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消灭哈马斯”,巴以冲突的停火困局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7日,加沙地带加沙市,巴以冲突仍在持续,在以色列对一社区的一栋建筑发动袭击后,巴勒斯坦医务人员在废墟中挖掘幸存者。

2024年9月15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消息,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120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5337人受伤。

就在9月13日,联合国大会主席办公室表示,由于收到叙利亚、毛里塔尼亚和乌干达要求,联大从9月17日起恢复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讨论巴以问题。

本轮冲突持续至今已接近11个月,有关停火谈判推进非常缓慢,地区外溢风险不断加大。具体表现为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等与以色列的冲突,以及对红海海域船只的袭扰。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不少受访专家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应该坚持和平谈判,以促进地区稳定,而不是进行军事遏制。专家表示,中国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斡旋,以及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调解,都是推动中东和平的重要举措。

多线作战,冲突仍在外溢

当地时间2024年9月8日,一名袭击者驾驶卡车,从约旦进入艾伦比桥陆路口岸地区后,下车持枪射击,导致3名以色列平民当场死亡,袭击者最终被以色列安全部队击毙。

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将此次枪击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并公布了袭击者使用的手枪图片。

这是自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约旦边境发生的第一起此类袭击。在相对平静的约旦边境地区发生袭击事件,可能表明加沙地带的冲突正在蔓延至整个中东地区。当天,叙利亚通讯社报道称,以色列9月8日夜间至9日凌晨对叙利亚中部哈马省迈斯亚夫地区实施袭击,已造成起码14人死亡、43人受伤。

不少专家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色列目前正处于“多线作战”状态,军事行动不断升级,交火愈加频繁。这场危机已经外溢到了整个中东地区。

早前的7月20日,以色列在“长臂行动”中,动用F-35战机,跨越1800公里空袭也门。同时,以色列防空警报频繁拉响,包括北部城镇谢莫纳、阿卡及其占领的戈兰高地。

黎巴嫩真主党随后宣布,向以色列的11个军事地点发射了超过320枚火箭弹。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将针对真主党的大规模袭击行动,进行回击。这导致了黎南部房屋、农作物及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尤其是电力和供水系统。

“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局势升级。”土耳其中东研究中心黎凡特研究协调员奥伊通·奥尔汗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对局势感到悲观,“我们也见证了外部势力在叙利亚的影响。以色列正针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代理人进行空袭和地面攻击。”

中东局势升温,巴以冲突给加沙地带带来的外溢影响,也愈发明显。

9月1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显示,冲突后的加沙地带经济规模已缩减至战前的六分之一。约旦河西岸的失业率几乎翻倍。仅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加沙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暴跌约81%,全年经济萎缩近22%。

报告还指出,截至2024年初,加沙地带的96%的农业基础设施已损毁,致使缺粮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此外,加沙地区约82%的企业遭到破坏或摧毁,工作岗位锐减三分之二。在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96%的企业的营业活动减少,超过42%的企业裁员,造成约30.6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失业率从战前的近13%上升至32%。

“加沙的重建费用可能高达数百亿,并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联合国贸发会议巴勒斯坦援助项目协调员穆塔西姆·埃拉格拉公开表示。除了冲突造成的经济放缓,国际援助的减少,以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代收税款的扣留,也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经济压力。

“骑虎难下”,以色列内忧外患

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有三个目标:消灭哈马斯、解救所有被扣押人员、使加沙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外界舆论认为,本轮巴以冲突难以停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是“阻力之一”。

9月12日,以色列总理顾问德米特里·根德尔曼表示,以色列部队接近完全消灭哈马斯的政治和武装力量。

“巴以停火谈判一直没有达成协议,从本质上来看,关键在于参与谈判的双方。”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李绍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目标实际上相距甚远。以色列的目标是解救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而哈马斯追求的则是全面停火,特别是永久停火和以色列的撤军。“实际上,双方在战略上存在南辕北辙的情况,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宁夏大学副校长牛新春分析,只有以色列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军事占领,巴以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反之,即使没有哈马斯,仍然会有其他组织存在。“哈马斯是没有办法消灭的”。

值得关注的是,巴以停火谈判久拖不决,以色列政府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与日俱增。

就在9月14日,以色列民众再次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数十万人涌入全国多地街头,要求总理内塔尼亚胡政府尽快达成停火协议,结束本轮巴以冲突、带回以色列被扣押人员。

哈马斯扣押的251名以色列人中,有97人仍留在加沙地带。

《以色列时报》报道称,在首都特拉维夫爆发的示威活动中,抗议者高举以色列国旗以及被扣押人员照片,要求达成停火协议、换回被扣押人员。多名被扣押人员家属再次拿起话筒,宣泄着对以色列政府谈判进度的不满。

“70万人意味着近1/10以色列人走上街头。”李绍先表示,“除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拉皮德内之外,内塔尼亚胡政府内部也有明显分歧。”

此前在9月1日的安全内阁会议上,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认为“以牺牲人质的生命为代价来优先考虑控制‘费城走廊’,是道德上的耻辱” 。

“费城走廊”是指加沙地带与埃及边界一段长约14公里、作为军事缓冲区的狭长地带。以军5月宣布已从哈马斯手中夺取对该地带的控制权。内塔尼亚胡坚持在这一地区驻军可以防止哈马斯从埃及走私武器。

这不是加兰特第一次与内塔尼亚胡发生“激烈争吵”。

在8月12日一场会议上,加兰特将内塔尼亚胡“达到绝对胜利”的口号形容为“胡言乱语”,内塔尼亚胡则在会后指责加兰特发表“反以色列言论”。

“目前的局势对内塔尼亚胡来说是‘骑虎难下’。”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教授分析,以加兰特为代表的务实派希望达成临时停火。但由于目前内塔尼亚胡依靠联合政府中的极右翼政党,为了保住议会120个议席中的64个席位,内塔尼亚胡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哈马斯谈判人员9月11日表示,愿基于美国先前提出的、联合国安理会第2735号决议支持的停火建议,以及今年7月2日安理会决议达成的停火协议,在不向任何一方提出新条件的情况下,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同时,哈马斯表示欢迎继续谈判,以达成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以及双方交换战俘的协议。

然而,以色列和哈马斯就以军是否全面撤离加沙地带仍未达成一致,谈判陷入僵局。

“哈以双方立场悬殊,各自在停火谈判上的诉求难以对接。”孙德刚指出,“哈马斯方面主张永久性停火,而以色列仍坚持临时性停火,并且要求能随时进入到加沙地区甚至控制‘费城走廊’。这种情况下,加沙地区的和平谈判恐怕很难实现。”

"搭建区域化平台或是突破口”

2024年7月2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巴各派内部和解对话闭幕式上表示,巴勒斯坦各派只有用一个声音说话,正义之声才能更加响亮,唯有携起手来并肩前进,民族解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奥伊通·奥尔汗和德国法兰克福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沛思不约而同认为,中东冲突的解决方案涉及三个层面的参与者。首先是世界大国,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其次是该地区的中等强国,例如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阿联酋等,它们在冲突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最后是国际和地区组织。

李绍先举例,2023年3月份,中国在北京促成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和解,这表明中国真心希望中东实现和平。“实际上,中国也希望能够促成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正常化,要实现中东的全面和平,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和解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巴勒斯坦内部一直处于分裂,这是实现不了和平的。”李绍先与以色列前驻华武官安佑野都认为,若巴以要实现和平,巴勒斯坦内部首先要实现和解。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拜登政府已经通知国会,美国将向埃及提供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6亿元)的军事援助。

这是自2020年以来,埃及首次在未满足美国所谓人权条件的情况下,获得全部美国资金。美国政府作出上述决定,基于埃及正积极斡旋目前持续的新一轮巴以冲突。舆论认为,美国政府本次的决定标志着一个转变,即美国总统拜登在任期最后几个月内,把推动本轮巴以冲突停火列为其优先事项。

“冲突各方遵循联合国体系的规则是核心之一,建立中东地区的区域一体化或许是另一突破口。”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创始主任赛尔楚克·乔拉克奥卢以东盟为例,东南亚国家克服差异,找到共同的利益和发展愿景,建立起合作框架。中东地区国家可以此作为参考。“搭建区域化的平台,有助于各国展开对话,提出倡议,区域内部国家间的竞争与分歧,也能在框架下进行讨论。”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