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 朱广权:滔滔松花江,西部多风光,油海、粮仓、肉库、渔乡,查干湖的冬捕引客八方,还有热情好客的东北腔。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宝藏家乡——松原市。
家和学校这两点一线
总台记者 朱广权:我对家乡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家和学校这两点一线”。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畔,地肥水美还有江风相伴。我手上的这张照片就是20多年前我家附近的样子。这边都是平房,房前的柏油路很窄,江边堤坝都是土坡,现在这里焕然一新。
总台记者 朱广权:这是我“两点一线”记忆的另一个点,我的高中母校——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走,咱们到里边看看有啥变化。
总台记者 朱广权:我上高中那会儿最怕的就是跑课间操,因为那会儿没有这么好的操场。现在好多了,当时是尘土飞扬,现在大家神采飞扬。
总台记者 朱广权:我们上学那会儿没有现在这个条件,这样好的操场,这么好的设施,现在更注重素质教育了。
靠喝“西北风”和晒“太阳”
赚钱的城市
松原当年最出名的就是油田,这座城市也是因“石油”而建的。
记得那会儿出门走没多远就能看到那种红色的井,我们叫磕头机。现在不一样了,远处更多的是大风车、光伏板,满眼都是科技感。
总台记者 朱广权:作为资源型城市,除了丰富的地下石油资源,松原的陆上风光资源也十分丰富,风光可装机总量达到3800万千瓦,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用当地玩笑话说,现在靠喝“西北风”和晒“太阳”赚钱了。
这里是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这里目前形成了风电整机、叶片、发电机、储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年产值400亿元。
总台记者 朱广权:这个叶片的总长是108米,加上车长有120米,叶片的重量是35吨,车重45吨,总重80吨。
从转弯到转型的华丽转身,通过这样的腾挪,松原市的风光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新天地。
不“加冰”的查干湖
说到松原,就不得不提到查干湖,那冬捕场面非常壮观:马拉绞盘,冰天雪地,冰下走网、冰湖腾鱼。那要不加冰它啥样呢?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 单君国: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查干湖已经干涸,不足50平方公里了。后来引松花江水复活查干湖,尤其是近十年来,查干湖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水质得到提升,鱼也肥水也美了。
查干湖为什么年年捕鱼,年年有鱼呢?
除了抓大放小,科学捕捞之外,还有个秘诀就是——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增殖放流。
忙活了一天,估计大家都饿了,也该吃饭了。
查干湖农家乐负责人 曲丽洁:我们这边的渔民腰包越来越鼓了,我们守着这绿水青山也赚得了金山银山。
总台记者 朱广权:这次回到家乡,看到查干湖从重生到如今的水美鱼肥,“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还见证了“石油城”的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形成了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一湖之新,一城之变 ,“大美松原”,这里“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