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红色地标巡礼”第八站:走进空降兵伞塔

图片

图片

向伞塔宣誓、签字留念、聆听微课、观摩体验……
9月上旬,在空降兵成立74周年之际,“空军红色地标巡礼”第八站走进空降兵伞塔,空降兵某旅官兵和驻地数百名群众及老兵代表一同追忆伞塔历史,打卡红色地标,感受空降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英勇顽强的奋斗史。

图片

“空军红色地标”的标识由八一军徽、金色的翅膀、红色的高地、飞行航迹和光芒等组成,军徽与翅膀融为一体,体现空军的军种属性;四条蓝色的航迹向着红黄相间的主体标志汇聚,辅以闪耀的光芒,象征人民空军各兵种部队在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感召激励下,瞄准一流、团结奋飞,展现出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

跟小编一起打卡“空军红色地标巡礼”
第八站
空降兵伞塔
伞塔于1956年6月建成使用,塔高85米,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伞塔”,是空降兵部队伞降训练的重要载体。不仅空降兵从这里迈出从天而降的第一步,更有20多万次民众在这里挑战极限,助推跳伞运动的蓬勃发展。

图片

如今,伞塔虽已退出跳伞舞台,却见证着空降兵的发展与壮大。空降兵某旅坚持为战育人,把伞塔打造成以“一塔、一馆、一区”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基地,不仅激励一代代空降兵官兵奋斗奋进、敢打必胜,还成为人民群众培植爱国情怀的精神高地。

图片

活动现场,部队官兵和驻地各界代表在伞塔下整齐列队。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的醒目横幅,一旁还设有“空军红色地标巡礼”打卡区,摆放着纪念册、专属印章、地标徽章等文创产品。
1950年9月17日,空军陆战第一旅在开封宣告成立,数字9和17对空降兵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上午9时17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仪式正式开始。全体官兵在该旅某营政治教导员带领下,面对巍峨的伞塔重温军人誓词。一位满头白发的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是空降兵首次跳伞的亲历者,95岁高龄的老兵王福荣。
王福荣作为中国第一代伞兵,是“伞塔”文物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使用者,曾参加首批跳伞、手拉伞跳伞和空降兵的训练演习。1944年,王福荣15岁入党参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加入到空降兵部队,一步步由基层干部成长起来,把一生中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革命事业,特别是空降兵的建设发展。王福荣多次组织指挥过实兵全装空降战斗演习,首创空降野营,见证重型火炮、突击车等重装空投成功着陆,快速投入战斗。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当向官兵们讲述起当年这些经历时,他依然记忆犹新。

图片

“高度越低,处置特情时间越短,危险性就越大。即便如此,为了登上伞塔训练,大家都铆足劲练动作,即使脚崴伤了都不吭声,生怕被‘把关’。正是因为拥有这种不惧险难的奋斗精神,空降兵部队仅进行11天训练,就有62名官兵完成了新中国空降兵首次跳伞。如今,训练装备这么先进,我们更要努力练强制胜本领……”奋斗故事最动人,王福荣老前辈声情并茂的讲述,让现场官兵深受震撼。老一辈伞兵魏明生、空降兵某部营长甄守宽、“常胜模范连”连长龚成平等先进典型代表,结合伞塔历史,用身边人、身边事,畅谈空降兵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
宣誓结束后,该旅官兵在横幅上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诠释着矢志不渝的决心与信念,激励自己不断传承发扬“第一敢争、红旗敢扛、危险敢上、重担敢挑”的战斗精神。近年来,该旅先后在高原、山地、戈壁等复杂环境下,多次完成重大演习演训任务,部队战斗力实现了新跨越。

图片

作为空降兵,每名官兵都要经历“三肿三消才上云霄”的磨砺。走进被誉为“新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的空降兵某旅,在观摩体验“跳伞训练一天”活动中,蹲离机、跳平台训练,就让不少参与体验者直呼“腰酸背痛”;在平台训练体验区,科技满满的新式训练器材,更是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空降兵不断发展强大带来的新变化。

图片

讲好空军故事,激发战斗精神。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介绍,红色资源是讲好空降兵故事、激发奋斗内动力最生动的教材。“我们持续深挖红色基因富矿,聚焦身边榜样,改进形式方法,让官兵走上台、当主角,用身边的强军故事激发练兵备战强大能量。”

图片

打卡“空军红色地标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