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长期主义行为模式与“专精特新”的打造

图片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朋友,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长期主义行为模式与‘专精特新’的打造”,抓紧时间汇报一些自己作为研究者的基本认识。

首先,谈一下一个基本的判断:专精特新必然要求创业创新主体选择长期主义行为模式做中央现在强调的耐心资本。借鉴国际经验,又密切结合中国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实践,专精特新的发展这样一个模式,和中央新近强调的发展耐心资本的要求,我认为有内在的紧密相关性,两者是联接在一起的。

图片

“专精特新”,是在创业创新活动成功者中间占比较大比例的一类——这里说的是成功者之中——本来成功者就是在整个创业创新活动参加者中间的少数。大家都知道,小微企业平均的存在寿命就是3-5年,发展到后来终于成功者比较多的,还是专精特新,它们的特点就是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争当细分行业领域和赛道上的所谓隐形冠军、小巨人,而紧随成功者中更加少数的“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其实是我们产业集群中间的骨干团队。如果说从全球的发展经验来看,真正冲在最前沿的那种头部企业,为数很少,美国硅谷引领的创新大潮中间形成的现在可称的头部企业,也就是那么十几二十几家,中国可能也就十家出头儿。在紧随着他们的产业集群里面,我们专精特新,是上跟最前沿的领头雁,而下带更广大的中小微,它们是创新发展中间体现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里面我觉得可以比喻为“中场中锋”和“四梁八柱”的主要部分。

图片

为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必然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细分领域内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磨炼和造就出自己的“一招鲜”式的核心竞争力,这就只能选择耐心资本式的长期主义行为模式。这个耐心资本,它也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也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你要有耐心,而且这个耐心是所谓“战略耐心”性质的,无论怎么样风云变幻,要坚定不移、心无旁鹜地来执着于按自己赛道上这样的定位,去做不停歇的努力。从一般的经验上看,企业创新成功者中间,成为头部企业的,运气、偶然性因素更大一些,比如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我自己关注过,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公主坟环岛旁边的写字楼里,就有企业租了大量的工位做互联网+的创新,而当时最著名的一个企业叫“瀛海威”,而现在一般的同志可能不知道这个企业的名字了。真正冲在最前面的创新者,很多最后没有达到他们的意图,但是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上,我注意到瀛海威的这位女性掌门人非常受尊敬,她可以称为这个赛道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来的成功者像马云,你说他有没有运气成分?我觉得是有。他自己都说,因为我不懂技术,所以我胆子比较大,懂技术的可能很多在半途就无法坚持下去了。而且他能够撞上韩裔日本人孙正义这个软银的掌门人,在马云到处寻求支持、都把他看作骗子的情况下,孙正义却被他打动,说谈了30分钟出头儿,就决定给他两千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帮着他冲过了烧钱的瓶颈期。在这种类型的头部企业的成功旁边,我们专精特新企业却是以韧性、毅力和在更大一些的必然性因素来形成他们的成功率。工匠精神和心无旁鹜执着态度的结合这方面,在不确定性中间认准某种确定性,我认为是“专精特新”的文化内涵和行为特征。

图片

如果从案例来说,我想非常简单地谈两个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都是日本的——日本特别推崇从德国那里学来的工匠精神。日本有这么一个几十人的小企业,它在自己做的产品上,就是一个紧固件。我过去在京西矿务局当过装配钳工,这个螺栓螺母怎么让它拧住以后哪怕是很震动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变化情况之下,不松动?我们当时主要靠的就是弹簧垫。弹簧垫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在极端情况之下,它紧固的安全性、保险度,还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日本这个小企业它做什么呢?它做的就是这个紧固件,有它的一招鲜,它的图纸是公开的,它的奥秘,据说就是它这种螺栓跟螺母不是一个同心圆。怎么样达到这样一个紧固的效果?反复探索之后,它在全球做到的就是“小巨人”,图纸公开了,别人想仿效它,但是市场上就是竞争不过它,它的用材,它的紧固程度,你要想达到,你的成本比它高得多,所以,你就得出局。它就是永远的冠军——我说的永远就是在可以观察到的时间段里,它就是第一位,它也不求做的多么大。另外一个日本的例子,我听到的就是更小的一个餐馆,当事人从青年做到老年,就做一个小寿司店,这个寿司,做的所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品种,要从用料、程序到温度,每一个环节多少秒都精确到极致,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口感。所以,各国的首脑到那里去访问的时候,以到这个小店吃寿司为一个节目,但他也不求做多大,他可能会带徒弟,但它就是那么个小店。这种耐心资本的特点,当然我们不是说可拿来到处去套,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它为什么这样耐心?它一定有它自己特定的文化和这种情况中的执着诉求。

图片

接着讲第二个层次,在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专精特新”,我们怎么样培养和形成长期主义的行为模式?我认为有三个大的视角。首先一个是宏观视角。中央现在强调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两者是相互结合的——必须构建高标准法治化的统一大市场。中央已经有几次的文件,还有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都表述了这个用语。这个统一大市场怎么理解?我认为要强调它的真谛,在于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要素充分自主流动方面制度规则的“一视同仁”和“一碗水端平”的统一。这种制度规则它必须是全覆盖的,是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受到一碗水端平的一视同仁待遇的,这才叫统一大市场。当然,也还有其他的统一,至于可说的技术标准的统一,那当然是社会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技术标准?就是为了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间实现高效益,但这个事情可不是从市场经济开始的,在中国要追溯到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就“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他统一的是什么?是技术标准。我们现在抨击的是秦始皇首开了大一统这种高度专制集权的体制,在中国虽然有它的历史原因,但到了近代社会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间,这个取向跟我们的诉求是背道而驰的了,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这种技术标准。但要说,以技术标准统一来代表统一大市场,是它最关键的内涵吗?说错了。以这种思路来说,对统一大市场,还有人说那就是讲齐步走的纪律性,那才叫统一大市场,更错了。这个统一大市场它恰恰是要有制度规则一碗水端平以后的“包容性发展”,各种微观主体充分多样化地来试错,来创新,允许大家有首创精神,不是简单地齐步走。这个事情,我是认为有必要说到这样一个跟我们打造专精特新相关的宏观视角上——是应该有的对它关键内涵的把握。对于具体的原则体系,我认为建设统一大市场取向下,打造我们的耐心资本,发展上要特别注重按照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时中央说的“可复制”的要求,于原则体系上就是企业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政府反过来革自己的命,必须是正面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而且有权必有责,权力清单加责任清单加问责制。那么当然政府行为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绩效考评,考评要有量化结果,于是对于体制内的官员那就要有奖惩。这个规则从十八大、十九大,一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清晰的中央关于自贸区复制、推进中的指导方针。然而真正落实,大家也能体会,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是它代表着我们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应该有的这个所谓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里的原则,是怎样逻辑清晰地形成这样一套中央指导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广大的市场主体有信心,有好的预期,自觉认同对于长期主义行为模式的选择。这是宏观视角。

图片

接着讲微观视角,我认为应该是市场主体“取势”、“明道”带着“精术”,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认知世界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把自己作为创业创新者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自觉放在我们祖国“三步走”和现在中央说的“新的两步走”的现代化宏伟大业中间,这叫“取势”。而力求洞悉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竞争领域、自己赛道上创业创新的那些客观规律性,这叫“明道”。把这两个要领合在一起以后,在实际的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企业管理运行中间,要“精术”。就是在有这样一种以取势和明道带出的精术来说,“细节决定成败”跟着来的、企业家最有发言权的怎样把每一件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到最高水平,把每一个容易的事情持续不懈地做到极致——那就是不简单、不容易。这个精术,当然我认为是必须跟着取势和明道,带出我们应该追求的这样的状态。进而我们在种种不愉快、不确定性的面前,要秉持战略耐心和韧性,这样就必然合乎逻辑以细节关联成败的高度重视而精益求精,依靠精术而安身立命。

再有,企业家进入这种精术状态,和自己人才团队的结合,是具体的精术两大要领。当然,这是我作为研究者的观察来说,前者它是要以特定的见识、魄力、闯劲、冒险精神和独到的悟性,来开拓进取,后者是要洞悉“一个好汉多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这样的朴素真理,这样企业家可以善于团结能人,引领团队,实现协同创业合作创新。

图片

再有第三个视角,我认为是底层逻辑视角。全局而言,总体的资源配置,就是我们经济学研究者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它应该是有效、有序的市场加上有为、有限的政府,我们的新供给经济学,是把这个作为一个定性的公式来表述。这样的一种结合,可以使包容性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发挥最充分的作用,也就是中央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直到现在二十届三中全会所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叫“市场决定论”,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这叫“政府作用论”。守正出奇,守正创新,就是守市场决定论之正,出政府作用论之奇,两方面的结合说全了,应该就是:一是有效、有序市场——市场要有效,但是还要注意它有它自己可能出现的缺陷和扭曲,要有序;二是有为、有限政府,政府必须有为,但政府有可能胡为、乱为,所以,必须有限,必须强调法治首先要约束政府自身。这样的一个结合,在资源配置机制中这个底层逻辑,就是能让我们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创造潜力,持久在试错、创新的赛道上优胜劣汰使这些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不断涌现,与时俱进。

从个体而言,我认为专精特新既不是可以自封的,或者任何权力主体可以指定的,它也不是一次登顶而一劳永逸的。你现在看起来冲到前沿了,优胜劣汰过程中可能排位又往后了。真正能够始终在前沿,始终是这样的隐形冠军,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这至少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在奋斗者毕生的坚持不懈中间,有定位于长期主义、耐心资本主导的企业家和他们的团队,“熬出来”并“长相守”,才能成就这样一种所谓“专精特新”的市场主体,从脱颖而出,达于基业常青。我们应该共同在这个方面做出不负时代的努力。

这些看法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图片


专  简 介


贾康,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1985 年开始在财政部科研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长,于2001-2014年间任所长。在国民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公共事务等的理论、政策研究领域,有数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
1988 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
1995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
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数十部专著和 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访谈。
20026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
2003年后,多次受温家宝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
2006-07年,两次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
2013年后,多次应李克强总理之邀座谈、或按全国政协安排向李克强总理建言经济工作。
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
20101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
参加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 PPP 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财政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西藏、广西等多地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
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
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21年与刘薇合著出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又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和全国党建精品教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贾康学术平台|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  贾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