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向上创作,湖南广电“秀”出幸福新山南

图片


以山南火车站为视觉中心搭建的舞台上,雅砻文化与湘音湘韵交相辉映,颇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引得台下观众一同舞动欢呼;千架次无人机和绚烂的烟花秀点亮藏区的夜空;不同主题的光影秀带领观众穿越时间长廊,感知山南的历史沿革……9月16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的《2024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可谓一场颇具民族性、时代感、艺术性的视听盛宴。

图片

藏族原生态歌舞《嘎苏徐》


本次开幕式文艺演出由湖南卫视新锐制作团队李词岳团队倾力打造,演出以“讴歌幸福新山南,携手奋进新时代”为主题,通过实景与光影秀融合的视觉呈现,传统文化融合潮流表达的节目设计,援藏故事迸发的深厚民族情谊,让更多人感知山南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雅砻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历史巨变。

图片湖南卫视副总监沈欣(左三)现场指导工作

从一台讲述援藏故事的主题晚会,到一场展现藏区丰富文旅资源的文艺演出,湖南广电不仅为主题晚会找到新的切入点,也为广电赋能地方文旅找到新的发力点。

 科技赋能 

传统文化“秀”出文化底蕴 

以援藏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如何创新?“将援藏故事与文旅相融合,展现幸福美好的生活,将藏区文化与创新科技相融合,展现西藏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创作之初,总导演李词岳便和团队坚持打破常规,寻找新的角度。
摈弃了传统的舞台LED主屏,《2024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将山南新时代地标山南火车站作为视觉中心,利用3Dmapping秀(结构性投影)打造视觉奇观,带来“光”与“景”的碰撞,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图片3Dmapping秀

在很多大型艺术演出中可以看到3Dmapping秀,但在长200米、高28米的火车站外立面上做立体式投影,并不常见,且有很大难度,对投影的数量、亮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呈现完美的视觉效果,创作团队找了技术高超的设备厂商,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次次地去找点、模拟,“很多数字艺术家都觉得这是一次很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愿意跟我们一起尝试。”李词岳说。

图片晚会现场烟花图

技术加持,《2024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在“秀”上做足了文章。烟花秀融入千架次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城为景,“人和焰、焰和景、景和城”三维联动,增强感官互动;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碧澄如玉的羊卓雍措、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光影秀将山南站外墙幻化为流动的画卷,带领观众探索藏族文化的根与魂,回顾山南发展的辉煌历程;以“高原之恋”为主题的婚礼秀邀请民族联姻家庭代表,用舞蹈、音乐讲述不同民族在山南相识、相知、相爱的浪漫故事;来自湖南援藏队株洲工作组的朋友,以氆氇为原料制作了一系列融合民族传统与当代潮流的服装,在海拔近5000米的羊卓雍措上演了一场民族服饰大秀。

图片沉浸式湖畔服饰秀《天上的羊卓雍错》

此外,整场演出的结构划分颇有巧思。打破传统文艺演出以篇章划分结构的固有模式,《2024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通过两条线路串联节目,一条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承之路,主要展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另一条是拥抱美好新生活的幸福之路,展现新时代藏区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进藏的线路有很多条,这也是我们以两条线路划分演出结构的灵感来源,希望观众在不同的路线遇到不一样的风景。”李词岳表示。

向下扎根向上创作  

 凸显人民性、融合性 

“向下扎根,向上创作。”谈及这次创作体会,李词岳如是说。据其介绍,筹备期间,他和团队观摩了大量展现藏区文化和生活的文艺表演,并多次前往藏区的博物馆、资料馆和当地的街头巷尾,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艺术形式,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喜好和想法。最终选取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易于被全国观众接受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形态,并通过创新的演绎方式呈现。“有时候我们会在嘉宾选择上有些犹豫,会在和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饭店的服务员聊天的过程中,听听他们的心声。”李词岳举例道。

图片 李词岳在现场沟通晚会事宜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路还体现在让老百姓成为舞台主角。此次演出的表演嘉宾以山南和湖南的艺术团演员为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援藏三十年献礼大巡游》中,来自山南十二县(区、市)代表、援藏队员代表走上舞台,以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展示了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山南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这种形式,自己走上舞台展示家乡的物产、成果,无比自豪。”

图片援藏三十年献礼大巡游

《2024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是一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文艺演出,有传统文化和潮流元素的融合,山南和湖南两地艺术团和创作团队的融合,汉藏文化和艺术形态的融合。
例如,开场表演《大江之鼓》融合了传统的中国鼓和藏族的鼓,呈现别出心裁的击鼓表演,舞台上百人齐击鼓的场面颇为震撼;《格桑芙蓉并蒂开》讲的是格桑花和湖南的芙蓉花的故事,湖南卫视《舞蹈风暴》中有着惊艳表现的青年舞蹈艺术家郝若琦和山南市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共同演绎,展现汉藏人民同气连枝的情谊;湖南民谣乐队与山南摇滚乐队演绎的《雅砻欢歌》,融合了湖南童谣《月亮粑粑》和山南的《泽当童谣》,展示中国青年的青春力量。

图片女子群舞《格桑芙蓉并蒂开》

图片青春乐队秀《雅砻欢歌》

基于雅砻文化创作的原生态歌舞《噶苏徐》,由山南市艺术团、山南群众艺术馆、乃东区艺术团、琼结县艺术团、错那市艺术团共创,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湖南歌手张芝明、湖北歌手刘芸、安徽歌手朱文玥,以及山南本地的歌唱家白玛拉姆、山南三小格桑花合唱团,一起唱响党的赞歌,展现新时代山南人民的生活面貌和奋斗姿态。

图片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然而,融合的过程并不容易。“团队在保留地方艺术精华的同时,做了全新改编。但因为语言、文化背景、艺术审美上存在一定差异,团队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跟当地的编导、舞蹈演员、音乐人沟通,让他们慢慢认同和接纳新的呈现方式。”令李词岳欣慰的是,大家对最终的呈现效果非常满意,“这是一次突破了传统民族歌舞表演形式的新尝试,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全新的民族表演,也促进了不同艺术形态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

家人视角讲好援藏故事

 团结奋斗深化民族情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对西藏的支持力度,一批又一批干部人才奔赴雪域高原,与山南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在这片热土上绽放自己的热血青春,为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讲好援藏故事?这次李词岳想换个新角度——从个人视角转变为家人视角。“创作过程中,我们问了很多援藏工作者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们说不是艰苦的环境,而是内心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是对家人的思念。”
文艺演出中,主题VCR《只为你唱的歌》以家人视角讲述援藏干部的感人故事,让观众理解援藏工作者的艰难和奋斗。从VCR的内容到现场的表演无缝衔接,“家属团”惊喜亮相,为亲人献唱《追风赶月的人》,舞台上的援藏工作者跑下台拥抱家人,跨越千里的团聚时刻令人泪目,家人之间的温情打动了现场和荧屏前的很多观众。

图片情境合唱《追风赶月的人》

如果说亲人之间的拥抱传递的是温暖的力量,那么援藏工作者和藏区老百姓的再相聚则尽显团结奋斗的力量。时隔26年,湖南第一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浣灿勇再次回到山南,看到山南的变化感触颇深,“从机场到这里,我一路都走的高速,路两旁是满眼的绿色。当年我们刚来到这里时,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但看到如今的山南,想到我曾经有幸成为它的建设者、贡献者,我很骄傲。”浣灿勇曾经的同事山南贡嘎县罗永忠的一句话,道出了援藏工作者和藏区人民的深厚情谊,“虽然浣书记援藏只有三年,但我们的友谊持续了三十年。”

图片嘉宾互动访谈 罗永忠(左二)浣灿勇(右二)

有了一批批援藏工作者的助力,山南成为很多人的向往之地,越来越多的人期待一场山南之旅,希望亲身感受雅砻大地的魅力。而在广电+文旅的大背景下,湖南广电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展现藏源山南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描绘湖南、山南两地人民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为山南的繁荣发展贡献广电力量。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