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作家无法抗拒的“诱惑”

日前,邱华栋推出以西域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空城纪》,加上之前陈继明的《敦煌》、叶舟的《敦煌本纪》、冯玉雷的《野马,尘埃》《敦煌遗书》、徐兆寿的《鸠摩罗什》等,一批以敦煌为背景的小说创作,构建了文学敦煌的时代审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何文涛 

图/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一大批以敦煌作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版,其中,小说创作成果丰硕,包括叶舟的《敦煌本纪》、冯玉雷的《野马,尘埃》《敦煌遗书》、徐兆寿的《鸠摩罗什》等。这些作品用扎实的史料和开阔的想象力,建构起一个生气蓬勃、元气淋漓的“文学敦煌”。

图片

人人都有一座自己的敦煌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的长篇历史小说《空城纪》是最新出版的与敦煌有关的小说。这部作品经过30年构思、6年精心打磨,作者穿梭于想象与现实,带领读者寻觅龟兹、楼兰、尼雅、敦煌等地的历史传奇,重新发现丰沛饱满的西部远古精神。

邱华栋生于新疆,长于新疆。多年来,他阅读了许多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民族生活方面的书籍,那些千百年时空里的人和事连缀成了可以穿梭往返的世界,对他发出遥远的召唤。他又断断续续造访了很多地方,高昌古城、交河故城、库车克孜尔千佛洞、尼雅精绝国遗址、于阗约特干古城、米兰遗址、楼兰废墟……那些人去楼空的荒芜景象,更引发了他源源不断的文学想象。

图片

对于甘肃作家而言,书写敦煌是一种血缘和情思。原籍甘肃的著名作家陈继明,尽管在广东珠海生活了十余年,但书写敦煌对他而言依然是一种巨大的召唤。在这种召唤下,2021年,陈继明正式开始写敦煌;2024年,他的长篇小说《敦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敦煌独有的颜色、虚空、天地。

这部小说以唐代贞观时期为时间背景,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御用画师雪祁的传奇故事。“一部写敦煌的小说,是无法躲开神的。但是,我不是信徒,也不是给信徒写书。我想怀着足够的敬意,在神性中找到人性。”在书写敦煌中,陈继明最感兴趣的还是人本身。

“从任何一个角度进入敦煌,都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世界。有学术的敦煌,有宗教的敦煌,有文化的敦煌,有历史的敦煌,有美术的敦煌,有文学的敦煌。”在陈继明看来,文学是其中最别致的一种进入方式和表现方式,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人人都有一座自己的敦煌”。

避免将敦煌作为一种图腾去书写

井上靖是中外最早开始敦煌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井上靖195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敦煌》,以虚构的汉族士人赵行德的主要行踪为线索,讲述在沙洲大战前,赵行德利用商人尉迟光把佛经藏入敦煌石窟的故事。在甘肃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兆宝看来,“井上靖在当代文学史上首开敦煌小说创作先河,他的小说成为文学世界中人们想象敦煌历史的重要途径”。

陈继明看过由井上靖的《敦煌》改编成的电影,也熟读过那部小说原著。在他看来,井上靖写的敦煌,细节丰富,情节生动,叙事优雅,总体上显示出一种大师风范。但该书并没有全面深入地进入敦煌,只是让故事和人物与敦煌有关,尤其与后来的藏经洞有关。

图片

无论是邱华栋还是陈继明,在书写敦煌时,都避免将敦煌作为一种图腾去书写,而是更侧重描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在书写小说中历史主人公的时候,我更侧重于描绘人物内心声音的肖像,鲜活的历史人物,抛弃那些背景式的,脆薄的、窸窣的、噪钝的、尖锐的声音,以此表达出他们在汉唐盛代中发出的元气充沛的初始强音。”邱华栋表示,即使他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远在北京的书房,但他还是时时都在想象中回到汉唐盛世西域大地上那些奋斗和崛起的人物身上,进入身临现场的激动人心的状态中。

“如果只是图腾化,就没必要写小说了。”陈继明表示,任何小说写到后来,都只能写人,写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困境和生命疑难,“有人把《敦煌》中的时空称作‘人间道场’,我很喜欢这个说法。”

激活敦煌在当代文学中的美学图景

同样是甘肃籍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叶舟于2018年出版《敦煌本纪》,这是国内首部用小说笔法为敦煌立传的鸿篇巨制,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2021年,译林出版社又推出《敦煌本纪》精装典藏版。

《敦煌本纪》围绕沙州城内索、胡、沈三姓人家的恩怨情仇,以及一群卓尔不凡的少年为保护藏经洞文物、开拓一条利通天下的商道而奋斗牺牲的悲壮故事,展现了一个元气淋漓、血气方刚、重情重义的敦煌。有人称,《敦煌本纪》宛如河西走廊的《白鹿原》,在百万字的书写背后,是叶舟“越写越是少年,越老越是赤子”的壮心与热血。

图片

“我对敦煌的所有热爱、书写、感情,可能就是我这一生的宿命。”从20世纪90年代起,叶舟就开始“为敦煌立传、为丝路抒怀”,除了小说《敦煌本纪》,还写了大量以敦煌为题材的诗歌,包括《大敦煌》《边疆诗》《练习曲》等多部诗集。

和叶舟一样,甘肃作家冯玉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写同一个题材——敦煌。截至目前,他已创作出版了系列敦煌文化题材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禹王书》及影视剧本《失踪的女神》《飞天》等。

书写敦煌时,冯玉雷并不拘泥于传统小说对于故事完整性和趣味性的构思,而是以纪实或整合的方式将大量与敦煌相关的人物、事件融入作品中,运用现代、后现代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神话原型和历史事件放置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重述。

当代甘肃作家的敦煌书写,还有徐兆寿的《鸠摩罗什》、邵振国的《月牙泉》、陈勤的《双飞天》、黄英的长篇小说《梦醒敦煌》、王家达的报告文学《敦煌之恋》等。这些作品共同开辟了文学意义上新的西部写作,重新激活了敦煌以及河西走廊在当代文学中的文本价值和美学图景。

在当下的文博热、文化遗产热中,文坛期待更多的敦煌书写。陈继明说:“年轻一代如果要写敦煌,那最好是出人意料的。但无论你写什么,终归都在写人生,写自己,写永远处在生成状态的生命之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