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芬兰校园,这里的课堂不只是上厕所自由

图片

创作者:杰杰

30+开启人生第二曲线,一头扎进教育探索之路而心生热爱;关注脑身心发展的全人教育,倡导行走在真实的教育现场;多次实地走访北欧等国家,只身探访芬兰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教育学院;希望把自己的所见所感,与爱好教育的你一同探讨。

本期主要分享赫尔辛基课堂见闻、我们的教育观。

冬季的赫尔辛基寒风飕飕,加上阴云的遮蔽,即使防风雪装备全副武装的我,出门也打起了冷颤。但一踏进校园,热腾腾的温暖就扑面而来。

图片
(图 / 学生添彩加墨的校园)

我早早地来到教学楼,对照着邮件里的课程表,寻找着相应的教室。渐渐地老师们、学生们也到校了,这里一个个素未谋面的人们并未与我擦肩而过,老师们自然的问我是来参访教育的吧,学生们进屋脱掉厚实的外衣以及鞋子,他们悠然自得的样子让初次到访的我也脱下了紧张感。今天参访的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所芬兰语和瑞典语学校,满眼看去还未见到一位亚洲面孔。

01 校园,可以是身心的庇护所吗?

终于到8点半了,老师叫我跟着孩子们一同来到室外,我们以一场围成圆圈的活动开启了一日清晨。老实说,我并未听懂活动内容,午餐时老师说道:这是一个用于唤起学习兴趣的游戏。是呀,孩子们在活蹦乱跳的年龄,成天静坐于自己的桌凳间,谈何激活大脑的学习力。

室外唤醒活动结束,我们回到教室,依然未见老师让同学们拿出课本。这位老师曾教英语十多年,如今他对数学十分投入,跟学校沟通后开始重点做数学教学。

图片
(图 / 老师与学生握手的画面)

当我们正要开展室内活动时,一名同学背着书包走进了教室,只见老师走到门口与这名学生握着手,握手期间两人还寒暄了几句,一位高大的老师与一位小小的孩子握手言谈的画面,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迟迟不能忘怀。

02 教育的本质,绝不是管制

老师和学生们继续开展着课堂活动,只见这个孩子刚坐到位置上,举手示意着要去趟厕所,我眼睁睁看着一名学生在迟到后、在课堂间上厕所自由,而这似乎并未影响老师的任何情绪,连学生们的学习氛围也未有丝毫波澜。

不禁联想到新京报披露的“上厕所惊天大新闻”,为了便于管理,上厕所这个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可以一刀切,当教育的净土拨划为管权制度,何以教育?本不该成为问题的生活常识,却层出不穷上升为社会焦点,就像至今依然存在的课间静坐,不让孩子们四处走动......

图片
(图 / 林间小孩儿)

当其他国土的孩子们活跃于森林自然、自由且充分地发挥着潜力创造力,我们的孩子却埋头于刷不完的题、考不完试、遵守不完的规矩,不得不令人痛惜。身处人工智能科技革新的转折时代,在计算机算力颠覆性发展的阶段,我们若固着于习惯性的管权模式,何以实践新时代的创新创造之路?

如今,不妨静下来想想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训一个人考取什么内容,来适应现存的社会秩序吗?”这不就是上演削足适履的把戏吗?即使我们的孩子此时是幸运的,他的脚能装进眼下的这个模具,成长的各个阶段如何保障,时刻谨小慎微吗?或许这也是当下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压力源的一大核心,幼儿园便已打开起跑模式、到中小学、甚至大学阶段也不敢对未卜的前途懈怠片刻。

03 教育,还有哪些可能?

如此,我们可不可以换个思路:“教育,可不可以反过来,去看看每个孩子、每个人身上有什么,可以发展出什么品格优势?” 在此基础上把我们每一代人的新品质引导到社会中,促进社会的变革发展,每个人在充分发展自己的同时参与现有社会的更新建构。

教育包括养育,存在着一大特性“不同频”,在家我们将自己过去的经验传承于年幼的孩子,在校我们将过去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这必然是让我们的下一代得以快速成长发展,但不可忽视每一代孩子身处的社会环境,它们切切实实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图片
(图 / 一路牵手前行的师生)

或许,当我们愿意为新一代的孩子们提供发展个体潜能的机会,儿童的成长与社会发展便可同频共振,社会将迎来更健康的循序前行。这势必需要合作:师生的合作、家长孩子间的合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从本质上看,这是一场关于“”的信任纽带的编织行动;教育,更是一场全民牵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