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山日报】
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 医院供图
记者 戴余乐
她是科室“大家长”,对事业的热忱与执着,让她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消化内科临床岗位上,将团队带领成为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科室文化深厚的优秀医护队伍。
她是镜下“护胃军”,以内镜技术为生命线,建立消化道早癌精准诊断体系、消化道疾病微创治疗体系,实现诊疗新突破,为越来越多的患者送去健康与安宁。
她们是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克丽、副主任刘袁媛。她们常说:“消化内科就是要为患者消除病痛,化解不适,只要患者需要,我们一直都在。”
▶“医”路同行
2018年以前,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与消化内镜中心(原消化内镜室)各自独立存在。张克丽和刘袁媛,虽一个在消化内科病房,一个在消化内镜中心,但因信念一致,成为惺惺相惜的好友。
面对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为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他们找准发病部位,张克丽和刘袁媛选择苦练基本功,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病例讨论等,不断积累丰富临床经验。
2018年,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立消化内科专科联盟,消化内镜中心正式归入消化内科。张克丽、刘袁媛这对“姐妹花”终于汇合,并肩作战。
▶“镜”下治疗
17 岁的小高(化名)是一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半休克状态,情况危急,必须立刻找到出血部位,并快速止血,否则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当即,市中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情后,刘袁媛决定迎难而上,为小高实施急诊胃镜检查+内镜下止血术。一手把持内镜镜身,一手操纵内镜“方向盘”,刘袁媛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成功找到出血点: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底部血管残端活动性出血。内镜下用热止血钳精准夹闭血管残端并电凝后,出血立即停止。因救治及时,术后患者病情平稳,转入消化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小切口、大功能,内镜技术颠覆了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和消化道肿瘤筛查的传统格局。”刘袁媛介绍,基于“超级微创”理念的各种内镜下微创技术,可以及早发现病变,在精准治疗的同时保留器官,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该科室可开展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及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术,食管、贲门、幽门十二指肠及结肠狭窄支架置入术,瘢痕性食管狭窄胃镜下扩张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从诊到治,一条软镜,在刘袁媛和其团队成员的手中创造出诸多奇迹。
▶快速成长
如果说消化内镜中心是消化系统诊治主战场,那么,消化内科病房则是坚定的“大后方”。
为提升病房诊治能力,确保内镜治疗患者得到更加规范、有效的后续治疗,张克丽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选派骨干医生外出进修学习,定期开展前沿技术交流讨论,全面提升科室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组织消化内科病房医生走进消化内镜中心,学习掌握内镜知识,做到在内镜下准确判断早癌,根据内镜检查报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形成系统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张克丽还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病人获益为根本,将人文关怀作为诊疗工作重要部分,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完善各类提示和指导,及时给予患者反馈和鼓励。
“大家有方向、有动力,就能很快成长起来。”张克丽认为,对待患者,要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去关心,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惊喜;对待同事,要悉心引导,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奉献,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如今,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不断发展壮大,设备先进齐全,诊疗技术完善,为地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接下来,科室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开拓内镜技术,逐步打造高质量、有内涵的专科技术力量团队。同时,将成熟的技术下沉基层,实现地区消化内科及内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