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风/文
“在今年8月,这座如同世外桃源的村子久违地迎来了增量——村中心一家专为村里老人提供饭菜的老年食堂正式开始运营。每天十一点半,村里老人只需自费2元即可来此就餐。”
这是《经济观察报》最近发的一篇文章的导语,而文章的标题则更具有冲击性——2块钱,东北超级老龄化村庄的一顿饭。低消费、无活力,是这篇文章传达出来的人口“寒气”。
中国老龄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
在文章中描写的这个东北村庄,共有1526位户籍人口,却只有303位常住在村里,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54%。中国老龄协会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于去年11月在吉林省的一次调研数据显示,很多地处边境的农村面临严重的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老龄化率普遍在50%以上,其中一个村庄甚至20年没有婴儿诞生。
专业的学术统计数据更加严峻。最近读任泽平的新书《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书中对中国老龄化现状的数据呈现,称得上是触目惊心。
未富先老是当前中国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冲突。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4%,占全球老年人口的约1/4,相当于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
所谓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这并不是一句废话,因为这背后隐含着影响老龄化的两个因素,一是医疗和经济水平的进步,人口寿命增长,这是分子的快速膨胀。
而另一方面则是生育率不断降低带来的老龄化明显加速、持续深化,以及未富先老等问题不容小觑,这是分子的快速下降,从2023年起中国人口正式开启负增长。
人口中位数是一个评价人口年龄的有效标准,2022年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是38.5岁,而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则为27.9岁,可以说,中国当前人口整体已经步入中年了。
任泽平分析,随着1962—1975年第二轮婴儿潮(建国后共出现三轮婴儿潮)出生人口逐渐衰老并进入生命终点,未来30多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快速深化,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56年的约36%。相比之下,劳动年龄人口持续萎缩,预计2023—205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68%降至59%。
老龄化与少子化的东亚代表是日本,去过日本旅游的人大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比如日本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便利店颤颤巍巍的收银员,都给中国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总务省在2023年9月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29.1%,再次刷新该国历史纪录,为世界第一。据推算,2040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在该国总人口中占比将升至34.8%。
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也让日本面临着劳动人口不足的窘境,老年人就业比例不断上升,据统计,2022年日本老年就业人口达912万,该数据连续19年增加并刷新历史纪录。日本老年人就业率为25.2%,老年人在全体就业者中所占比例为13.6%,即每7名就业者中就有一名老年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加重,政府债务加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等。
而这也是中国出台延退制度的最重要原因——当“催生”效果不明显时,不得不提前启动延退,以保证不被老龄化这头“灰犀牛”迎面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