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如何更贴心?专家共话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发展之道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如今,医疗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以患者为中心,推动医疗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当今医疗行业的重要趋势。

 

9月19日,在第十五届健康中国论坛上,由《医师报》社与轻松集团·轻松健康联合举办的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创新发展” 分论坛在京召开。论坛邀请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创新发展” 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医疗创新的最新趋势、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呈现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图片


会议全程由《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女士担纲主持。

图片



主题分享



陆国辉:


“一生”“一死”——专注中国遗传性肿瘤防控体系的建立


图片


中国临床遗传、基因检测领域开拓者之一,美国临床细胞遗传诊断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客座教授陆国辉将“一生”(即出生缺陷,以及与此相关的遗传病)和“一死”(即死亡率高的肿瘤)相关疾病的防治作为终生钻研的课题。


三十年来,他专注于开拓我国产前诊断技术应用及遗传性肿瘤防控体系的建立。他先后主编中国三大领域的首本专著,包括《产前遗传病诊断》(2002,2020二版)、《临床遗传咨询》(2007,二版审稿中)、《遗传性肿瘤遗传咨询》(2021);他推动全国首个大型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高级学习班”,并协助建立多个中国首批产前诊断相关实验室;为了给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基因诊断与咨询服务,2017年年初,他牵头成立的中国首个“孕产前肿瘤遗传咨询门诊”;2023年,他撰写并递交给2023年全国政协代表大会的《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发展遗传性肿瘤防控工作的提案》,获得立案,并由多个部门承办。近期,陆国辉研发并不断完善肿瘤ctDNA甲基化检测技术以及综合性辅助治疗在遗传性肿瘤家族里的肿瘤防控应用。


陆国辉表示,遗传性肿瘤防控可防可控,以遗传咨询为桥梁的“筛-诊-治-监-育”防控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他期待未来各界人士携手共进,助力遗传性肿瘤的防控体系的建立。

王园园:


以患者为核心:医疗创新的新潮流


图片


“诊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感受。”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肠二科科主任王园园认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患者评估指标,倾听患者的声音至关重要。这是推动医疗创新、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模式的直接动力,可引领医疗服务向更加人性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面对疾病,医患双方应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建立信任,共同分析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疗效。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应运用先进诊断技术提高准确率,同时要全程考虑患者诉求(如隐私保护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断体验。在治疗环节,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基因、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康复阶段,医生应关注患者营养、心理等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指导。同时,要注重患者心理建设,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


此外,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创新模式,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黄俊荣:


数字中医新质生产力-“八息象数”助推中医跨越式创新发展


图片


国家非遗传统医药类“八息象数”代表性传承人黄俊荣表示,随着社会的文明飞跃与科技进步,人类对健康的渴求愈发迫切,中医与现代医学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深入挖掘并弘扬中医数千年的智慧结晶,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力量,可实现中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将非遗传承“八息象数”与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推出的“现代数字中医全息智能检测管理系统”覆盖了预防、治疗、康复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情志管理各方面,可实现高效、精准、低成本、智能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王均豪:


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启微升态科技转型


图片


均瑶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均瑶健康微升态科技董事长王均豪强调了肠道健康与多种慢性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肠道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与免疫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扮演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的关键角色。


如今,益生菌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应用开发已不再局限于普通食品和饮料,而是逐步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更高附加值的领域拓展,而科技创新是推动益生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均瑶健康聚焦益生菌全产业链创新,旨在帮助国民生活更健康。公司在益生菌技术领域已探索20余年,与20多家国内顶尖机构院校合作,积累了4000+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库,拥有了70余项专利菌株,参与构建了益生菌行业标准,均瑶健康正在领跑益生菌行业发展。



圆桌讨论



讨论一:


新质生产力促专科建设:创新融合,健康管理


如今,新质生产力正推动着各个行业的创新与进步。在本环节,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副秘书长石巍华美浩联CEO助理袁兆丰金赛药业儿科内分泌产品及策略部负责人崔华薇轻松集团医疗研究中心高级医学总监姜维围绕新质生产力促进专科建设的主题,探讨了创新融合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图片


石巍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医学瑰宝,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可推动中医药的科技革新和产业升级。在提高全民健康管理的水平上,要利用现代科技,促进民族医药健康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和经验。


袁兆丰表示,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华美浩联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和科技赋能,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生命周期、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该平台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与风险水平,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同时,基于患者病历、检查报告等数据,人工智能可提供个性化诊断建议,辅助医生做出合理决策。


崔华薇表示,金赛药业正处于战略转型之际,研发平台聚焦于儿科、内分泌、肿瘤、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公司也在持续深化在儿童与女性健康细分领域的业务布局,包括儿童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女性生殖为核心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此外,公司积极将数字化技术应用早筛、规范诊疗、疾病科普等各个领域。在儿科层面,利用人工智能检测和诊断工具赋能基层,提高早筛早诊效率。


姜维表示,十年来,轻松集团在大健康领域深度耕耘,在产业生态链布局中积极探索,构建起“检+医+药+康+险”的大健康生态闭环。例如,在早筛方面,提供肿瘤及骨密度早筛服务,同时通过积累临床数据,开展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为疾病治疗和风险预警提供有力工具。此外,集团致力于科普工作,提升公众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讨论二:


慢性病预防与管理:创新策略与实践探索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在本环节,中医杂志社原社长刘国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张耀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肠二科科主任王园园济民可信特药北京总经理黄燕斌探讨了创新的策略和实践方法,带来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图片


刘国正表示,慢病管理与中医“治未病”理念相契合,社会各界应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他表示,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调整生活习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此外,他期盼学术界能够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论文,聚焦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管理和延缓慢性病的发展。


刘丹表示,当前社会老龄化加剧,患者多呈现“长病程”和“多病共存”状态,对每一位医生来说都面临挑战。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且常伴有心梗、脑梗等伴发疾病。慢病管理过程中,针对萎缩性胃炎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但是心梗、脑梗等疾病无疑增加了胃镜检查的风险,这就造成了矛盾。解决的策略在于加强多学科协作及分级诊疗,通过大数据建立智能化模型,建立个体化的诊疗策略,从而科学指导慢性病管理。


张耀表示,在内分泌科,疾病管理强调“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可以通过科普宣传,指导健康人群及患者防治疾病。例如,针对肥胖患者,需要通过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控制体重,避免更多慢性病问题。针对糖尿病患者,需指导他们正确就医及长期管理,避免严重并发症,预防疾病进展。


王园园表示,除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慢性病外,如胃肠道肿瘤等具有惰性特点的肿瘤,其管理过程——从预防、治疗到后续随访、营养补充及心理支持,均可借鉴慢病管理模式。同时,消化科常见的反流性疾病、梗阻性疾病患者,也应重视疾病的预防、有效治疗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做好个人的健康管理。


黄燕斌表示,随着科技发展及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已转变为慢性病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已成为可能。然而,肿瘤对生命带来的威胁仍较其他慢性病更为严重。因此,他建议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肿瘤这一特殊的慢性病,特别是预防及后期的疾病管理。



结语



面对当下慢病管理带来的医疗挑战,社会各界正将科技创新的力量融入专科建设、健康管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同时在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中积极探索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展望未来,医疗行业必将以破茧成蝶之姿,以更加人性化、高效化的服务模式,精准回应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排版:晓敏

编辑:管颜青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