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追逐风暴的中国00后,最强台风天里又出门了

全文3290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13岁的苏镝坷成为中国第一代追逐台风的少年,现在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野外研究员和摄影师。

02中国追风者队伍逐渐壮大,包括来自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摄影摄像爱好者和专业研究人员。

03追风者们在追逐风暴的过程中,不仅为大众提供直观的自然现象认知,还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

04除此之外,追风者们在追逐风暴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如气象学成立后的抽象认知和大众科普。

05苏镝坷及其团队拍摄的视频,如《这才叫水视频》、《追逐风暴的这些年,我看到了自然系统演变的一生》等,在B站上获得了大量观看和好评。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大家好,我是马里奥。

今天夏天台风肆虐,从摩羯到贝碧嘉都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在我这两天躺在家里听着外面狂风骤雨不时担忧之际,不出意外地,我刷到了up主@风羽酱-sdk一如既往在一线「追风」:

图片

他的本名叫苏镝坷,出生于2001年,13岁拿到第一台相机就对拍摄自然现象着迷,几年前因「中国第一代追逐台风的少年」而爆火全网,现在还有个身份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野外研究员和摄影师。

那些热爱科学而去追踪拍摄风云等自然现象的人,被人称作「追风者」,最早出现在美国,进入风暴中心,专业记录下珍贵影像,不仅让大众更直观看见了解风暴,还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

图片

当年苏镝坷拍摄风暴的视频一出,不久就爆火全网:「小时候在央视探索纪录片频道看美国人追风追雷,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版本!」

三四年过去了,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踏上了追风的旅程。

在小众兴趣的背后,是一群人对自然的好奇和敬畏,以及对科学探索的热爱与渴望。

如同苏镝坷在TourMeet采访中所说:

「我们在自然面前真的微乎其微。像台风能带来这么多的破坏,但是对于西风带这种大型系统而言,台风直接就被撕成一条绵延的云带,然后这些雨水和云就重新回归到大气之中,又重新流入无尽的循环中。」

图片

最早追逐风暴的人

人类都有「避险」的本能,所以99.9%的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满世界追逐风暴,甚至敢深入龙卷风内部?

实际上,「追风者」的行为早就像摄影、考古一样,「最常见的动机,是出于好奇心、冒险、科学调查或新闻报道」。

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风暴追逐者,生于1938年的美国人David K. Hoadley,他对风暴的好奇心就源于童年时期一次对雷暴天气的目睹。

那时候年龄尚小的他完全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一场暴风雨席卷了他居住的北达科他州城市俾斯麦,并导致了电力中断。

「我对这场风暴造成的损失印象深刻,只觉得自己一定要多了解它」。

图片

■如今已经80多岁的「酷爷爷」David

对风暴的强烈好奇心,从童年一直延续到了David长大。

在大学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追逐风暴,在当兵的时候他选择驻扎在龙卷风高发的地区,还办了世界上第一本追逐风暴的杂志。

「自1950年代开始,他已经目睹了231次龙卷风,沿途行驶了大约75万英里。经常是刚刚追风回来,又踏上了下一场的追逐。」

图片

为什么追风人一直都在路上呢?

每次强雷暴持续时间都比较短,追风者们需要驾驶数千公里,才能亲眼目睹雷暴的活跃期。还包括漫长的等待,阳光的炙烤,暴风雨的洗礼和路途的泥泞,缺衣少食和没时间上厕所,以及不小心走了弯路、汽车突然没油等等……

危险永远和追逐相伴而生。几乎所有的追风者,都经历过追了半天却空手而空的遗憾。

所以很多追风者都会提前收集大量天气数据进行预测,并学习气象学和强对流风暴的相关知识。

最传奇的追风者当属美国工程师Tim Samaras,也是探索频道的《国家地理》新兴探险家。

因为热爱,他自学成才,拿到了最高级别的业余无线电执照,他设计并制造了自己的气象探测器,并将它们部署在龙卷风路径上,记录下了非常珍贵的影像,助力于科学研究。

图片

Tim

Tim对风暴的痴迷也来自于童年在6岁的时候,电影《绿野仙踪》上映,他看到故事里一场龙卷风的来袭,将女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带到了神奇的国度。

而这场被浪漫化的龙卷风,让Tim的注意力从拆卸妈妈的厨房用具,转向学习有关龙卷风的一切知识。

在随后20多年充满危险的追风岁月里,他用专用探头测量了30多次龙卷风,计算出经龙卷风的湿度、压力、温度、风速和风向,并在距离龙卷风100米的距离,记录到了历史上最大的气压下降,强度相当于在电梯里10秒飙升300米。

在这场学校演讲的最后,Tim鼓励孩子们追随自己的梦想,「你觉得自己在外面玩耍,而你实际上是在外面做研究」。

图片


图片
第一个中国追风少年

在苏镝坷走到大众视野之前,危险的「追风者」在中国一直空白,直到一群从小看纪录片、敢想敢做年轻人的出现。

而他则是国内追风的开拓者,被称为「中国追击台风第一人」。

早在12岁时,从成都搬到杭州的他发现一到夏天,每到午后都会有雷阵雨,时常还有台风登陆,他一方面被深深吸引了,另一方面,他也像每个孩子一样,对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感到恐惧,晚上会怕到睡不着。

好在好奇打败了恐惧,害怕也变成了观察,他开始了解这些看似可怖的天气背后的科学过程,渐渐着了迷:

原来我们所看到的天气现象,就是经历了一阵风、一抹晚霞、一道闪电、一次台风从出生到消亡的一生。

当时的他刚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试着把这些天气系统拍下来呢?在整个中学阶段,他就此对拍摄和研究天气系统「走火入魔」了。
十六七岁时候,这种痴迷达到了顶峰。

小时候恐惧的闪电也成为了他研究拍摄的素材,当时的他还没去户外追风,家里所有地方都成为了他追风的地方。

下面这张震撼的图片,很多网游看到后都在猜是不是在气象研究院拍摄的,但其实是在他在家里厨房拍摄的。

图片

对科学的热爱,让他在家里就能用简陋的设备就制作了一个《这才叫水视频》的6分钟科普短片,在b站播放超过了千万,是「进站必刷」。

「背后的黑色背景,都是我用家里垃圾袋模拟的。」

在视频里,他提到水给天气系统提供能量,而一个成熟的台风,每小时释放的热量,约等于2600多颗广岛原子弹。

图片
但这还不够:风暴中心长什么样呢?

在上了大学后,他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在探寻天气原理外,他踏上了旅途,几乎跑遍了国内的各个地方,哪儿有台风,哪儿就有他。

追风自然是有危险系数的,所以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

前期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准备、行程规划等工作。甚至于,他还搭建了一个简易气象台。

图片


还有当天的行程,更是充满着不确定。

「我们都会提前一天先赶往追风点最近的机场,剩下的300公里左右就是当天前往。

并且随着这个风暴具体的生成时间,逐渐地缩小与风暴的误差范围,把跟风暴的距离从300公里,变成100公里,再继续开车变成50公里,变成十公里,最后就是和风暴相遇。」

图片


图片

这些视频推荐一起看

渐渐地,苏镝坷身边出现了诸多小伙伴。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追风者」行列。

有人来自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校内成立兴趣小组,有摄影摄像爱好者,去捕捉转瞬即逝的天气,也有专业研究人员,走进一线搜集数据,当然,还有更多人就是出自好奇和热爱。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全网千万级up主「影视飓风」。

早在几年前,有着最好拍摄设备的他们就与苏镝坷一起追击了一次台风。而今年,团队飞去了美国,花了720个小时去拍龙卷风。

这个视频,光是在b站就有近750万的播放,最高赞的评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看哭了,我从小就喜欢风暴,我在小学毕业的黑板上就写下来了我想当一位追风者,家里人听见非常反对,最后大学选了和气象无关的专业。现在看到这个视频,好像给了我充足的安慰,谢谢您把我梦想中的样子和场景描出来!好像我心中也追上了我真正热爱的东西!

图片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中国「追风者们」正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而在一次次追风中,在极致热爱之外,也发现了其中的价值:

「气象学成立后,将诸多自然现象都抽象成了简单的数字,但是我们仍需要更深刻、形象和直观的认知。」

而拍摄罕见天气现象,留下了极端天气的线索和密码,做了大众科普,更是给科学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为更早地预警、防患于未然和研究自然变化提供了一手信息。

随着不少人毕业工作,追风者有人离开,苏镝坷的小伙伴也在毕业后工作暂时离开了。但是只要有人曾经踏上过旅途,我们已经从这些勇敢的人身上,得以一窥风暴背后的真相。


图片


最后,我们也找来了一些跟风暴相关的视频,有短片,有纪录片,在家正好可以看起来。

01 苏镝坷创意视频《这才叫水视频》

2020年,世界气象日和世界水日共用了同一主题「气候与水」。苏同学花了两天制作了这个视频,从一杯水的形态演变,直观让大家看到水的变化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目前B站观看量破1000万,被入选「入站必刷98大视频」之一。

02 演讲《追逐风暴的这些年,我看到了自然系统演变的一生》

为了记录下超级单体雷暴,他在归途遭遇猛烈的大冰雹;从吉林到内蒙,他拍到闪电活动的全过程;穿越到台风中心,他甚至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气象站。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经历,都是追风少年的日常。

03 《花200小时去美国追龙卷风》
一次震撼的追风实录,他们科普了不同级别龙卷风对人类社会和大自然造成的损害,并采访了来自美国的气候研究者、追风爱好者,非常值得一看。
04  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暴风崛起》
很高质量的追风纪录片,共5集,和国外的风暴追逐者一起追踪极端天气,跟随他们从致命风暴中收集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Reference:b站视频外,还有《火爆B站的00后科普大神》,《5年行走超6万公里,00后少年的追风之旅》等。

——谷雨星球纪录片推荐——

我们曾整理过多个主题的纪录片: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全世界的教育
3、各国留学生真实生活
图片
预约直播

我们是谁?

信息大爆炸下,我们相信深度思考的力量,像栽种庄稼一样做好教育,做内卷时代下的长期主义者,用真实的内容缓解家长焦虑,并用有价值的项目助力青少年成长,让升学、成长之路越走越亮。
不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