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研究所对歼-20战机的隐身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指出歼20的优缺点。
美国海军退役中将戴维·德普图拉(David Depula)指出,歼-20在隐身性能上似乎超越了俄罗斯的PAK FA,尽管它并非专为近距离空战设计,但在某些方面,如前端,其低可观测能力(LO)尤为显著。
歼-20的隐身能力呈现中等水平,尤其在机头部分表现最为出色,而尾部则相对较差。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一位资深科学家指出,从歼-20的多张照片来看,其设计师在低空观测性设计理念上似乎并未完全到位。
美国《空军杂志》的执行编辑蒂尔帕克认为,歼-20是一款专为隐形打击设计的平台,其隐身能力足以让其在接近目标时发射导弹,然后迅速做到撤离。
而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大卫·戈德费恩将军甚至将歼-20的隐身性能与F-117相似,F-117的雷达横截面仅为0.269平方英尺,若此说法属实,歼-20的隐身级别可视为第一代。
德国军事专家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Andreas Rupprecht)认为,歼-20在隐身性能上可能与F-22不相上下,但还无法和F-35相提并论,只不过,在亚太地区和其他国家的战斗机一对比,其隐形性可以说占据绝对优势。
美国官方对F-35的隐形水平描述为“金属高尔夫球级别”,据航空周刊报道,F-35的雷达横截面为-30 dBsm或0.001平方米。
F-35在正面隐身性能上甚至优于F-22,尽管其雷达横截面分布不如F-22均匀。若这些数据准确,那么F-35在隐身性能上可能比歼-20高出一到两个数量级,从而在空战对抗中可能会占据先机。
在2021年,航空周刊也对歼-20的隐身性能进行了分析。例如,歼-20采用了多种手段来降低其雷达横截面,并且采用有棘齿和无分流器的超音速进气道,但在推力上还无法和F-22相比。
其低探测性设计还包括平坦的机身底部、内部武器舱、舱门上的锯齿形边缘、垂直尾部底部的小冷却端口上的网状覆盖物、嵌入式天线、改进的天线罩和雷达、雷达吸收材料涂层、电子电器可伸缩的天篷以及广泛使用的前向平面对准。
尽管外界对歼-20使用鸭式前翼的雷达横截面进行了诸多批评,但实际上这种设计是可行的,正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海军先进战术战斗机概念和洛克希德公司的联合攻击战斗机前身设计所证明的那样。
然而,美军专家表示,尽管歼-20在正面性能上占据上风,但在整体性能上,它仍与美国的F-35战斗机存在一定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例如隐身性能、航程、电子战能力等方面。因为,F-35采用的隐身技术使其雷达反射面积(RCS)更小,隐身性能要更为出色。
这也让F-35在战场上更难被敌方探测和跟踪。尤其是在后部性能上,F-35凭借其先进的隐身技术和综合航电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敌方雷达探测,保持在战场上的优势。
具体来说,歼-20的后部设计虽然也采用了隐身设计,但在某些细节上仍存在不足,如果歼-20面对的是美军的F-35时,在隐身性能上还是会略逊一筹。
此外,F-35在航程和电子战能力方面也具有优势,这使得它在全球范围内的作战能力更强。
这种优势使得F-35能够在敌方防空系统难以探测的情况下,执行打击任务,从而获得战场的主动权。
尽管如此,歼-20作为我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其整体性能上的优势也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正式差距,美军的F-35在有些地方确实做得更好一些。
但美国可能不知道,我们的歼-20不久前正式换装了涡扇-15发动机,其最大推力能达到18.5吨,超过了美军的F-22最大推力,为歼-20提供了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强大的机动性,这将极大提升其在空中作战时的性能表现。
涡扇-15的高推重比和低红外特征,与歼-20的隐身设计理念高度契合,在正面交战能力上,歼-20凭借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能够有效压制对手,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优化歼-20的设计,提升其各项性能指标。这包括但不限于隐身技术、航电系统、机动性能和战场优势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系统升级,歼-20有望在全球战斗机领域保持竞争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
这将大大的提升我们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歼-20的性能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只为更好的守护祖国的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