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漫挥天下泪:邓世昌殉国一百三十周年祭

那时漫挥天下的热泪,永远难忘致远的壮烈。曾经庞然的身躯,捍卫着海疆……


图片

甲午决战前致远舰军官唯一合影,第二排左四为邓世昌

图片

1894年9月17日,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最后留影

在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主力铁甲舰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舰长)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有246人为国殉难。清末书画家高邕为光绪皇帝起草了邓世昌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图片

十年前,又一个甲午,中国邮政发行专题邮票以纪念邓世昌

一百三十年后的9月13日,徐汇中学初二(6)班举行甲午祭主题班会;深情地缅怀自己的杰出校友、民族英雄邓世昌!该班小书法家徐绎皓同学,一百三十年后再度书写挽联!主题班会由中队长苏子桐主持。

图片

9月13日,徐汇中学举行主题班会缅怀甲午英烈、民族英雄邓世昌

鲁宗元同学根据史学界相关近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向大家介绍了邓世昌和上海的缘分。即1849年,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龙导尾乡龙珠里(现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他父亲是位茶叶商人。

11岁之前,邓世昌一直生活在广州。11岁那年他跟随着父亲迁到了上海,入读1850年建校的教会学校、当年的徐汇公学,其间学习法语、英语及算术、地理、天文、气象等汇学课程。受龚自珍、林则徐等人的进步思想影响,邓世昌决心抛弃科举仕途,寄兴趣于经世致用之学。在上海居住时,邓世昌经常漫步黄浦江边,看到许多外国舰艇在江上横行霸道、气焰嚣张,更萌发了投军报国的远大抱负。少年邓世昌甚至认为,水师当是国防之重!

图片

鲁宗元同学介绍邓世昌在上海求学期间立下的报国之志

在邓世昌十八岁那年,福州船政学堂正式成立,主要招收福建本地的学生,同时也在广东招收10名学生。当时,邓世昌从上海回广州老家,在街上看到福州船政学堂“招考粤籍男生10名,以通英法文字者为先……”的告示,便奔赴福州赶考。由于精通英语和法语,成绩优异,他顺利考上福州船政学堂。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期间,邓世昌各门功课和驾驶考核均名列前茅,成为中国首批接受近代军事训练的新式海军军官。1871年,邓世昌以优秀成绩毕业。此后,邓世昌先后担任“海东云”“振威”“镇南”“扬威”“致远”舰管带即舰长;并两次受清政府委派,前往西欧接收清廷定购的战舰;参与了巡守台湾和福建海域的战斗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的主流媒体《新民晚报》对邓世昌的报道

图片

少先队员代表以中英文朗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接着,班主任许静妍老师介绍了英烈牺牲日的概况。即1894年,朝鲜爆发内乱;当局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回复秩序。日本则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由,派兵侵朝并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当年9月16日,清政府抽调4000陆军增援平壤,由丁汝昌统率、邓世昌管带的致远舰等10艘战舰护送。就在返航途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黄海相遇,黄海海战爆发。双方激战中,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瞭望台被击毁,丁汝昌虽然身受重伤,但他仍支撑着在甲板上继续督战,激励将士奋力抗敌。由于“定远”号的信号装置被敌舰摧毁,北洋舰队无法统一指挥,遭到日舰前后夹击。定远舰舰首被敌方击穿后,船上起火、情势危急。为保护旗舰,邓世昌沉着指挥致远舰官兵主动迎敌;并且给与多艘敌舰以重大杀伤!

图片

1962年公映的经典影片《甲午风云》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赏。右为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

图片

合唱团演唱缅怀先烈邓世昌的主题歌谣

然而,不多久致远舰已呈弹药将尽之际,为扭转战场局面,邓世昌毅然指挥致远舰撞向敌舰,不幸中途舰体爆裂沉没。邓世昌落海后,本有机会获救,他却断然拒绝,誓与致远舰共存亡、义不独生,自沉于汹涌的海涛之中。船上两百多名爱国将士,绝大多数在9月17日以身殉国。致远舰沉没的地方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五公里处,后有七位勇士在丹东获救。

图片

徐汇中学党委书记吴洁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点评

图片

1850年建校的徐汇中学近年科创成果斐然

徐汇中学党委书记吴洁精心指导了这场缅怀先烈校友的主题班会,并充分激发了红领巾们的主观能动性。英语课代表翻译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并在课堂上进行中英文朗诵。随后,音乐课代表带领的文艺小分队,朗诵和演唱了我专门为主题班会撰写的缅怀歌谣邓世昌!

邓世昌

王泠一

在那英勇的黄海
有群英烈们
那时漫挥天下的热泪

永远难忘致远的壮烈

曾经庞然的身躯
捍卫着海疆
她那精忠报国的群英

还有我们汇学的雄鹰

九月十七甲午祭
一百三十年
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奋斗

万里波涛荡漾着航母

人民英雄邓世昌
巍峨的丰碑
我们当继续追梦在汇学
努力成为参天大树
图片

陈金揆(原上海宝山县江湾镇人、现地铁三号线江湾镇站属于虹口区);六岁留美;在美国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一年级。回国加入北洋海军。是北洋海军致远舰副舰长,和邓世昌舰长同一天牺牲。

了解历史是为了告诉未来和激励当下,所以课外辅导员管敏华就介绍了人民海军“世昌”号国防动员舰,是以民族英雄邓世昌名字命名的综合训练舰,是中国唯一的一艘国防动员舰,舷号“82”。该舰隶属中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与郑和舰是兄弟舰,承担着海军学员航海实习训练、医疗、航空训练、预备役人员训练、军用民用物资运输、国防夏令营和友好出访等任务。该舰于1996年12月28日正式列装服役。“世昌”号长120.8米,18米,舰高40米,吃水4.8米,标准排水量9105吨,满载排水量超过1万吨。其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机,双轴推进,经济航速16节,最大航速19.3节,最大航程8000海里,自持力30昼夜。

图片

课外辅导员管敏华介绍人民海军“世昌”号国防动员舰

“世昌”号配备有比较先进的自动导航、遥测、通信系统,可在各种复杂海区进行长期航行。其舱室分布合理,设有航行所、航海实行所、医疗所、病房、公共活动场所、炊事所、设备所、居住室等舱室。船上的生活设备及器具齐全。船内居住生活舱室设施可满足200名航海学习人员的训练需要,设海图作业室2个,可供不少于60名学员同时进行航海作业,并设必要的导航设备及闭路电视系统,供航海教学之用。“世昌”号,是以目前商船队中占较大比例的集装箱船为基本船型,通过标准集装箱功能模块设计及部分模块的灵活改变,探索战时总动员状态下,以集装箱船为代表的商船队进行快速转换,组建海军舰队后勤支援船队的途径。因此,“世昌”号可通过加装各种集装箱模块迅速转换为医院船、直升机母舰、运输船以及武器平台等,具备直升机训练、航海训练、医疗救护训练、国防动员演练以及运输等多种功能。

图片

课外辅导员陈晨介绍人民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另一位课外辅导员、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宣传科长陈晨向大家介绍了深受欢迎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和平方舟医院船是由中国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于2007年8月建成下水。2009年,在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和平方舟医院船首度公开亮相。2010年8月,和平方舟医院船从舟山港起航,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中国“和谐使命2010”任务,其首次驶出国门。2014年6月,和平方舟医院船赴美参加“环太平洋-2014”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派舰艇编队参加“环太平洋”多国海军军事演习。去年9月和平方舟医院船圆满完成对南太平洋、东南亚等区域国家的友好访问及人道主义医疗服务,顺利返回舟山母港。暑假它刚去过南非!

和平方舟医院船体现了大国制造能力:全长178米,最大宽度25米,型深11米,满载排水量14300吨左右,采用4台柴油机,最高航速可达20节,巡航速度18节,续航力5000海里。医院船上安装有先进医疗设施,拥有抢救室、X光室、CT室、检验室、血液准备室等10个科室和各种专业医院必备的大型医疗设备。其具有远洋救生能力强、伤病员换乘手段多样、医疗设施设备齐全、配套设施先进、医护力量雄厚等优点,是移动的三甲医院!

图片

徐汇区以国防教育展开展新学期第一课系列活动,右二为徐汇区文明办主任黄琴,左一为分管德育的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

为了告慰邓世昌校友,徐汇中学党委副书记郑静洁专门向大家介绍了汇学的科创教育成果: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顺利闭幕,徐汇中学的学子们在本次大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有53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7项,充分展示了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上海市徐汇中学创办于1850年,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教育资源的学校,以“西学东渐第一校”“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中国校本课程创生地”享誉全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目前,学校教师承担区级及以上立项课题近100个,学生现有研究课题超过3000项。学校同时拥有丰富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多种学生社团,形成了完善的科创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徐汇中学特级校长、正高级特级教师、上海市政协委员曾宪一,是汇学科创工程的领头雁!这足以告慰民族英雄邓世昌。

这场甲午祭主题缅怀班会的最后环节是点评,徐汇中学党委书记吴洁指出:近年来,上海市徐汇中学以设立各类荣誉班,如:2019年的周恩来班、宋庆龄班,2021年王孝和中队和胡聿章烈士校友中队,2024年褚君浩院士校友中队和全国劳模王承小队等,展开新时代汇学大思政课程建设工程研究和新探索。这些班级的名称有以伟人命名的,有以英烈命名的,有以劳模命名的,也有以杰出校友科学家命名的,这些称呼体现了对伟人、英雄、劳模、杰出校友、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班级学生的激励和期望,鼓励他们以这些荣誉称号为榜样,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学校以荣誉班和荣誉中队为载体开展大思政课程建设,旨在通过先烈、劳模、科学家有感染力的人物故事,有体验感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让青少年在红色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投身于强国伟大事业。这理应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