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平
单位 |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检验科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多见的一种亚型,每年在美国有超过18,000人被诊断患有该病。它是一种以快速生长并浸润淋巴结、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为特征的疾病。
DLBCL涉及B淋巴细胞的恶性增生,这些细胞通常产生抗体以抵抗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一半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尽管它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但在大多数患者中可以治愈[1]。现将工作中发现的一例DLBCL病例报道如下。
1.主要病史:患者为男性,因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0天而入院。起初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无发热、盗汗、咳嗽、咳痰等症状,经板蓝根等药物治疗后未见好转。随后在其他医院接受检查,发现腋窝、腹股沟亦有肿大淋巴结。
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来我院就诊,初步诊断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IV期(肝脏、肾脏?)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ge-adjustedInternational PrognosticIndex,aaIPI)中高危及慢性髓系性白血病可能,后经骨髓穿刺、流式、胃体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综合诊断为DLBCL。
体格检查:P100次/分,R20次/分,BP141/54mmHg,体型正力型,自主体位,配合查体,神志清晰,对答切题。
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传染病等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
2.检查结果:
图1 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与淋巴细胞明显减低
图2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存在大量恶性单克隆B淋巴细胞
图3 骨髓涂片检查显示存在大量淋巴瘤细胞(×1000倍)
图4 油镜下观察到空泡样淋巴瘤细胞(×1000倍)
图5 油镜下显示过氧化物酶染色为阴性(×1000倍)
图6 油镜下观察到糖原染色部分呈阳性(×1000倍)
图8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胃体部位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诊断过程:患者为男性,因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0天而入院。经过初步检查和治疗,包括服用板蓝根等药物,但症状未见好转。随后在其他医院接受检查,但未能明确诊断。最终,在我院经过全面检查和多学科会诊,确诊为DLBCL。
4.治疗及预后:以RCHOP方案治疗,利妥昔单抗注射551mg(D1),长春地辛3mg(D2),表柔比星80mg(D2),环磷酰胺800mg(D2),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D1-D3),并予以护肝[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28mg/粒)]、护胃[(奥美拉唑(20mg/片)]、止吐、碱化等处理,化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患者出院后预后情况良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正确的诊断需要血液病理学专家根据活检和B细胞免疫表型的证据做出明确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因原发淋巴结或原发结外病变起病。超过一半的患者诊断时有结外病变侵犯。最常见的结外病变有骨髓和胃肠道,各约占15~20%的患者[2]。
任何器官都可涉及,做病理活检是必要的。其中胰腺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比胰腺癌有更好的预后,但如果不做活检将错过最佳治疗期。本患者就因多处淋巴结肿大就诊,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综合诊断为DLBCL,随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近几年发病率增加,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生存期[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最多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NHL病例的30%至40%。了解其病理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DLBCL由大B细胞组成,形态上比正常淋巴细胞大,核多形性,有明显的核仁,胞质丰富。细胞呈弥漫性分布,与周围分界不清。有时可见到一些形态变异型,如成中心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母细胞等。
因此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病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表型分析、Ki67水平评估、生发中心相关标志物以及CD5表达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准确诊断和评估DLBCL患者的预后。对于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点评专家:副主任技师,杨泽松
淋巴瘤是一种血液系统肿瘤,当白细胞中的一种暨淋巴细胞的生长失控时发生,就会发展成为淋巴瘤。淋巴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系统,它在我们体内的淋巴系统中四处游走,以助对外来病菌的抵抗。淋巴细胞有两种:T淋巴细胞(T细胞)和B淋巴细胞(B细胞)。
淋巴瘤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一种快速增长并浸润多器官的疾病。由异常的B细胞发展而来,而且大于正常的健康的B细胞,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异常B细胞弥散分布。
对于DLBCL的确诊治疗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包括血液常规生化、影像学、流式细胞及病理等。
参考文献
[1]Sehn LH, Salles G.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21;384(9):842-858.
[2]Sehn LH, Herrera AF, Flowers CR, et al. Polatuzumab Vedotin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J Clin Oncol. 2020;38(2):155-165.
[3]Thieblemont C, Phillips T, Ghesquieres H, et al. Epcoritamab, a Novel, Subcutaneous CD3xCD20 Bispecific T-Cell-Engaging Antibody,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Dose Expansion in a Phase I/II Trial. J Clin Oncol. 2023;41(12):2238-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