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慧:剪纸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保定晚报记者 李萌
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惟妙惟肖的戏曲人物剪纸、承载温馨和祝福的窗花、以及书签、台历、扇子等将传统剪纸与现代融合的文创作品,布满各个角落。9月10日晚7时许,走进刘树慧家,一件件精致巧妙的手工剪纸作品延续着作者儿时的喜爱,她在一刀一刻间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着人生感悟。
刘树慧是竞秀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彩剪纸项目传承人。奶奶是这项爱好的启蒙老师。六七岁时,刘树慧便手拿小剪刀,学着奶奶,有模有样。从那时起,心灵手巧的她喜欢上了剪纸。“看到有个小纸片,就想剪个东西出来。”小小的剪刀、薄薄的宣纸成了她孩提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时候剪纸主要借助剪刀、红纸,而七彩剪纸可以宣纸、红纸、复印纸、植绒纸等为材料,以剪刀、刻刀、画笔为主要工具,以传说人物和吉祥物为主要题材。”七彩剪纸是珍贵的民间镂空艺术之一,在刘树慧看来,一切原材料、技术手段都是为了使作品呈现最好的效果。从制刀、设计纹样、订纸、刻制、分拣再到染色、装裱,一幅完整的剪纸作品通常需要十几道工序。
“这幅作品叫《百龙送百福》,入围了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并参加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这是《丑小鸭》,获得了2022年安徒生(国际)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刘树慧心中,这些令人惊艳的作品也并非最满意。“每件作品起初都非常喜欢,随着自己审美水平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目前还选不出最满意的。”她笑着说。
热爱让生活丰富充实,而榜样让追求有了目标。“有一次,我拜访了一位前辈剪纸艺术家,看到他的作品后,我眼界大开,原来还能(把剪纸)做得这么好,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天花板’,目标和方向有了样子。”她笑盈盈地讲着,“艺无止境,我很佩服老一辈艺术家的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剪纸充实着平淡的生活,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疗愈,这是刘树慧心里剪纸的独特魅力。工作之余,她利用一切时间沉浸在静静的剪纸时光,巧妙的设计、细腻的刀法、鲜活的配色,一丝一毫间表达着对艺术的孜孜追求。
除了传统的“笔”画,刘树慧还学习电脑作图。三十多年间,她潜心研究蔚县剪纸、涿州创意剪纸、竞秀区刘氏剪纸以及安新、雄县剪纸等,博众家之长,在传承民间传统剪纸技法基础上,把剪刀和刻刀结合起来,融入更多元素,既继承了综合运用阳剪法和阴剪法,强调“一剪即成”的传统,又兼顾以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富于想象为特点的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刀法。
苦练技艺的同时,刘树慧还坚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撰写关于非遗剪纸的调研报告,多次组织少儿剪纸培训活动、非遗进校园活动,让七彩剪纸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研究它。她坚信,只有这样,七彩剪纸才能日益迸发强劲的生命力。
“剪纸带给我的不只这件技艺本身,还让我认识了许多优秀老师,同时让我有了更多身份和标签,得以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并始终让我有着更多关于人生、关于价值的思考,我越来越清晰自己想要追求什么,在剪纸光阴中,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刘树慧说,这是其中的意义。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七彩剪纸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刘树慧希望将来能源源不断地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达到触动心灵的意境。
安静、沉稳、细心,是刘树慧与生俱来的特质。她的作品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图案精而不繁、密而不乱;圆润婉转,清新隽秀,回味无穷。
夜幕中,灯光下,一方方剪纸,一步步“雕刻”。她将热爱肆意刀尖,留下片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