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深处“最后的猎人”

央广网大兴安岭9月20日消息(记者庞淼 见习记者张瀚予)“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今年78岁的郭宝林是大兴安岭呼玛河流域的最后一代猎人,也是第一代下山定居的鄂伦春人。他十几岁开始打猎,在我国最北方的大森林中生活了50多年。2009年,枪支被收缴后,郭宝林正式结束了猎人的身份。

图片 “最后的猎人”郭宝林(央广网见习记者张瀚予摄)

回忆起曾经在深山里的狩猎生涯,郭宝林经历了太多惊心动魄。“曾经有一只黑熊,追着他就进了屋子,枪里仅剩的3发子弹全部打完了,黑熊马上就要扑到他的身上,他飞快拿起一颗子弹上膛开枪,还险些碰到熊的皮毛。在一声枪响后,黑熊倒在了床铺上,血流满地。”讲起往事,郭宝林的夫人戈晓华滔滔不绝。

充满传奇色彩的打猎生活,更是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2019年,郭宝林和戈晓华在家中成立了家庭博物馆。馆中陈列着鄂伦春族兽皮衣、狍皮帽、桦树皮手工艺品以及狩猎时期的用品、工具。墙上还展示了许多照片,热爱摄影的戈晓华用照片记录着鄂伦春人文、民俗和时代的变迁。

图片 家庭博物馆(央广网见习记者张瀚予摄)

郭宝林夫妇承担馆内讲解任务,为往来的游客讲述鄂伦春民族狩猎生活,带领大家零距离感受鄂伦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郭宝林还会自豪地为大家展示并吹响吸引猎物用的“鹿哨”。

图片 戈晓华介绍鄂伦春族狍皮帽(央广网见习记者张瀚予摄)

图片 郭宝林展示“鹿哨”(央广网见习记者张瀚予摄)

“地方不是很大,但都是以前的珍贵记忆。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鄂伦春族文化。”郭宝林说。

图片 郭宝林与戈晓华(央广网见习记者张瀚予摄)

从小生活在猎人之家和桦皮工艺美术之家的郭宝林,不仅擅长狩猎,也掌握着各种劳动和手工技能。2012年,文化部命名郭宝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桦皮船是由松木做成架子,外面包着桦树皮,接头处用柳条缝好并涂上松油,形如柳叶,轻巧实用,是打猎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夏天时,狩猎、打渔就坐桦皮船,一個猎人可以毫不费力地扛着走,航行起来也没什么声响,很容易接近动物。”戈晓华说。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使用鄂伦春语,没有文字,是濒危语言之一。近两年,郭宝林夫妇开始用网课教授鄂伦春语,戈晓华直播教学,郭宝林在旁边指点。夫妻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鄂伦春族的自豪与传承,尽己所能传递着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来源:央广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