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的刀,落在应届生头上

全文4025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随着企业裁员,许多应届生面临被裁的风险,其中超六成应届生因公司优化被裁。

02由于应届生经验不足,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被大公司忽视,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03然而,被裁后的一些应届生通过及时止损、调整期望和关注公司背景,逐渐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

04通过这些经历,应届生们学会了在社会中成长,更加珍惜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乔悦

编辑 | 苏米

毕业五个月后,应届生陈丰因为“绩效考核不达标”,被大厂辞退了。

“没想到你这样”“不符合预期”“不如去做网红”……985硕士毕业的陈丰没想到,自己有天会和这些评价联系起来。在那个狭小的会议室里,陈丰听着领导接二连三的指责,大脑一片空白,只想着,“我可能要被裁员了”。

可陈丰认为自己在实习期的表现不错,三个月里业绩排名前二,最终靠实习转正进入了大厂。毕业选岗时,领导邀请她加入新开的技术部门,她当时想得很简单,觉得上面分配任务下来,自己闷头去做就行了。但转正一个月后,陈丰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差评。

图片

《我,到点下班》剧照

离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陈丰都在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陷入抑郁情绪,她把经历发到网上,发现不少应届生和她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们大多都在入职几个月后,因公司效益问题,或绩效不达标而被裁员,不仅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更因工作经历较短,在之后的面试里屡屡受挫。

01

被裁的应届生

六月毕业,七月入职,八月被裁,听到对面人事用略带遗憾的口吻宣布这一结果时,谢昕怡暗自冷笑。

一切早就有迹可循。每次开会,董事长都说要裁员,刚说完准备裁10%~15%,不多久又要继续裁20%。谢昕怡入职时,公司微信群里还有200多人,最后只剩150人。

但她没想到,会这么快轮到自己。过去董事长安排工作,总是把她和主管叫在一起,最近他们的交流明显变少。两周前,董事长还要求主管把她的试用期考核从B-改成C,按照公司试用期规定,C代表不合格。

辞退的导火索,是公司八月举办的一场表彰大会。作为企业宣传人员,谢昕怡负责给十几名优秀员工写颁奖词,那时她刚入职一个月,人还没认全,只能根据领导给出的评定理由,结合员工岗位,模仿着写。

图片

裁员似乎都有迹可循/《黑狗》剧照

几天后,董事长把她和主管叫进办公室。一开始还夸奖她“新人第一次写成这样不错”,但后来直接破口大骂,“这是我改过最差的一版”“写得很差”……董事长边骂边拍桌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认为,公司业绩不好,不能在主持词里写“丰硕的成果”;个别员工只是在项目里挂名,不能夸他“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这些我怎么会知道?表彰大会不写表彰词还能写什么?”谢昕怡心理无奈,却假意点头。当天加班修改完交给主管,主管又在她的基础上自创了十几句赞诗,才让领导满意。谢昕怡本以为, 这次摸清董事长喜好,下次改进就行,“没想到他后面直接把我开了”。

但谢昕怡也理解自己身为文科生的尴尬,“公司如果发展稳定,还能养得起企宣岗,可一旦出现财务问题,会首先裁掉不能直接创造收益的部门”。

物理专业的肖椒也被裁了。作为上海211大学的应届生,肖椒在一家初创民营企业做OPC应用工程师。入职一个月,公司就传来裁员的消息。大会上,领导向全体同事说明公司资金短缺的现状,并把被裁员工挨个叫到办公室商讨赔偿方案。近200人的公司,最后剩下110人,肖椒的部门也被裁了40%。

整个裁员流程很顺畅,上午约谈,中午吃饭,下午离开。这是肖椒第一次经历裁员,现实的冲击让她有些恍惚,“像是被公司扫地出门”。但她清楚,这不是她的能力问题,在大环境面前,谁也无能为力。

图片

肖椒某天下班路上拍的月亮/受访者供图

海外留学生也面临相同困境。荷兰毕业的刘婷婷去了一家民营企业做海外数字营销,本以为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没想到三个月后也被裁了。

元旦期间,公司空降了一位新领导。她明显感觉到,对方更想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每次开会领导都不让她参与,也不再安排她新工作,她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于是把这一想法告诉了HR,很快领导就下达了裁员的通知。

谢昕怡、肖椒和刘婷婷被裁并非个例,各个社交平台成了应届生吐槽被裁的聚集地。南风窗记者随机选取50个不同应届生被裁的帖子进行梳理。结果发现,超六成应届生因公司优化被裁。

图片

《平凡的荣耀》剧照

近年来,多家企业因组织架构调整进行了大规模裁员:阿里巴巴在2024年上半年员工减少了21098人,超过2022年及2023年全年的裁员人数;今年8月初得物App宣布裁员,比例约5%,意味着将有约500人被裁;东风本田也开始征集自愿离职的员工。

《劳动法》规定,企业在裁员时必须向被裁减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通常为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初入职场的应届生成了控制裁员成本的首选目标。

02

社会第一课

离职协议,是不少应届生上的社会第一课。

毕业于双非计算机专业的应届生夏莉,春招时进了一家上市公司,临转正前三天被裁,公司的理由是“能力不达标”。

而在面试时,她曾明确告知过人事,自己只会Linux基础操作,公司知晓后依然决定录用她,并签了三方协议。毕业前的实习期间领导也只让她负责简单业务,并没有提过考核标准,但在她实习近三个月后,公司却“突然上难度”,要求她做“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夏莉去找领导说明情况,对方又拿来一套测试题,要求她在50分钟内搭建两套系统,她清楚,自己肯定做不出来。

第二天上班,夏莉的钉钉自动弹出消息,说她“不符合公司转正标准”,要求离职。初入职场的夏莉不懂法律,按照人事要求主动提交了离职手续,没有拿到任何赔偿。后来,她在网上偶然刷到劳动法,才知道公司这样做是违法的,但她当时正忙着找工作,没时间维权。

图片

《凡人歌》剧照

直到三个月后,夏莉应聘的新公司进入背调环节,她留了上家直属领导的电话。不久HR通知她,公司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她打电话询问具体原因后才知道,前经理说了她“一些不好的话”。

夏莉很生气,她自认当初离职走得很体面,“跟大家一一告别,做了详细的离职交接,即便后面有同事找我,也都立刻回复”,没想到,还是被前领导“背刺”。

她决定“复仇”,向前公司申请劳动仲裁。前公司派出的人事在庭审现场提出,是她主动提交的离职申请,属于自愿离职,公司不该承担责任。夏莉虽然提交了证据,却没有准备好应对方法,被对方打得“措手不及”。申请仲裁半年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后来,她从仲裁员口中得知,这家公司有多次被申请劳动仲裁的记录。虽然它是一家上市公司,但“为了规避风险”,劳动者只能跟旗下的子公司签订合同,子公司的实际受益人与管理层也频繁发生变动,属于经常钻法律漏洞的“惯犯”。

仲裁结果出来后,夏莉很难受,“觉得没有为那个委屈的自己要回公道”。

谢昕怡的经历也类似。8月中旬,她成为公司裁掉的第一个应届生。在她之后又有几位应届生同事相继离开,有人是自愿离职,也有人是被迫签“自愿”离职。她是其中为数不多拿到赔偿的人。

图片

有人会被迫“自愿”离职/《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被裁当天,HR说可以让她干到月底,拿完当月工资再走。交接完工作后,人力总监却直接让她明天不用来了。谢昕怡问,“如果我明天不来,工资也会给我发到八月底吗?”看到HR和人力总监愣住的样子,她明白,原来公司并不想给她任何赔偿,但他们之间没沟通好,让自己误打误撞地拿到了十天的补偿工资。

离职时 ,HR让她签自愿离职申请,她不理解为什么是“自愿”,对方告诉她,公司不可能开辞退证明,所有的裁员最后都会变成“自愿”离职。

谢昕怡没想太多,签完就收拾东西走了。晚上她才反应过来,这并不符合劳动法,但除了后悔也无济于事。

图片

被裁当天,谢昕怡自己做的午饭/受访者供图

更戏剧性的是,就在谢昕怡被裁的同时,远在贵州做销售的表姐也在试用期一个月后被裁了,公司以上班时间玩手机、业务能力不达标为由,没有给她任何赔偿。

表姐没有签自愿离职,但负责劳动仲裁的律师告诉她,仲裁很难赢,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搜集一切对她不利的证据。另外,6000元的律师费也成了劝退表姐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仲裁失败,这笔钱只能由自己出。看到表姐的情况,谢昕怡也放弃了仲裁的念头。

03

被裁之后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热门大厂也纷纷缩减了招聘计划,“内卷”成了校招的关键词。

本硕就读于某985大学新闻专业的谢昕怡曾在新华社、腾讯等大厂实习。加入秋招以来,她投了上百份简历,内容运营、品牌营销、市场推广……几乎所有能报的岗位都投了个遍,但在很多企业连“简历关”都没过。

谢昕怡说,大公司看不上她的实习经历,因为“不垂直”,小公司怕她心气高留不住,她被卡在学历和能力的夹缝里,身为985硕士的骄傲,被现实“彻底打碎了”。

最后选择这家小公司,是因为董事长在宣讲会上向学生承诺:工作稳定不裁员,领导和蔼可亲。得知被裁后,谢昕怡很委屈,这份工作明明远低于她的心理预期,“都已经这样了,他们还要挑刺”。

图片

《没有工作的一年》剧照

刘婷婷也发现,留学生在秋招市场里并不被看重。去年7月拿到毕业证后,刘婷婷立刻回国准备秋招。她给自己做了一个表格,上面列满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秋招的环节有很多,性格测试、群体面试、行测试卷……她每天都在“疯狂”刷题,但都没有回信。投到后面,她已经“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了”,似乎对所有工作都失去了兴趣,“只是为了有份工作,才去找工作”。

被采访的五位应届生,不论学历和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在校招中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最终只能一再降低初始期望,“将就”着找一份能“保底”的工作,但这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被裁后,刘婷婷去了一家雅思学校当老师。她发现,自己更适合这种多劳多得的薪酬机制,“干起来更有动力”。在这份工作中,她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每次看到学生拿着成绩单汇报分数,或在结课后专门跑过来告别的时候,她都会很感动。

未来,刘婷婷计划攒钱出国。“虽然在国外没法赚大钱,但我也不想发财”,在打破稳定的枷锁后,她想去探索更多东西,“不一定非要追求结果,经历过就好”。

有了第一次工作的教训,每次面试前,夏莉都会查询公司过往的诉讼记录。一次,她发现有家公司仲裁案件比较多,后续就没再去面试。与HR交谈时,她也会格外注重工作时间、社保缴纳基数以及公司氛围,“能想到的都会问一遍”。

图片

每次面试前,都会查询公司过往的诉讼记录/《破事精英》剧照

及时止损,也是社会教给她的重要一课。过去夏莉经常吐槽前公司,但不敢真的提离职,怕以后再也找不到工作。直到被裁后,她才发现,市面上的工作机会有很多。一个月后,夏莉找到了一份外包工作,没过多久又跳槽去了一家国企。最近,她开始学小语种,为日后出国留学做准备。 

谢昕怡也开始改简历找工作。这次,她决定不再考虑小公司,“虽然有些大公司也很下作,但总不会无法无天”。领导的性格,也成了她关注的重点。

最近她在面试新公司,HR要求每个员工必须完成性格测试,并着重强调董事长非常看重测试结果,给她提了不少建议:不要连续选相同选项,不要有负面选项,至少八分钟以上提交……她担心自己“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打算再多看看其他工作机会。

陈丰离职后重整旗鼓,一个月内斩获了多份工作,最后去了一家知名媒体做运营。回想起第一份工作,陈丰曾经的委屈、不甘早已化为平静。

她承认,自己很容易被他人评价影响,即便领导认可她的工作能力,她也时常陷入自我怀疑。但她也清楚,她的工作实力不是靠领导简单几句就能评价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

被裁后,陈丰爱上了健身,一周要去五六次,她享受自己对身体的掌控感,也只有运动,才能让她确定“只要努力,就有回报”。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值班主编 | 赵靖含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