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9:0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乔文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市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于海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艳玲,市海洋发展局四级调研员梁延松,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洪凯介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关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一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在威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保工作“双领先”战略,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全域美丽海湾建设试点,桑沟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华夏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积极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争当排头兵。
01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
严格规划管控。颁布实施环境总体规划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严格环保准入。严把环评审批关,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五个减量替代”,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以牺牲环境换发展“零容忍”。
严格执法监管。搭建以大气、海洋、污染源、危险废物为核心的“四大平台”,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探索非现场监管新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实施部门联勤联动,构建形成全领域、全要素、立体化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严格问题整改。聚焦环保督察问题清零,坚持“市委常委分区督导、市政府领导包案督导、责任单位负责落实”督办督查制度,落实区市销号、市直部门验收“双轨制”和市县两级“双公示”销号机制,深入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自纠专项行动,压实镇街、村居网格员责任,主动发现、及时解决问题,加快解决问题存量,有效解决问题增量。
02
开展最积极的生态建设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调整1+1+N制度体系,扎实推进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重点河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连续5年全省最优,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累计创建2个国家、4个省级“两山”基地,荣成市、环翠区、文登区入选省生态文明强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全省最优。
积极推进减污降碳。高质量推进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和7个省级近零碳试点建设,编制创新试点任务清单和实施方案,成功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完成3家企业10个产品碳足迹评价。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合作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合作机制,启动了全国首个海草床公益修复项目,全市海草床面积达到7000亩,储碳6.48万吨。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3个,修复岸线12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超过1200公顷。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190余处,治理面积达500余公顷。
03
推进最集约的资源利用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滚动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在全省率先出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评价办法,2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2.65%,位列全省第一。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华能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并网105万千瓦、文登抽水蓄能电站、荣成成山镇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等项目并网投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多式联运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欧、中亚、中蒙、中俄班列常态化运营。威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比重达到70.45%,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加快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农药使用量6969吨,较基准年减少4.49%。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累计创建20家市级农牧循环一体化养殖示范企业。
04
实行最严厉的责任考核
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编制部门单位环保责任清单,推行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制定《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威海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等多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
发挥人大执法检查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严格目标绩效考核。全面承接省对市的各项考核指标,采取约谈问责方式倒逼工作落实。
★今年围绕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有哪些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产业发展持续取得突破。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力八大产业集群。发挥集群专班作用,深入实施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升集群发展水平。今年上半年,聚焦集群梯次培育,加快优势集群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全市累计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0个,积极组织优势雁阵集群参与省“头雁领航”行动,威海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2个集群入选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聚焦头雁振翅引领,以冲击新目标企业为重点,扶优培强领军企业,引领集群水平整体跃升,全市累计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12家,泓淋电力、荣成歌尔、天润集团、威达机械4家企业入选省首批“头雁”企业。聚焦集群发展后劲,建立八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库,依托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242个集群重点项目建设,为集群发展提供强力支撑,1-6月,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34.3%,居全省第四位。“
双碳”战略实施步伐稳健。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切实把好节能降碳“入口关”。有序推进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深入推进乳山市、临港区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14.4%,大幅快于省定时序进度。
能源低碳转型高效推进。一方面,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乳山半岛南1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年底前建成。另一方面,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按照“替代优先、先立后破”的原则,稳妥淘汰低效燃煤机组,有序推进余热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耗煤企业“一企一策”节煤改造。截至2024年8月底,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1%。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重大项目规划实施前,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碳达峰“八大工程、四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按期完成达峰目标,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我市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解放思想、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威海特色的矿山生态修复之路。
强化矿山修复顶层设计。制定《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5)》《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近期,印发实施《威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初步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覆盖重点区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为全市修复什么、在哪里修复、如何修复提供规划引领。
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构建“省市级奖补资金为引导、县级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经费有效落实。2018年以来,争取到国家、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800多万元,并吸引以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为首的专业技术团队以及威海广安城投、临港区国资公司、荣成城投公司等地方国有企业参与到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中,从根本上缓解了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累计完成191处废弃矿山修复,修复面积500余公顷,全面提高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加快推进了生态威海、美丽威海建设。
创新“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中,杜绝“千篇一律”“一刀切”,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修复方案。比如,对位于风景区内的废弃矿山,结合景观再造、园林设计制定方案;对位于道路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以植树绿化,消除视觉污染为主。同时,注重将废弃矿山既有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将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与工矿废弃地综合利用、生态公园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打造、公园景观再造、生态恢复等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威海华夏城、环翠区五家疃村石窝剧场和环翠区里口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一批典型案例。
★我市目前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推进?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我市农业农村实际出发,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优质农产品种类更丰富。目前,全市拥有绿色食品认证214个,其中苹果、西洋参、无花果等12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认证数量占比达到69%;有机食品认证74个,位列全省首位;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40个,排名全省第3;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28个。
农药化肥施用更科学。我们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量均完成了省定分解任务,年施用有机肥达17万吨以上,小麦“一喷三防”综合防治技术每年实施面积约120万亩次。
农业废弃物回收机制更完善。近年来,全市共推广标准地膜超过5.6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达到4.1万亩,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3860个,基本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处置率分别保持在96%、9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农业科技的支撑更稳固。新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浙文花1号”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良种登记,“文玉173”“好日子838”2个玉米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2023年以来,新认定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创建主体达25个。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抓好示范带动,扶持农业主体“以种带养、以养促种”,通过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等方式,提高畜禽粪污、秸秆等利用效率,新创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着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苹果、西洋参、无花果等特色产业传统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环节,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着力释放农业生态价值。加快建设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路,推动各区市依托各自区域优势,找准方向、创造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路径。
★我市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市以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作为践行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发力点,抓好各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
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储备。邀请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系统分析我市海域资源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保护修复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早做好项目包装谋划、勘察测量,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域论证报告、专题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取得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不断提升项目成熟度。
全域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按照上级政策要求,结合需要保护修复的项目实际,根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自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各类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3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超过2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8亿元,修复受损岸线超过12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超过1200公顷。建立政府主导、平台牵线、企业出资的项目投入模式,先后与蚂蚁科技集团、中华环保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基金会合作,启动全国首个海草床公益修复项目,吸引社会公益资金9885.3万元,全市海草床面积达到7000亩,储碳6.48万吨。推动“鳗草种植”板块上线支付宝神奇海洋公益平台,先后有近1亿人参加。
全力申报国家重大资金支持项目。紧盯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国家部委政策文件精神,全力争取项目扶持,我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自2016年以来累计6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城市,共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5.46亿元。
通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显著提高了岸线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恢复了海岸带生态功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