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质量城墙’让我们的疏浚工作事半功倍!”望着恢复活力的东营中心渔港码头,一航局东营港项目经理刘亮自豪地说道。
一航局承建的东营中心渔港码头建设疏浚工程新建泊位岸线总长度510米,建成后将扩大东营港通航能力,为当地打造海上风电基地和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提供便利交通条件。项目团队需要完成码头前沿停泊水域、港池和航道约435万立方米的疏浚工作,为防范疏浚期间泥土倒灌,修建一堵60多米隔绝施工区域和周边滩涂泥土的水下“城墙”十分重要。
为了迅速建成这堵“城墙”,项目团队结合施工实际,选定了钢管桩组合成墙工艺。“钢管组合桩能否严丝合缝地组合拼装在一起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项目总工程师付海兴说道。虽然有了详细方案,但付海兴在试桩作业时敏锐地发现,钢管桩定位精度距离相邻桩位距离偏差不能大于5厘米、相邻主桩垂直度偏差不能大于0.5%的质量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试桩“墙面”间存在微小的漏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这道‘城墙’不仅是隔离泥浆的挡土墙,还是承载上部结构施工的‘承重墙’,施工质量精度必须控制在毫厘之间。”付海兴明白这道“城墙”的重要性,对钢管桩定位施工质量精度提出极高要求。但是,想要将平均重量超过1吨的钢管桩像穿针孔一样精准插入指定位置,又谈何容易?后续,项目团队试验了临水吊打工艺、更换冲击锤等不同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打桩精度,但距离质量控制指标仍有差距。
“质量问题一点都不能差,既然是‘穿针孔’的精细活,我们何不将‘针孔’位置提前固定?”付海兴突发奇想,提出自己为钢管桩沉桩设置“针孔”位置的想法。沿着这一思路,技术团队精心设计出一种便于钢管桩沉桩定位的围檩式导向架。该导向架由工字钢打造,中间按照钢管桩设计距离设置能够微调间距的限位架,在限位架内部又设置了4套可以控制钢管桩平面偏位的挂胶导向滚轮系统,实现多桩精准定位。“只需精确定位导向架端部辅助桩桩位,我们就能保证导向架基线控制范围内所有桩位均不超限了。”付海兴看着精准排列的钢管桩,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随着钢管桩组合成墙作业的持续推进,新的挑战出现了。在面对特殊角度和间距打桩作业时,围檩式导向架不够灵活,施工质量精度控制也难以满足质量要求。针对特有难题,付海兴和技术团队在已有导向架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研发出新型的单桩递进导向架。打桩过程中,这种单桩递进导向架可以一侧“抱紧”定位桩,另一侧导向定位并通过工装螺旋顶推及导向轮等结构对下一根钢管桩桩位进行精确控制。随着特殊桩问题的解决,没过多久,一座“质量城墙”屹立在港区。
“如今,工程上部结构施工已经正式开始,我们有信心为东营人民建成一座高质量的码头。”刘亮说道。(中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