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固镇县康湖村支部书记丁秀荷怎么也没想到,曾经一度滞销的赤松茸竟成了强村富民的“金钥匙”,自己也摇身一变兼任了康湖农业公司的董事长。
“今年4月,我们村成立了‘强村公司’从事农产品加工,村集体经济和去年同时间相比翻了一番。”立竿见影的成效让丁秀荷的语气中充满了喜悦。
丁秀荷口中的“强村公司”正是学用“千万工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探索,旨在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目标,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康湖农业公司的成立是顺势而为,也是因势而动。去年11月,康湖村“两委”干部带头发展赤松茸林下种植,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
今年年初,康湖村赤松茸喜获丰收,虽然只是20亩的试点种植,但是每亩近5000斤的产量还是远远超过了销售量。成熟的赤松茸必须立刻采摘,否则就会烂在土里,然而采摘上来的赤松茸如何存储、如何拓展销路成了大问题。
“每天1000多斤的采摘量,卖不出去就要烂在手里。”村民们的心都悬了起来。迫在眉睫之时,康湖村争取上级资金建设冷库,购入烘干设备……有了原材料,买了新设备,具备了农产品加工能力,“强村公司”也在康湖村应运而生。
“康湖村‘强村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持股比例占60%,村‘两委’干部入股40%,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将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丁秀荷表示。
康湖农业公司日烘干能力达1000斤,赤松茸这边才下了地头,便被“无缝衔接”地送进了烘干机。据了解,每13斤左右的新鲜货,才能烘出1斤干货。如果拿售价128元的干货礼盒做例子,经过烘干包装的赤松茸“身价”翻了一番还多。
“在农产品市场上,价格波动会使农户们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如果产品能储存,那么市场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我们自己手里。”在康湖农业公司的冷库内各种烘干农产品“蓄势待发”,丁秀荷笑着说,大部分产品在蚌埠本地市场就能消化,根本不愁销路。
西兰花、豆角、马齿苋、辣椒……有了销路,康湖农业公司的产品就不再局限于赤松茸,强村公司化资源为资本,采购市场上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让市场越走越宽。
发展“强村公司”归根结底是要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我们为有赤松茸种植意愿的农户提供菌种和底料,进行技术指导,卖不出去的赤松茸,可以由康湖农业公司按市场价兜底收购。”丁秀荷介绍,短短几个月时间“强村公司”已经带动了4户村民进行特色种植。
同样的致富故事,在固镇县齐湖村也正在上演。“和康湖村一样,我们的齐湖农业公司也正在探索阶段。”齐湖村党支部书记刘仲云介绍,齐湖村有近400亩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靠着“强村公司”,截至今年8月,齐湖村的村集体收入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量。
“村里公司发展得好,我们就敢跟着干。”齐湖村村民石梦婷在村“两委”干部的带动下试种了2亩赤松茸。“发展特色种植,最担心的就是销路不畅,现在有村里帮忙兜底,我们种起来也放心。”石梦婷表示。
在刘仲云看来,“强村公司”的成立,不仅带动群众就业,促进农户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更是盘活了村子里闲置的林地资源,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通过产业带动,原先村民们家前院后的荒地都被合理利用起来,种上了特色农产品。”刘仲云笑着说,依托齐湖农业公司,村民们的农作物有了销路,既然地里能生金,那自然没人愿意让土地撂荒。
发展势头迅猛的“强村公司”如何再进一步?两位村支部书记一致认为,只有持续提升联村带农致富能力,尽可能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强村公司”发展才能更稳健。
眼下,刚收割完赤松茸的土地上,源源不断的竹荪破土而出,一颗乡村振兴的“种子”正在发芽。(尤靖文 凌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