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有个闲不下来的“马大姐” 以微光护人间温暖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9月15日,在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马新华家中,时不时会有邻里、朋友来串门。不论来多少人,她都一一招呼。
  在塔城地区额敏县,如果问起认不认识马新华,很多人也许会摇头,但问到“马大姐”,无人不晓。
  “马大姐”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认识她?
  “巾帼教育基地”“妇女微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精神传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家庭党校”……“马大姐”家在榆柳巷格外显眼,大门左右两边挂着10余个牌匾。
  大门敞开,庭院内整洁有序,井井有条,院墙边摆放着一排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式农具,一排盆栽鲜花盛开,葡萄架上的串串葡萄饱满晶莹。
  一位头发花白的女性正坐在椅子上,细心地捯饬着面前的一盆花。她就是马新华,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退休民警,大家口中的“马大姐”。
穿上警服就不能把它弄脏了
  “知道你们要来,我就换个衣服收拾了一下。”看见记者,马新华起身忙活起来,烧奶茶、摆桌子。虽然半年前做了膝盖置换术,走路还是一步一晃,但她仍热情不减。
  在“马大姐”家中,记者一边喝着她亲手烧制的奶茶,一边听她讲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图片
马新华(中)正在给同事们讲她家的故事。图/额敏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时间倒回1965年10月,一个护边员家庭迎来了家中第6个孩子,父母给她取名马新华。
  “父亲在我8岁时就去世了,对他的印象只有严厉、寡言,巡边回家时总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小礼物。”马新华的思绪回到儿时。
  马新华告诉记者,这一生对她影响最深的人就是母亲。“爸爸是护边员,经常不在家,妈妈一个人把我们带大。”马新华说,即使带8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母亲还依然坚持给边防官兵缝补衣物,织毛衣毛裤毛袜子,源源不断地把温暖送到军营中,说到这里,马新华眼中闪烁着光。
  把8个孩子拉扯大的过程中,各民族的邻居、朋友和同事,给予了这个家庭很大帮助。可以说,马新华和兄弟姐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善良,宛若一颗蕴藏着无限生机的种子,自幼受到的家庭教育与熏陶,让善良这一美德深深镌刻在马新华的骨髓里,流淌在她的血脉中。
  1984年,20岁的马新华考入新疆政法干部学校,上了两年中专;1986年进入额敏县第二轻工业局皮革厂,成为一名试验员;1990年10月,马新华又调入额敏县饮食服务公司当营业员。1989年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0年10月,公司效益不好,我就应聘到了额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成为了打扫卫生的临时工。”马新华说。
  虽然只是临时工,但马新华尽职尽责,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所到之处无不整洁有序。
  “我那时候就想呀,我要是也能穿上那身警服得多帅。”这句话一出口,今年59岁的马新华害羞了。
  1993年6月,在领导的推荐下,马新华参加了入警招干考试,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额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负责内勤和后勤工作。
  “不要把警服弄脏了。”这是马新华穿着崭新的警服回家,在母亲面前满心欢喜展示时,母亲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那时年仅28岁的她,对于母亲的叮嘱只理解了字面意思。
  “每天穿警服都小心翼翼,就怕弄脏了。”马新华说,等到真正投入了工作,才逐渐领悟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深意。
  刚开始马新华先是负责内勤、后勤工作,几年后就开始负责车管窗口业务。2002年,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成立,马新华负责审验收费工作,一直干到退休。
  “岗位虽然平凡,但在窗口,每天面对着各族群众,我就代表着公安机关的形象,必须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马新华说。
  马新华主动学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刻苦钻研业务,从工作之初自学铅字打字、油墨印刷技术,到2002年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后,学习电脑操作、拼音打字,这些新东西对于马新华来说,都很难。
  学不会的,请教同事、翻阅资料;干不完的,利用午休时间或者带回家继续干。
  “要对得起这身警服。”马新华说。
10口之家是这样来的
  “爸来了!你晚上想吃点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院子,马新华连忙询问着。
  “这个爸爸是她20年前带回来的。”马新华的丈夫米吉提·阿不都热西提解释道。
图片
马新华家的全家福。图/额敏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2004年初冬的一个傍晚,额敏县下了第一场雪,马新华下班时遇到一位老人。
  “那么冷的天,他穿得特别单薄,裤子都盖不住脚踝,看着让人心疼。”马新华说,从小就热心的她怎能视而不见,上前询问情况后就把老人带回了家。
  马新华和丈夫专门做了汤饭。“饭端上桌来,他也顾不上烫,狼吞虎咽。”马新华说。
  耐心询问后,得知老人叫杨吉春,当时62岁,无儿无女,老伴已去世一年了,也没有住处。
  当天晚上,马新华让杨吉春住在了自己家,跟丈夫商量了一晚,马新华决定将老人留在家中。
  “以后你就和我们住,这里就是你家!”马新华这句话改变了老人往后20年的生活。
  带回杨吉春时,马新华家里并不富裕。杨吉春年纪大了,患有多种疾病,先后因脑梗、腿部骨折两次住院,为了给“杨爸爸”治病,马新华前后借了6万多元,直到退休,才把钱还清。
  “给老人治病,等于让不太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后悔吗?”
  面对这个问题,马新华陷入沉思。
  “因为借了钱,所以没条件送儿子去上大学,就让他去当了兵。”马新华说,儿子现在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回想起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个人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也许你只是拉一把,就挽救了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马新华这样说,也这样做。
  在马新华的精心照料下,杨吉春身体硬朗起来,还学会了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没有丫头,就没有这个家,我这个老汉也活不到这岁数。”杨吉春说。
  杨吉春并不是马新华带回来的唯一家人。
  2009年,马新华路过家旁边的面粉厂时,无意中发现一位身怀六甲、穿着破旧的孕妇,在吃力地扛着麻袋搬运货物。马新华上前询问后得知孕妇名叫沙依拉古丽·阿哈依,丈夫叶尔木拉特·克孜尔汗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靠沙依拉古丽打工养家。
  “走,跟我回家。”就这样,马新华又带回了俩人。
  伺候月子、扶持二人创业、帮着叶尔木拉特考驾照……在马新华的帮助下,吃饭都成问题的夫妻俩,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还在县城买了房。
  吾拉孜别克是马新华带回家的第四位家人。
  吾拉孜别克自幼丧母,父亲在车祸中去世。2021年,收留他的姑姑又有了残疾,担心11岁的他无人照料,就找到了马新华。看着哭泣的吾拉孜别克,马新华心疼地抱住了他,将他接回了家,同时联系学校,为他购买文具及生活用品,从此,吾拉孜别克有了“马妈妈”。
  就这样,三口之家,变成了由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组成的10口之家。
  “现在,我们也算大家庭。”马新华笑成了花儿。
她家小院成了“家庭党校”
  “忙得很”,是马新华家人给她起的绰号。
  在家人眼里,马新华是见不上面的大忙人。尤其上班时,马新华连接家人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即使通了电话,也是一句“我忙得很,有事回家再说”。
  由于她会多种语言,前来找她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她会很耐心地给群众解释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资料。有些前来办理业务的牧民常常出现没带够钱或资料不全的情况,她就主动留下资料帮其办理,甚至会自掏腰包垫资办理。
  长期在车管窗口工作,一年办理驾驶证业务上万笔,接待群众数千人,每天重复单调的工作,马新华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服务,获得各族群众认可。
  “我和马大姐一起工作了9年。说实话,刚认识她时,对她那份热情我不太能理解。”额敏县公安局城镇桥南派出所所长赵海说,不论是对群众还是工作都是一百分热情,感觉她总有使不完的劲。
  车管所里的年轻民警们都亲昵地叫马新华“婆婆”,这个绰号是辅警何丽带头叫出来的。“我们平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给马大姐说,而且我的证婚人就是她,加上她平时爱管着我们,叫她婆婆就是感觉她像妈妈一样!”何丽笑着说。
  赵海告诉记者,共事多年时间里,马新华改变了很多人。“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遇到坎坷和苦难,就会想到马大姐。如今,我们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现在学着成为像她那样的人。”
  2020年,马新华退休了,但还是有不少群众找她咨询、向她求助。
  “你一天到晚闲不下来,老想帮群众办事,调解矛盾,我看你就在家门口支个桌子,搞宣传、接待老百姓吧!”米吉提一句开玩笑的话,让马新华动了心。
  马新华把家里的两间30平方米的房屋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家里多年来存的老物件、老照片,自己和家人的荣誉证书,民族团结大家庭的全家福都摆上了展厅,向前来参观的各族群众现身说法,讲党史讲初心讲奉献,让家庭小院成为帮助居民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在社区的推荐和宣传下,到小院的人越来越多,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小院改造升级成“家庭党校”。
  “很多人都会问我,你媳妇图个啥,退休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不好嘛。一开始我也不理解,现在我好像懂了,因为她能从中找到快乐。”米吉提满眼爱意地看着马新华说。
  为何如此坚持?这样的付出又能为她带来什么?
  面对这样的疑问,马新华微微一笑,目光落在眼前的一盆花上。“我爱花,它不仅美丽,更蕴含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默默地生长、绽放,用自己的方式装点世界。我虽微小,但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丝温暖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