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秀岭村:打造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 朱忠达 周国春)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内涵。近年来,湖南省汝城县泉水镇秀岭村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党建+农业”这篇文章,按照“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要求,着力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推动振兴成果惠及人民。目前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图片
党建引领谋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发展优秀青年党员,强化党员管理。开展“党员+”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丰富“主题党日”活动……优化基层管理。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均采取“四议两公开”决定,强化村务公开和监督,让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党员承包联户”“一网治理”等调动社会治理基层一线力量的积极性。以“红色串门、暖民敲门”形式,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多网融合中同向发力、整体推进,实现“一网全管”兜起区域大小事。
乡村治理促和谐。2024年8月29日,一起搁置近8年的村组山林纠纷矛盾终于在秀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见证调解下,妥善解决,争议六方,握手言和,冰释前嫌。
2016年4月秀溪村和岭头村合并为秀岭村,原岭头村所管山林涉及西湖、岭头两个自然村的相关山林砍伐收益、承包分配、复垦造林等管理问题,在合并村时未进行有效的清资核算,日积月累便酿成“老大难”问题。八年以来,纠纷一直争执不休,村组尽管相邻,交往却貌合神离。
俗话说“十件民事九件山”。这起山林纠纷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广,面积达600余亩,牵涉到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569人,处置难度较大。村支两委、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进行多次专题研判,多次带队深入山场、农户开展调查,掌握纠纷诉求事项和溯源问题焦点,采取先“背靠背”再“面对面”的调解方式,通过法理教育、情理感化、事理说服,清算梳理,尊重事实的调解原则和调解方法,使矛盾双方清醒的认识到 “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利益只是一时,邻里却是一世的人生道理。
这起村组山林纠纷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圆满画上句号。这次山林纽约的成调解充分彰显了秀岭村学习践行“枫桥经验”,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成功经验做法。
农业产业促增收。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引导秀岭村宝松水稻种植合作社通过村“党建+农业”模式积极引进先进农机设备,采购了无人机、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旋耕机等设备48台,建立了日烘干能力45吨的粮食烘干厂房,实现了3100亩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并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生产5000余亩,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带动种粮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图片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拆旧拆危100多间,结合土地增减挂项目,联片拆去老房5000平方米,现以整理成基本农田,并种上了油菜,优化了村庄环境,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美化亮化了村庄。投资26万元建设农田水渠,贯通修建2200多米水渠,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为解决健康饮水问题,充分利用本村人文资源,动员本村在上海工作的热心爱心人士,引资爱心企业老板为家乡事业建设捐资28万元,加上筹资共60多万元,对秀溪黄金仙垅水源自来水项目进行了改造,解决1000多人380户的饮用水问题。最终实现了家家户户饮用无污染的天然纯净水,赢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切实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打造村集体经济“阳关银行”。2022年11月,因地制宜引进光伏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现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光伏发电200多千瓦,年增加收入近10万余元。同时,争取了中省扶持资金50万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
图片
为人才成长搭“桥梁”。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带动下,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点为目标,建立激励人才辈出的机制,2019年创建了“秀溪村小全、张梅教育基金会”,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奖励和帮扶学生70多人,发放资金15万元。
谈及未来,秀岭村党支部书记胡新付表示,将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和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