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在办“村晚”,这位00后“帅气男大”申请出战了,了解后才知道不得了......
中国新闻网
2024-09-19 21:55
发布于北京
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
近日
一场00后主播办的“村晚”火了
话题#我用10年向父母证明沉迷爱好不耽误学习
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泗州戏
五河民歌
凤阳花鼓戏
......
喜迎丰收的节目在田间地头轮番上演
00后办“村晚”也能赢得满堂彩
这场“村晚”的“总导演”
是21岁的大四学生
贡健强
这位吃“百家饭”长大的00后
跟戏曲结缘已经13年
8岁学戏、14岁成为
泗州戏
非遗传承人
他19岁大学二年级办剧团成为团长
就是为了让民间泗州戏一脉
不至于失传
他说:“我办村晚,
就是想让泗州戏、
让更多的蚌埠非遗,
被更多人看见。”
泗州戏
是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地区
“一曲拉魂腔,千里淮河浪”
泗州戏唱腔随意、变化繁多
演员需要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即兴发挥
打花舌、翻高8度的拉腔等唱腔变化
能在顷刻间牵动观众的心
也从小牵住了贡健强的魂
尤其听到有人说
“十年后就难见到泗州戏的踪影”
心里赌了口气
8岁的他决心学泗州戏
“筱玉麒麟”
是他的启蒙老师给他起的艺名
“玉”寓意干干净净做人
“麒麟”寓意他是泗州戏的宝贝
希望他能做好接班人
但除了唱戏曲的爷爷
贡健强学艺之路并未得到支持
他只能在课余时间学戏
经常在放学回家路上、写完作业后
早上5点多偷偷跑出门练功、练嗓
13岁时,为了挣学费
他开始找剧团搭班演出
零下10度的天气
他穿着薄袜薄靴站在露天的舞台上唱戏
晚上才发现脚趾已经冻得黑紫
那些年虽然辛苦
但作为蚌埠市唯一的泗州戏小演员
声名在剧团间流传,老演员们都喜欢他
他跟过十几支蚌埠泗州戏剧团
领受过众多名家指点
贡健强就是在这样的历练和厚望中成长起来的
他把自己称为
“蚌埠泗州戏的儿子”
凭借着这份
热爱和坚持
在14岁那年他正式认证成为了传承人
就这样他边唱戏、边演出、边学习
靠着一股子韧劲
2021年,贡健强考上了
华北科技学院
他仍然边读书边坚持跟剧团演出
“大学这几年每年演出没低于100场”
贡健强唱的是乾旦
也就是男性出演的旦角
除了要平衡学业和戏曲
还要面对外界的不理解以及变声期等困难
尽管如此,他对于泗州戏的热爱从未减退
贡健强抓住各种演出机会
多次参加“国戏杯”等学生戏曲大赛
并屡次获奖
但他逐渐发现
泗州戏线下演出机会逐渐缩减
演员年龄断层也愈发严重
面临着随时失传的风险
2022年,原来的剧团因为无戏可演解散了
还在上大二的贡健强
用自己积攒下来的3万多块钱
成立了
“蚌埠市玉麒麟青年泗州戏剧团”
承担起了
团长
的责任
办剧团并不简单
贡健强第一次带团演出时
第二天就开戏了,前一天只有四个人到了
贡健强一夜不停打电话、
大戏小戏都自己上场唱
累到吐痰都是血
但他说:
“泗州戏是刻入我骨髓的东西”
“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我不想让民间泗州戏这一脉失传”
体验过收入微薄,难以为继的感觉
他想改变、也想继续培养更多的年轻人
“一时的困厄,困不住玉麒麟”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他
开始想到把演出和专业结合在一起
尝试把
戏台搬进抖音直播间
“在这里,我们一直有戏唱”
一开始直播,吸引到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
渐渐地,年轻网友也在他的直播间驻足
从问出第一句“什么是泗州戏”开始
他们一点点了解了
也被贡健强的经历所打动,成了直播间的铁粉
直播间里人数最多的时候能有
8000名观众
在线下演出减少的日子里
直播打赏成了他最稳定的一笔收入
每月少则1-2000元,多则5000元
“我感觉到挣这些钱很幸福”
“因为是我唱戏得来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直播
“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泗州戏也是很好听的”
“让台下的观众白发丝中也能有一些黑发”
对于观众们来说,这个00后剧团是“养成系”
粉丝们自发为剧团提供了不少支持
剧团直播要置办新的设备和行头
有热心戏迷
就寄了一套价值3600元的凤冠头面
通过直播,剧团还
接到了新的商演机会
为了传承
他从抖音上挖来了很多年轻演员
大多来自安庆、德州、涡阳等周边县市
有在银行工作的、有的是幼师
不少年轻演员和他一样还在上学
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
“我在抖音上看周边县里一些年轻演员发视频”
“
如果感觉这人嗓子不错
“
我会劝他来我的剧团学学泗州戏”
他还把76岁的老剧团团长
拉到自己的剧团里
为这些晚辈们提供专业的指导
目前剧团人员比较稳定
每次演出不低于十三四个人
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
但这群年轻人聚在直播间
学戏、吊嗓、锻炼、成长
一起扛起泗州戏的这面大旗
网友评论道:“没有挑错接班人,选对了!”
“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勇敢”
“00后真的开始挑大梁了”
今年丰收节
贡健强回到自己的老家
安徽蚌埠马城镇贡姚村
办了一场泗州戏为主题的“村晚”
村里劳累了一年的老人们也参与到晚会中
他们组成“花鼓灯”班子
演起庆祝丰收的传统节目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连社
灯哥皇后李芳带来
被称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
省级非遗传承人董瑞玲带来
卫调花鼓戏《香油记》
贡建强特地挑选了一出小戏
故事讲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赶会吃包子,又不给钱
是一个教育人勤劳致富的小故事
今年气候多变
村里老人们为了丰收多费了不少心神
贡建强想,回到家乡迎丰收
该唱点乡亲们耳熟能详的、接地气的小戏
让大家都能放松放松,也提振一下心神
“泗州戏的种子是在我8岁那年,
在姥姥村里的戏台种下的。这次‘村晚’,
我也想给更多小朋友种下泗州戏的种子。”
让传统的泗州戏再在老家的田间地头唱起来
未来,贡健强打算毕业后
继续带着剧团把直播做好
把收入稳定下来
把“泗州戏”唱得更响亮
编辑:王伊萌
责编:马学玲
高校纪委书记,主动投案
合肥市监局通报三只羊问题
“中方将在表决中投赞成票”
查看原图 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