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园区看企业|“电容湘军”,小城市造出工业“大粮仓”

年产能400多亿支,全球每12.5支铝电解电容器中,就有一支产自这里!
金秋九月,在“中国铝电解电容器之乡”湖南益阳,赫山区龙岭产业开发区的企业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正酣。该园区集聚电容器相关企业88家,其中铝电解电容器产业规模以上企业66家,从业人员1.5万余名,集群拥有产品占据全国逾30%以上的市场。
今年1-8月,龙岭产业开发区电容器产业集群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同比增长15.1%。
五十载风雨,“电容湘军”崛起
电容器被誉为“工业大米”,是电子线路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一部5G手机电容器数量超过1000片,一辆纯电动汽车使用量超过1万颗……
“电容湘军”,为何看益阳?作为三四线城市,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均不具备明显优势。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益阳电容器产业便已起步。从沙头镇的“小作坊”,至1981年合并组建益阳电容器厂。国企改制后,原有产业人员办厂兴业,“电容湘军”由此萌发。2009年,益阳市赫山区便被评为“中国铝电解电容器之乡”,在全球照明市场份额超90%。
图片
益阳市赫山区(熊英 供图)
如今,伴随一批批企业生根开花,园区厂房早已鳞次栉比。1个小时之内,需要的原材料即可送到办公室。基于产业集聚优势,园区供应链成本至少低2%—5%。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2024年,龙岭产业开发区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7个,新签约15个、新开工16个、新投产12个,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产业兴区,多抓手“破局”蝶变
深厚的历史底蕴,让龙岭产业开发区电容器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很长一段时期,产品低端化、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发展。
如何“破局”?聚焦转型升级,2022年,园区聘请专业机构编制《电容器产业发展专题规划》,建立集群“一图四库”清单,绘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蓝图,推动集群从传统照明领域向汽车、光伏、新能源等高端领域转型升级。同时,建立专家智库出谋划策。当年,益阳市政府出台《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赫山区政府出台支持主特产业发展的十条举措,集中力量支持电容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2023年,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集群已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熊英 供图)
一方面,培优扶强,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扩产能。另一方面,对企业分梯度培育,陪伴成长。今年集群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
2023年,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集群已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益阳市“东接东融”战略的桥头堡,龙岭产业开发区扛起进军“世界电容器之都”的大旗。
数智赋能,传统制造向“新”逐“质”
行业“内卷”,何以迭代创新,降本增效?
近年,龙岭产业开发区深入推进“智赋万企”专项行动,数字赋能产业升级。2020年,益阳市与华为签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华为云”平台。“华为云”一期合作5家企业,订单处理量提升100%,产能提升30%以上,生产质量问题100%可追溯。
同时,园区还有一朵“老虎云”,重点建设虎翅云工厂数字中心,打造基于“交易、数据、生态”的工业互联网新经济平台。目前,“老虎云”已在园区完成143家企业“上云”。
但在小城市推动数字化,谈何容易。很多中小企业认知不够,不敢投,不敢转。
政府一方面加强培训交流,带企业‘走出去’提升认知,以点带面进行经验复制;同时,真金白银补贴企业。龙岭产业开发区建立1000万元数字化引导资金,三年推进近20家企业进行了数智化升级,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70%。
此外,园区着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2021年出资1.5亿元建设10000平米5G+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中心,集结各领域专业资源帮助企业补短板。年底,“国家电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即将落成,将打造“一站式”研发+检测服务平台、国内首批“电容云”数字检测云平台、“产学研用”科研服务平台。
数智赋能,为园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瞄准细分市场,产业兴区,“小城市”也可以建成工业“大粮仓”。龙岭产业开发区正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创建千亿产值国家级经开区,向建设“世界电容器之都”的目标奋进,为湖南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大力量。(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