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这个用鲜血凝成的数字,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1931年到1945年超过3500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14年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赶走了侵略者,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不可欺、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战胜!
抗日战争时期,这样的侵略场景也在成都发生。从1938年11月到1944年12月,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日机先后对成都进行了31次大轰炸,致使地处大后方的成都满目焦土,一片废墟,造成5337人死伤。
但顽强的中华儿女从来不会屈服,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2日日军投降,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经历22次正面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3万余次小战斗及游击战,歼灭日伪军228万人。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用14年的浴血奋战,换来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1950年,伴随着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成都人防办事机构、领导机构陆续建立。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确定成都市为人民防空重点设防城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群众力量修建了金河、御河等大量人防工程。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时至今日,在每年的9月18日拉响防空警报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需要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需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凝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市国动办主要负责人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更加需要全社会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更加需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支撑保障水平,才能切实服务部队需求、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服务民生福祉。
记者还了解到,为提高全民的国防动员意识,增强城市防空防灾能力,成都市国动办于今年5月12日正式在“天府市民云”APP上线“紧急掩蔽”导航功能。该项功能可为广大市民群众展示距离自己最近的5个人员掩蔽工程和地铁兼顾人防工程站点,并可通过电子地图导航提供的驾车、公共交通、步行、骑行等多种路线及给出的预估时间和距离,快速到达人防掩蔽工程出入口附近,从而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什么是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1、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2、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3、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
听到防空警报后居民如何行动?
1、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2、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当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1)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灶间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2)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3)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等处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3、听到解除警报时:
(1)进入安全地带。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可能染毒或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2)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由于空袭打乱了社会和家庭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各类人员应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序。
战时城市遭遇空袭哪些地点相对安全?
现代空袭主要是精确打击重点军事、政治、经济目标,所以相对安全的地方一般是:
(1)纯粹的寺庙、教堂、医院、幼儿园、学校、农场、公园、普通居民区等。
(2)重要目标二百米以外和煤气站、贮油罐及危险品仓库千米以外的地方,包括郊区、乡村、山区、次生灾害不可能危及的上风、上水方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升涛 杨帆 编辑 蔺虹豆 图据 人民日报 成都国防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