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纺织的纺纱车间。(受访者提供)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肖丽琼
织一套40支纱的内衣,要用多少米纱线?
9月9日,在麻城市卓尔金龙纺织公司(以下简称“金龙纺织”)纺纱车间里,研发总监郭浩给出答案,“一套普通内衣平均700克,如果是用我们的色纺纱线,长度约47公里,超过一个马拉松的距离。”
郭浩所说的“色纺纱”即再生环保色纺纱线技术,金龙纺织凭此在细分领域占据领先的市场占有率,荣获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2年,湖北纱产量位居全国第三,在湖北色纺领域拔得头筹的金龙纺织到底有何绝招?
郭浩自制的刷子。
投入6000万元为纱线“调色”
走进金龙纺织车间,在酷似棉花糖机的大型搅拌机旁,工人正往里添加各种颜色的纤维、棉花。混合的原料经充分搅拌、压实,被超大功率的“吸尘器”传输到混棉机里。此时,原本黄的、白的、褐的原料,经过四次混合后如同变魔术一样变成了流行的“奶奶灰”。“这是做保暖内衣的爆款色,每年产量至少500吨,可以做成50万套800克重的保暖内衣。”
此时,一旁的梳棉机用卷发梳一般的齿轮,快速吞吐着“喂”来的棉卷。“混好的材料经它一梳基本就没了杂质。”郭浩介绍。
如果把梳棉机的作用比作梳头,并条机就好比给棉花“离子烫”后又编了个麻花辫。相比梳棉机处理的棉花,并条后的棉花不但更直而且更有韧性。
很快,经过多次并条的棉花被送入纺纱机,开始“变线”之旅:2个小时,从棉花变成粗纱,再经过紧赛纺工艺,粗纱又变细纱,最后汇成台灯罩大小的灰色线锭。
“乍一看,线锭是灰色的,其实不然。”郭浩拉出一根纱线,凑近看就可见白色、褐色纤维。
据介绍,用这种线织成的布料,比纯色线织出来看上去更有层次感、立体感。但工艺精细度要求更高,一旦混棉、梳棉不均,造成某种颜色集结在一处,织成的布料会出现明显瑕疵。
“我们从2017年起自主研发色纺工艺,攻克混棉、梳棉不均的技术难关就花了3年时间。”金龙纺织总经理田海刚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相比先纺成线再染色的染色纱技术,色纺纱虽技术难度更高,但极大减少废水排放,不易脱色,且质地更细腻。目前,该企业围绕色纺工艺进行技改,已陆续投入6000万元。
相比纯色的黑线,色纺线更有层次感、立体感。
调出300多种颜色的布料
9月正值纺纱行业旺季,金龙纺织车间里热火朝天。“8月份交了双11的货,现在要备过冬的货了,一直到10月底都是满单满产。”田海刚说。
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仅仅纺出高质量的彩色纱线还远远不够。郭浩坦言,色纺行业竞争同样激烈,要抢到订单必须得有“两把刷子”。
在郭浩的研发实验室里,随处可见小块的彩色布料。“这都是客户发来的样品。在不知道其具体成分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快确定布料材质,然后选材并打样。越早发给客户,抢到订单的机会就越大。”
郭浩是咸宁人,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专业。来到金龙纺织后,他花两年练就绝活——看一看、摸一摸,就能大致确定布料由哪些纤维组成、比例分别是多少。他还自制两把壮如刺猬、布满细齿的刷子,手工混合原料后,可以刷出两三米长的线,再织成样布。他骄傲地表示,目前可以做出300多种颜色的布料,从接到样品到做成布样,最快只要24小时。
“很庆幸,我们及时转型,搭上色纺这趟快车。”田海刚说,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弱,传统纯棉白纱产品价格与成本倒挂,有的棉纺厂不得不暂停生产。目前,色纺纱加工保持较好的毛利水平,作为一种定制化生产的产品,用户粘度大,一旦用上你的纱,不会轻易从其他厂采购。据悉,金龙纺织已与杭州华芝等面料商和一些贸易商形成稳定合作,产品远销法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企业逐渐成长为湖北色纺规模数一数二的纺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