,魏将庞涓见到齐军留下的灶台数越来越少,不禁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卒就逃亡超过一半了!”

于是,他舍弃步兵,率领精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追赶齐军。却不想,此时齐军已在前面设下了伏兵,就等着魏军上钩了!

当齐军行进到马陵(今河南新郑东南的马陵岗)[7]时,孙膑见此地道路狭窄,而且路旁多险阻,决心在此设伏。在耐心地等待了三天后,终于等来了魏国大军。趁着夜色,齐军发起突袭,终于全歼了魏军,射杀了庞涓,并俘虏了魏国太子申。[8]

马陵一战的大败,令魏军精锐损失大半,瞬间给魏国带来了灾难,那些早就看魏国不顺眼的东周列强纷纷落井下石。

次年,齐将田盼联合宋军攻打魏国东部边境,围攻平阳(今山东邹城);而秦孝公则派出卫鞅攻打魏国西部边境,打得魏军落荒而逃;赵肃侯也趁机报仇,派军入侵魏国北部边境![9]

一时间,魏国竟然落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做着称王春秋大梦的魏惠王,马陵一败就如同落水之狗、人人喊打,他究竟是做错了什么?

桂陵之战前,为阻止魏惠王攻赵,魏大夫季梁曾苦口婆心地上朝劝谏:“如今大王想称霸天下,却倚仗魏国广大、武器精良;要去攻打邯郸,以扩张土地、赢得盛名——这样的战争越频繁,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遥远,这就像是想到楚国却往北走啊!”[10]

战事频繁,百姓的负担必将急剧增加,大大消耗自身国力;同时,频繁的对外战争也让国家四处树敌,国际环境日趋恶化。所以,单纯依靠武力欺压就想称霸东周,不但事倍功半,还会拖垮自身。季梁深知这点,才会苦心婆心地劝谏魏惠王不要与赵国开战,以维护“三晋”内部团结、一致对外。

图片

可惜,魏惠王根本就听不进去。现如今马陵战败,“三晋”内部分崩离析,列强纷纷落井下石、大举入侵魏国,魏国社稷还能保得住吗?

就在魏国大厦即将倾倒之际,一位宋人的出现,终于将魏国从灭国的边缘给救了回来……。



[1] 古本《竹书纪年》,《战国策·齐策一》“南梁之难”篇,事件过程参考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的相关论述。

[2] 原文为“田臣思”,应为田忌。

[3] 《战国策·齐策一》

[4] 按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之说,南梁之战发生在马陵之战前数月,而马陵之战则发生在次年二月;(魏国按夏正,在《竹书纪年》中记载是魏惠王二十七年十二月;按周正,应是次年二月。)

[5] 《战国策·魏策二》“魏惠王起境内众”篇

[6] 《战国策·宋卫策》“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篇

[7] 有关马陵地望,史料向来说法不一:有说在今山东范县,有说在今河北大名,还有说在今山东郯城。按高友谦在《马陵之战史料新识》一文中的研究,认为马陵应该是韩国领土,位于今河南新郑与中牟之间,颇与史料记载相合。

[8]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古本《竹书纪年》

[10]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篇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