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山东唯一”的南鲁山镇:一个“洞”可以打多深?

图片

中秋假日前夕,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四批全国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技术成果评定结果,此次共评定10个全国地质文化村(镇),沂源县南鲁山镇以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文化特色,成为该批山东省唯一获评的三星级地质文化镇。

南鲁山镇因位于山东第四高峰鲁山之南而得名,这次获评山东省唯一的三星级地质文化镇,并不出人意料——这个镇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溶洞群,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溶洞群”。现已探明,以千人洞为中心,方圆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小洞穴100多个,均发育于中奥陶世厚泥晶灰岩中,由于其数量多,分布特别集中,被总称为沂源南鲁山喀斯特溶洞群。

“北方最大的溶洞群”,本身就是发展旅游业的稀缺资源。近几年,南鲁山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将地质科学知识、富锶生态特色农业、红色历史传承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有机融合,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受南鲁山独特的地质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乡土风情,实现了科普宣传与旅游体验的完美结合,促进文旅农商融合发展。2023年以来,南鲁山镇累计接待游客突破60余万人次,增长30%,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00万元。

“60余万人次” “收入突破1200万元”,对于一个镇是不小的文旅成绩。但本次南鲁山镇成为山东唯一获评的三星级地质文化镇,也让人有新的思考:坐拥“北方最大的溶洞群”,一个“洞”可以打多深?

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今天,像南鲁山镇这样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面临更多的“洞天福地”。

一是“洞”和山景资源的融合,实现地质、生态、科普知识的链条化旅游体验。 

“地质+生态+科普”,是一张大牌。鲁山溶洞群独具风格,有的溶洞洞内空间开阔,像“千人洞”,就因可容千人而得名,这在我国北方是非常罕见的自然奇观;溶洞内石笋、石柱等钟乳石的发育也千姿百态,观赏价值极高。让更多的人认识当地溶洞的地质之美,需要和山景生态合并考虑,实现钻洞探幽、登山抒怀和地质科普相结合。

同是喀斯特地貌,近些年山东沂水在溶洞开发上有声有色,地下大峡谷的漂游项目和四门洞景区的萤火虫水洞,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研学、观赏为一体的开发模式,给人启发。

沂源溶洞海拔较高,受地形限制,不可能做洞内漂游项目,但丰富旅游内涵的选项不少。近几年,溶洞景区增加彩灯布设,建设洞外悬桥,让人们多了很多新体验。围绕这次地质文化镇评选,镇内建立地质文化镇Logo、导览图、指示牌等特色标识系统,建立健全以南鲁山镇境内地质和人文遗迹资源为核心的科普解说系统,讲好南鲁山地质文化故事,建设朱阿村地质文化长廊、神农药谷磨话鲁山科普长廊、云水谣景区三岔故里地质文化博物馆,宣传展示内容各不相同、层层递进,这些探索值得肯定。

图片(美轮美奂的鲁山溶洞内,在灯光照射下千姿百态。摄影 周学泽)

二是做好“洞”和“猿人”文化资源的延伸开发。

沂源南鲁山溶洞群不仅风光独特,也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因为“洞”曾经是“猿人”的“家”,具有“猿人”文化开发的条件。

进入山东博物馆参观,可以发现,山东的人文历史是从“沂源猿人”开始的。南鲁山镇发现了我国黄河中下游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沂源猿人”化石。1981年9月,沂源县文物普查人员在土门镇(今属南鲁山镇)九会村东北1000米处骑子鞍山根,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块,后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吕遵谔与山东大学考古人员等组成发掘队发掘和鉴定,确认其系旧石器时代的猿人遗骸,推断距今四五十万年,和著名的“北京猿人”同期,经国家有关单位命名为“沂源猿人”,这也是目前可确认的“最早的山东人”。

借助溶洞,复原猿人生活场景,是可以考虑的科普旅游项目。汕头大学海洋地质学团队的涂华博士,曾在2015年8月和2018年11月两次到沂源采样,以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沂源猿人年代。他告诉记者:鲁山溶洞群,既是猿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也为猿人化石的留存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在山东,没有地方比鲁山溶洞更适合复原猿人生活场景。

而且,“猿人”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沿河”进行。现有考古发掘证明,古代猿人具有沿沂河顺河而下的“倾向”。几十年以来,在沂河流域连续发现的古人类遗址,显示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轨迹,这其中包括:沂源县张家坡新石器扁扁洞人遗址、临沂沂水县诸葛镇范家旺村西南山山顶发现的南洼洞遗址、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街道办事处王家黑墩村东发现的凤凰岭遗址。2020年发现的沂水跋山遗址和2022年发现的水泉峪两遗址更完整地揭示出距今10万-2万年前后的地层剖面。这些古猿人生活遗迹的发现,为 “洞”和“猿人”相结合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洞”和红色文化资源的链接开发。

鲁山溶洞群也是一片红色热土。据当地县志记载,1938年9月到1939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厂曾在黄崖村附近的千人洞造枪修械。1965年年初,黄崖村附近开始兴建一家省属大型军工企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和知识分子。建厂初期,兵工厂的生产车间就设在千人洞。他们不畏艰难,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建厂的所有任务:当年完成设计、当年开始施工、当年建成工厂、当年生产出产品。

旧兵工厂正焕发出旅游资源价值。位于蒙阴的国营山东民丰机械厂9381兵工厂遗址,是山东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这里不仅有兵工厂的历史遗迹,还有以三线军工为主题的崮园、国内首家洞穴式三线军工博物馆、实弹射击中心、拓展运动基地等。2016年,岱崮地貌旅游区·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被授予“中国军工文化园”称号。2018年,以9381厂故事为背景、国内首部反映三线军工历史的电影《崮上情天》在此开拍。

2015年8月,博山在山东兵工总厂旧址上建设了人民兵工历史博物馆。山东兵工总厂是共产党在抗战烽火中成立的第一个兵工厂。人民兵工历史博物馆依托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有的兵工文化资源和旧址建筑,如今打造成一处集展示、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兵器文化创意园,被评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沂源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的旅游开发也可圈可点。位于淄博沂源县鲁村镇峨峪村北山中的618战备电台旧址曾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战备电台,能够覆盖淄博、临沂、潍坊、泰安等13个市县,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这些旧兵工厂转变成景点的做法,都为“洞+”旅游开发提供了样板。

从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在一定的空间内“富集”各种旅游项目,是做强做大一地旅游的捷径。南鲁山镇成功获评三星级全国地质文化镇,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契机。这里有稀缺的天然洞穴资源,有罕见的“猿人”化石资源,有兵工厂等文化资源,“洞里乾坤大”,实现旅游资源集中开发顺理成章。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