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类软件在AI时代,迎来了很不一样的机遇,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稳定产品形态,如何融入AI?很值得研究,黄叔这篇研究完三款比较典型的AI笔记产品后,发现了大家有不同的产品哲学,
有的坚持“AI辅助,人类主导”,希望帮助用户更好地锻炼“第一大脑”;
有的则致力于打造强大的“AI大脑”,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
还有的则尝试探索AI与人类记忆的深度融合,创造一种全新的“人机共生”关系。
本文将以 flomo、闪念贝壳和 Me.bot 三款产品为例,深入探讨AI时代,不同笔记软件所秉持的产品哲学,以及它们如何利用AI技术,为用户打造各具特色的使用体验:
为何选择这三款产品? flomo:“拒绝”第二大脑? 闪念贝壳:“成为”第二大脑? Me.bot:“超越”第二大脑 横向对比三款产品
01 为何是这三款产品?
选择的标准很简单,首先是我自己作为这几款产品的中重度用户,有大量的使用经验,对于他们有自己的体感。其次是这三款产品在网络上也有一定的用户和口碑,黄叔和几位创始人都有深度的交流,稍微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同时,我们排除掉了Notion、飞书云文档、印象笔记等同样可以归属到笔记类的产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这些产品更加All-in-One,超越了单纯的笔记范畴; 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更广泛,甚至还包括了团队和企业用户; 也都是更大的公司开发,资源很充足,在AI集成方面会更不一样,和我们关注的小产品有差异;
相比之下,我们选择的三款产品(flomo、闪念贝壳和Me.bot)更能代表个人笔记应用在AI时代的探索,有趣的是,他们三个都和“第二大脑”这个名词有一定关系,但又分别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一个个展开。
02 “拒绝”第二大脑:flomo
flomo是一家“老牌”笔记软件了,定位:
备忘、便签、日记
flomo 卡片笔记,百万终身学习者的选择。
帮你从一张卡片开始,积累自己的知识资产。
这块过去Super也分析过flomo,也和两位创始人交流颇多,相对来说,flomo在AI方面是稳健的。
近期上线了“相关笔记”的AI能力:
它的策略很有意思,会从各个维度,帮你捞出相关的笔记内容。
有点像是,LLM先理解当前笔记的语义,然后再去历史笔记中,找出和这些语义有相关性的其他笔记。
你可能会在浏览相关笔记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自己很多原来有的思考,在新的地方又彼此激发了起来。
另外一方面,flomo的克制也在产品迭代过程中点滴的呈现:
最近一次更新,提供了【相关笔记】功能的关闭设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策略。
于是我找来flomo联合创始人Light,让他分享一下flomo对于AI的思考,以下是原文,加粗字体是我自己的处理:
我们的大致想法是:
1)就如那句经典台词,AI 的长期影响被低估了,但短期影响也被高估了。目前而言,AI 的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常常出现幻觉,胡说八道,输出不稳定。典型情况是,问 AI 一个问题,他能回答一大段,乍看特别厉害;但如果仔细审视,往往似是而非,甚至根本就没有理解问题,只是在胡扯。用户可能会 wow 一下,但他不会再持续使用这个产品。
2)AI 也只是一种技术的可能,但用户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这中间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不是丢给用户一个 chatbot 就结束了。要去理解用户的真实场景,适当地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用户的真实问题。
3)在这波 AI 潮流之前,我们做笔记软件,就坚信:重要的不是构建一个在体外的知识库作为“第二大脑”,重要的是持续修炼自己的“第一大脑”。写笔记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现在 AI 大流行,我们也依然这么认为;甚至越流行,我们越这么认为。AI 是杠杆,大脑才是那个支点。AI 越强大,自己的大脑就越重要。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肯定不会做。比如丢一个链接给 AI,让 AI 帮我写笔记。基于 flomo 的产品价值观,会觉得这件事特别扯,我自己阅读、总结、写笔记的过程是很重要的,能加深我对信息和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应该把这件事交给 AI。flomo 希望用户可以更多地思考,而不是让 AI 代替用户来思考。
4)因为以上 3 点,flomo 做 AI 功能就会更谨慎。我们内部会做很多尝试,但最终正式发布的很少。最近的“相关笔记”功能,你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些取舍,只用到 AI 的分析能力,但没有用 AI 的生成能力。
以上,感谢Light的真诚分享。
作为2834条笔记、1403天使用的用户,黄叔深表认同!这体现了flomo一以贯之的产品哲学:
“拒绝”第二大脑的背后,是flomo希望你锻炼好第一大脑。
在本文发布之前,中秋之际,flomo又上线了一个AI能力,“找一找”:
遇到新问题?试试让过往笔记来增援自己
它的一些设定非常有趣:用问题挖掘过往笔记,寻找启发当下的线索
这个挖掘方式非常巧妙,并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给出你原笔记,答案需要你自己去串联,仍然是非常标准的flomo产品哲学!
我们继续看下一个产品,这是前阵子被罗永浩误解成iPhone16发布的新产品:
(图中就是闪念贝壳的产品宣传图)
03 “成为”第二大脑:闪念贝壳
闪念贝壳 - AI 语音笔记&日记
闪念贝壳在宣传上希望表达的是:捕捉每一个值得珍藏的想法。产品出现的灵感是创始人自己是一个打字特别慢的设计师,在ChatGPT出来后重新去思考记笔记的方法,使用语音记录想法,于是有了闪念贝壳。
它在方便快速记录想法这件事情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比如使用方式上很好的去结合硬件能力:
快捷方式、操作按钮、Siri、Apple Watch等等:
这种能力整合的领先,甚至在被“谣传”到罗永浩误以为是iPhone16带的能力,嗯,就是前面那张截图。
ok,说回来,我们先看三张它的产品截图:
可以看到,它由瀑布流的笔记卡片主界面、极富设计感的录音界面,以及AI音频整理、对话界面构成主体。
闪念贝壳的核心理念是围绕下面三点去进行展开,当前还处在第一阶段记录,前面我们聊到在记录阶段做的很多创新体验尝试,也确实是竞品很少去做好的部分:
记录:不必预先整理思路,直接说出你的想法,AI能帮你整理一切。
思考:随时在线,帮你催化想法,进行讨论解疑、梳理思维、激发灵感。
行动:一键生成对话总结、待办事项、策划方案等,促进想法落地。
对于AI的融入,创始人Ping.的思考是(以下为创始人Ping.的原文,加粗部分为黄叔的处理):
我们不希望AI代替思考,希望AI帮用户养成习惯,降低输入成本、排版成本等等
AI标签是一个让AI和用户相互协作进行的内容管理
就是有时候你会让AI自动帮你设置标签,但是AI设置的标签可能跟你预期的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呢,你就可以约定AI的标签跟你想的一样
比如说我常用的一个场景是这样的,我经常会说今天的工作计划,然后我在我的AI标签里面有一个叫工作计划,然后呢,我也添加了一个工作计划的优先标签,这个时候我只要讲的内容是工作计划,他会自动打上这个标签,然后每次我只要去到这个标签或者含有这个标签的主题,就可以看见所有内容了
结合AI能力,和AI不断生长,大家记录的方式会有新的范式,但是这个需要结合新的交互形式,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以上,从AI标签这个case,确实我们可以感受到,Ping.在努力让AI帮助我们降低(标签的)输入成本。
还有一点很值得分享的,特别是对闪念贝壳这种Voice-first(即以语音输入优先)的产品形态来说,语音转文字是否加入AI润色?
当然,我也听Ping.聊了聊他对于下一步“思考”的功能设定,里面也有很多AI的整合,也很有趣,值得期待。
在闪念贝壳的7月份欢迎信里,表达了他们的愿景,其中一段话是这么写的:
我们可以通过 AI 的方式帮助人们能够更快地记录、更好地思考,从想法日记到思考行动,最终成为第二大脑,助力个人成长。
而在最近和Ping.的交流中,他又补充到:
第一版写了这个,后来没有改,因为现在想做到这需要很远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其实还是比较少提第二大脑,感觉这个概念太大了,现在主要都是在说记忆外脑+思维工具,帮用户记录,然后思考行动。
继续,还有个玩家不容忽视:
04 “超越”第二大脑:Me.bot
Me.bot - Inspiring Companion
The Inspiring Companion For Your Life
Me.bot在宣传上希望表达的是:激励人心的伙伴。
我们先看两张它的产品截图:
上面是首页截图,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
Serendipity:根据现有的个人记忆推荐新的相关内容 Our Memories:笔记内容
上面左一和中间是笔记详情页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自己记录的内容; Me.bot做出的关联、AI回应和推荐Chat内容 Chat入口
右一是基于过去所有的笔记,和AI进行Chat。
黄叔使用Me.bot记录了超过100条笔记,主要用它来干嘛呢?我记录一条笔记,希望它能够基于我过去所有的笔记给我一些当下我遗忘或忽略掉的一些关键点。
这是Me.bot的网页版,我们拿上面这个case举例,我在记录完一条笔记后,它会帮我“Connect the dots”,还会进一步的引导你就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再和“第二大脑”交流。
注意它的话术:“我觉得你希望通过...”这里是第二大脑基于我存的笔记,对我的思考做推演,这个推演过程,其实有助于我串联过去的记忆(在Me.bot里是以笔记的形态存在)
再琢磨下Connect the Dots,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换个角度你,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镜子。邵亦波是这么描述镜子的:
大模型甚至没办法理解浅显的1+1=2的概念,但就像镜子一样,镜子能够创造出巨大的自我意识。想象一下有镜子和没有镜子的区别,镜子其实改变了你看待自己、世界以及周遭一切事物的方式。镜子作为一种化学材料远不能被称做智能,人工智能显然可以比镜子做得更多。这是我最近看过对AI最好的类比。
也就是说,Me.bot不是万能的,但你可以期待他帮你基于过去的记忆做串联,给到一个当前节点的反馈。因为人记忆是容易丢失的,特别是年纪大了之后!
为什么本小节的标题是:超越第二大脑呢?
未来的Me.bot可以称之为独立的"第一大脑"...人性本懒,你会希望它具有某种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我认为笔记应用有机会突破这个领域。因为它很好地掌握了人的内心真实思维,所以它可能更好地模拟出这个人应该如何与外界互动。
可以这么理解Me.bot:
特征 | Me.bot |
思维方式 | Intellectual(理性) |
个性化程度 | Second Me(个人模型) |
底层技术 | 为每个用户训练专属模型 |
记忆重要性 | 相信人的记忆是一切行为的基础 |
AI特性 | 更主动,希望参与生活,追求与人共生 |
这个理性会不会让我们只获得了效率呢?倒也不是,从看到的一些用户反馈来看,用户对于“懂我”并进而“同理”,一样会认为被理解,从而会获得很强的情绪价值。
在陶芳波的朋友圈,我看到这么上面这封用户感谢信:
"Mebot expands on these more mundane happenings into someting greater, deeper, and more intrinsically meaningful."
"Mebot将这些更平凡的事件扩展成更伟大、更深刻、更具内在意义的东西。"
也蛮奇妙,但确实是可以理解。
聊完三款产品后,我们来尝试做个横向梳理。
05 横向对比三款笔记软件
从flomo、闪念贝壳,再到Me.bot,下面我们用几个问题把这些点串起来:
各产品在AI整合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 如何平衡用户与AI之间的关系? 它们的产品哲学各是什么样的?
笔记软件是一个非常长期且稳定的需求,AI的浪潮也开始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如何应对它?下面展开:
第一,它们都如何整合AI能力?
拉一个对比图:
flomo | 闪念贝壳 | Me.bot | |
产品定位 | 卡片笔记 | 第二大脑 | |
AI融合 | AI-by side | AI-based | AI-based |
AI价值 | 笔记串联 | 语音转换/智能处理 | 记忆串联+Chat |
AI集成度 | 低 需主动触发 | 高 语音转换/Chat | 高 个人模型 |
输入方式 | 图文为主 | 语音优先 | 多媒体 |
标签 | 手动 | AI生成 | AI生成 |
这里先简述一下AI融合:
第一种,AI-by side,即 AI 技术在产品中是一个可选项,产品核心价值不受 AI 技术影响。典型如微软的Office Copilot,没有Copilot,office一样用得好好的。
第二种,AI-inside,即 AI 技术在产品中是一个核心组件,离开这个组件,产品的核心价值将受到显著影响。典型如Arc和Gamma,没有AI也能用,但都没多少人用,有了AI后,原地起飞!
第三种,AI-Based,即 AI 技术是产品成立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关 AI 技术,就不会有这个产品。Suno音乐生成就是典型的,没有AI都不存在。
从这里面我们也能看出各家的思路不同。
flomo:采用了相对稳健的AI集成策略,“AI-by side”,还是过去的卡片笔记作为核心能力,属于很轻量的做了单一功能的集成。
闪念贝壳:高的“AI-based”集成度,特别是语音优先的策略,并结合手机、手表等快捷入口结合AI做了高效的语音识别和转换。还有类似AI生成标签、基于笔记进行AI Chat/转换为待办事项等等能力,还是围绕着记录/思考/行动三个维度不断地做深入整合。
Me.bot:高的“AI-based”集成度,当前的核心是根据当前笔记做记忆的Connect,找出关联,并且基于“记忆”进行洞察建议,更可以基于记忆Chat。注意,这个Chat是和“第二大脑”的AI进行Chat,所以它是第二个我,和第二个我在Chat的过程中,会让人逐渐理解自己。
第二,每个产品如何平衡用户的主动思考与AI辅助之间的关系?
flomo:你得自己锻炼第一大脑!
flomo克制的背后,还是对于AI的谨慎,不希望用户的思考被AI所替代,更希望保持用户的主动思考过程,AI扮演的是安静的助手角色,只在用户需要时才会出现。
最小干预原则:AI主要用于后台处理,如语义理解和相关性分析,而不直接参与内容创作过程。 用户控制:提供AI功能的开关,让用户可以完全控制AI的介入程度。 辅助而非主导:AI功能如"相关笔记"推荐,旨在激发用户的联想,而非直接提供答案。
启示:如何设计"不显眼"但有效的AI功能,在不打断用户思考流的同时提供有价值的辅助?
闪念贝壳:用AI帮助更快地记录、更好地思考、更好的行动
从当下做的很不错的降低用户输入门槛,可以看到它们的用心,它们的AI集成策略更加积极,但还是注意保持用户的主导地位,反映了一种"AI赋能,人机协作"的理念。AI在这里更多地参与到用户的思考过程中,但最终决策权仍在用户手中。
降低输入门槛:使用Voice-first和软硬结合,让用户更容易记录想法。 智能辅助:AI辅助标签生成和内容分类,但允许用户调整和定制。 思考伙伴:AI辅助思考功能,与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
启示:如何更优雅的设计Voice-first产品,帮助用户养成习惯。
Me.bot:融合式AI增强,追求深度人机共生
Me.bot采取了最为深入的AI集成策略,试图创造一个AI与用户思维紧密融合的生态系统。
个性化认知增强:AI系统通过学习用户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成为用户思考过程的有机延伸。 主动学习伙伴:AI不仅被动记录,还会主动提出问题、建议关联点,在Chat阶段可以成为一枚镜子,创造出极大的价值。 动态知识图谱:构建个人化的知识网络,反映用户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和联想模式。
在AI和人类思维深度融合的未来,AI和用户之间的界面会变得更加模糊,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增强的认知系统,当你向内求时,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自己,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的做出适合的决策。
启示:当以上成立,Me.bot会成为Memory Infra,价值会相当之大。
第三,这些策略如何反映了它们的产品哲学?
flomo:强调用户自主思考的重要性,AI只能辅助第一大脑,目标倾向于为培养独立的第一大脑。
“AI是杠杆,大脑才是那个支点。AI越强大,自己的大脑就越重要。"
闪念贝壳:为记录这件事搭建了简单的脚手架作为辅助,目标倾向于为第一大脑搭建外挂。
"不必预先整理思路,直接说出你的想法,AI能帮你整理一切。"
Me.bot:追求与用户思维的深度融合,Me.bot目标是上传个人的思维模式,作为第一大脑的镜像但又更强。
“Me.bot现在是一面记忆镜子,以后是Memory Infra。"
总结
这是第一篇通过和创始人碰撞形成的比较类型的产品分析,和他们有关产品深层思考的交流也让我很有收获,不管是flomo、闪念贝壳、Me.bot,以及没有放进来的心光、得到Get笔记等,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本文只选取了部分产品做表达,用来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流。
感谢flomo联创Light、闪念贝壳创始人Ping.、Me.bot创始人陶芳波对本文的支持。
感谢本文共创者:喂猫,ToB SaaS AI产品,效率工作流爱好者,即刻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