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故事 | “见证者”宋耀生:情系金陵,守护城墙“根”与“魂”

城墙故事栏目:

倾听历史的低语,感受人与城墙的深情对话。本栏目以人物口述为核心,邀您走进南京城墙的守护者、研究者、宣传者等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与这座古老城墙的不解之缘,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里,城墙不仅是砖石砌筑的古迹,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人与历史的情感纽带。

“登高望远,漫步城墙之上,青砖、城楼、街巷、楼宇交相辉映,总能让人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伴随着按下快门的“咔咔”声,宋耀生步履轻快地从中华门城堡侧面的跑马道拾级而上。找准拍摄点位、麻利地打开相机、将镜头聚焦于南京城墙……看着那矫健的身影,谁能想到,他已年过古稀。

“二十几年前,我从一个3000元的单反相机开始,就开始拍南京、记录城墙。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我感觉,我和南京、城墙的故事不仅仅是在这些照片中,更是凝聚在我助力收回的一块块城砖之中。”

图片

从见证到守护

他让两万余块城砖回归“本体”

2016年11月,为切实加强南京城墙修缮保护工作,“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正式发起,向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明城砖线索。

“我和城墙保护的故事早在2009年便开始了。”在宋耀生看来,这一过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2020年底,他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提供线索,在石榴新村帮助回收的2万余块城砖,时隔4年,当时的情形他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次日常拍摄,我当时受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前往秦淮区石榴新村片区,拍摄危旧房改造前的人文现状资料,用作史料留存。那时候的石榴新村片区处处都是老旧危房,在拍照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房砖像城墙砖但是还不确定。”在与周边住户核实房屋建筑历程之中,他逐渐确定,这无疑是城墙砖了!

图片

石榴新村改造前 宋耀生/摄

第一时间拨打电话、汇报详细线索……次日上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实地走访、确认,及时与属地街道达成了城墙砖保护及回收工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历时3个月,在石榴新村拆迁地块内成功回收了城砖2万余块。如今,这些城砖,终于回归城墙“本体”,分别用于修缮解放门至太平门段、龙脖子段、东水关至武定门段的城墙。

图片

“保护城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同的主体单位有着不同的角色,作为个人,我们能做的便是尽力为守护城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宋耀生说道。

从摄影到记录

他让南京城市名片愈发“亮丽”

“2023年11月12日南京举行马拉松,当天清晨我特意赶到中华门城堡,在上面等待近2个小时,就是为了拍摄参赛者们从长干桥上浩浩荡荡奔跑进入南京城的场景。”

图片

东水关 宋耀生/摄

“东水关,又称上水关,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秦淮河上的船只进入南京城的闸口。这张作品是2001年,我在东水关拍摄的。”

……

“当我得知要采访,特地带来些刊登自己摄影作品的刊物。”他指着被作品摆放的满满当当的桌子说道。而这其间,让他最钟情的当属一张拍摄于2003年的作品:蓝天碧云、绿水清山掩映之间,古老的石头城与城市楼宇交相辉映。

图片

《虎踞龙盘今胜昔》 宋耀生/摄

这张被命名为《虎踞龙盘今胜昔》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纪实摄影,更是完整记录当时南京组织大规模城墙修缮的“效果图”。“后来这张照片还被制成2006年南京‘文交会’纪念明信片,并赠与同年参加南京名城会的城市代表们。”宋耀生说道。

“原原本本展现,实事求是记录,不做夸大,不弄虚作假,新闻摄影的意义便是将南京这座城和城市中的文化符号,原模原样地定格在自己的镜框中,成为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和南京城墙的载体。”

如今,早已退休多年的宋耀生,仍然没有停下记录的脚步。他常常背着重重的摄影装备,出现在城墙上、奔赴于高楼间、穿行在城市中。

从初识到相熟

城墙“一点一滴”他都了如指掌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城墙对于我来说,是成长、生活中的一部分。”

跟随他的脚步,一路登上中华门城堡,五个圆滚滚的石球无声伫立。宋耀生介绍,这些是礌石,是古人用来防守城门的兵器之一,也是城墙作为军事防御工事的载体。

“六百多年前,明城墙只是冷冰冰的防御工事,而如今岁月变迁,它已然成为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融汇于市民的生活中。”说起南京城墙的发展变化,宋耀生感慨颇多。

对于儿时的他来说,城墙是南京童谣《城门》里“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的生动场景;对于如今的他而言,城墙是十几年拍摄生涯的最好“伙伴”,是南京城市变迁的生动缩影。

图片

“看!这是江西地区用烧陶瓷的瓷土烧制成的白色城砖。”城砖格外显眼,表面光滑细腻、铭文清晰可见。宋耀生轻轻抚摸它,将它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图片

从出生在南京城、成长在城墙下,到走上摄影之路,拍摄记录城墙,再到“走近”城墙,守候一砖一瓦,关于城墙的一点一滴,都源于宋耀生在拍摄过程中的日积月累。

春去秋来,南京城墙屹立在城市间,守护、见证着南京的世世代代,也世世代代被像宋耀生这样的城墙守护人悉心守护着。

【征稿启事】“城墙故事”口述记忆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征集范围:

面向广大网友征集热爱南京城墙,用实际行动在南京城墙保护、管理、研究、开放、宣传等方面创造价值的故事案例,或与南京城墙历史相关的精彩口述记忆。

征集方式:

请将口述人姓名、联系方式、口述记忆介绍(800字以内)、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整理为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官方邮箱njcqbhjjh@126.com,邮件标题注明“城墙故事征集”。如有不便可电话投稿,联系电话:025-84328017(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秘书办)

其他说明:

若您的稿件被采用,我们将联系您进行进一步了解和采访。本次征集活动将对参与者的个人相关信息将予以保护。

龙虎网记者罗湘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