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4年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有5家汽车品牌“荣登”上榜,他们分别是:
看到这相信很快就有读者将此次反垄断调查与近期的欧盟电车反补贴调查与高额关税相挂钩,认为是不是某种反制措施。但在这51君要告诉各位,还真不是,别太上纲上线。
其实车企不正当竞争的垄断行为,早就不是什么稀罕新闻了。自从近些年来新能源车的发展、购置税调整、汽车价格战等等因素影响,燃油车为主汽车品牌的压力骤然上升。
而汽车品牌们为了维持产品以及品牌利润,就会不断要求下游经销商加大进货、并终端让利,让经销商承担经营风险,此举自然是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市场监管总局其实早在今年1月18日就向上述5家车企当面送达《提醒敦促函》,指出其经营行为的垄断风险,并要求强化合规管理,认真开展自查整改。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7月中旬,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随后奔驰、奥迪等一众合资豪华品牌相继退出的新闻。其实,这正是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调查的结果。
到了7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听取了这5家车企关于开展整改情况的说明,至此汽车品牌垄断行为才被叫停。
因此,当各位读者沉浸在对宝马退出价格战“格局”“眼见”的赞扬中时,千万别忘了,这一切都是国家在默默付出。
相信不少读者会质疑,豪华品牌销量仍旧不错,豪车利润也远高于行业,怎么就会存在经营困难要压榨经销商的情况呢?另外豪车经销商们,又怎么会被压榨得生存困难?
这点通过近期宝马发布于G.A.集团的解约书可窥视一番如今豪车经销商们的生存情况。
“鉴于G.A.集团旗下经销商均已出现对于《经销商协议》的违约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严重的合格证相关客户投诉,以及对于宝马及其关联公司的付款逾期... ...宝马将解除《经销商协议》... ...”
一方面,G.A.集团卷走客户车款;另一方面,未及时向宝马公司支付车款。两边卷钱跑路,这已经是如今不少合资品牌经销商的现状了。可见,退出价格战,宝马们也不会真的好过。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现实,上半年经销商亏损比例达50.8%,能实现盈利的经销商仅有35.4%。
其中亏损经销商,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合资品牌的翘楚们,原因还是如前所述,新能源发展、购置税政策调整、汽车价格战等等因素导致。
汽车品牌与经销商理论上是唇亡齿寒相互依存的关系。可实际上,为了抢市场,如今不少合资品牌早已放弃底线,以更加疯狂的方式开展市场竞争。
像是上汽大众,在上周的帕萨特Pro上市发布会上,还带来了售价15.99万元的帕萨特25出众款(就是老款车换个名)。
近日,东风日产针对天籁推出了售价12.78万元的真心版车型。
上述两款车型,都是正儿八经的合资中级轿车,过去20万级的中产车,如今的售价,已经远低于同级别自主品牌的车型!(25款比亚迪汉的起售价都要16.58万元)
合资品牌的价格大降,能不能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造成冲击,尚未可知,但对合资品牌旗下诸多过去撑起销量的紧凑型车来说,显然不是好事。例如新思域、卡罗拉,几乎找不到降价空间了!
官方对产品降价,虽然利润大大降低,但经销商依然只能遵循。低价,意味着利润同样大幅下降。不少品牌的经销商向51君表示,单车销售利润已经降到了数千元。再扣去店铺运营、人员支出、广告成本、运输等等,利润可想而知。
图源:福州城市建设迷
如此情况下,经销商如何赚钱?要么如G.A.集团那般,两边卷款跑路,要么只能在销售与服务过程中巧立名目创造利润。而不论上述哪种方式,都不是长久之计。
或许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们价格内卷,确实带来了极其艰难的竞争,但此竞争并不一定是不利的。合资品牌们降价求生一方面让消费者实打实获利,另一方面也得到喘息之机。
但长远看,如果合资品牌们无法适应时代,从产品、经营彻底改变,被淘汰也非空穴来风。
与糟糕经营情况行成鲜明映射的,宝马近段时间官方承认,全球150万辆存在集成制动系统问题。
12.78万的东风日产天籁真心版虽然有着不错的燃油经济性、LED大灯、智能互联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但从产品体验的角度来说,和如今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相比,体验感始终是全方面的落后。
2024年中秋节下午5点,腾势汽车试驾专员在送走最后一位试驾客户后,匆匆去了趟厕所,他告诉51君,今天接待的试驾客户超过20批,基本没有闲下来的时间。
另一边在比亚迪、捷途、长安深蓝等品牌的展厅里,呈现出门庭若市的繁华,消费者选择在团圆的佳节,购入一辆家庭用车。
如今车市真的不景气吗?或许是吧,但不可否认,在中国,汽车仍然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只不过是此消彼长的趋势变化而已。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