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共同进步”平行论坛举行,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政要人士、驻华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参会。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这体现了中国扎实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懈努力。“文明交流互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致辞中说,“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进步,应当秉持共同价值,合作应对全人类挑战;搭建互鉴平台,汇聚民心相通合力;重视科技赋能,破除交流障碍壁垒。”
演讲环节,多位中外嘉宾围绕文化交流的重要议题各抒己见。“能否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关系全世界的安危兴衰,关系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不能动摇,文化建设、文化创新不能懈怠。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文化立场,倡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文化气度,倡导坚持理性、坚持理想的文化理念。”
中华文明的影响日益深远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外籍教授罗伯特·沃克选取了独特的切入点。他以北京地铁19号线的站点壁画为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生动案例:牛街站描绘着民族团结、文化多元的美好图卷,景风门站缩影人与自然、古老与当代在这座国际都市的交汇包容,平安里站展现了北京标志性的胡同风景与悠久历史……在罗伯特·沃克看来,这些源自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以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潜移默化促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角度出发,阐释了文明对话在对外开放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和平性为文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包容性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创新性解决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动力问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让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创新性、在文明对话中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每个文明都有贡献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高等研究秘书长朱利安·雷邦说。他高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对拉丁美洲的重大影响,中国的发展也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机遇。朱利安·雷邦也期待看到中国与拉美地区开展更多联合研究和学术合作,持续巩固双方在社会、学术领域的文化纽带。
多元方式全面推动文明互鉴
如何从当代实践的视角推进全球文明倡议?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认为,须以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为重要着力点,其中,高校是一支重要力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具有天然的平台优势。”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进一步开展面向全球文明倡议的中华文化研究,推进跨文化国际人才培养项目,深化高水平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助力全球文明倡议赢得更多国际共识,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事业。
此外,论坛专设推介环节,推广已有120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与“金熊猫奖”两大文化交流活动。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上,“金熊猫奖”被嘉宾们频频提及。2023年,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四川举行,在主体活动之一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50多位国内外影视界代表聚焦影视领域热点话题深度交流,面向全球发布‘金熊猫’倡议,呼吁世界各地的人民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摒弃傲慢和偏见,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各种挑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说。面向未来,“‘金熊猫奖’将越来越开放,始终鲜明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诚挚邀请全球各界与我们一同续写‘金熊猫奖’的精彩故事,精心浇灌人类文明的百花园。”
9月20日下午,论坛设置的5场专业沙龙分别围绕“以文明互鉴促进现代化发展”“以文明对话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以竞合精神打造青年全球胜任力”“以光影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主题展开研讨。论坛同时在会场周边举办了配套展览,展示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著作和北京相关主题多语种图书为主,兼有历史文化类多语种出版物。
【嘉宾声音】
邱小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制胜之策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克服各种困难的制胜之策。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领域,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反映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符合国际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
顺应当今和平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宏大而紧迫的时代任务,又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它对文化建设提出了历史性新要求,又始终需要文化给予坚强有力的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就贯穿着一种登高望远、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和气度。我们要发扬这种文化精神,仔细倾听各国人民的呼声,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发展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长期、基础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创丝路精神的新辉煌。中国古代哲人早就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文明不必互相排斥,还可以求同存异。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是主旋律、是正道,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合作中出现分歧矛盾,要平等协商,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共赢之路。
康震:向全世界分享属于中华文明的应对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回顾历史,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中华文明有非常强大的融合性,主张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始终与其他文明保持着和平的交流联系,始终在互鉴中不断发展壮大。
距今两千年的汉代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距今一千年的盛唐有中外各民族的大融合、大交流,距今六百年的明代有郑和下西洋,这说明,以各民族的融合、和平来促进彼此的发展不是不可能的,并非像一些国家所说的非此即彼。只有从古今贯通、中外融通的全局视角去理解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容。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必须基于国际人文交流,拓展传播路径渠道。面对世界发展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困境,各个民族、各种文明都在提出自己的方案,我们很有必要让全世界了解、分享中华文明的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建立于晚清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外文化激荡的产物,它有一种天然的禀赋,即如何能在文明交流的过程中立足自身、吸收外来,开拓出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路。高校要强化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意识,发挥综合优势,持续深化文明互鉴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主动参与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
邓巴·巴:中国有着对世界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
塞内加尔前总统首席外事顾问、马基萨勒和平对话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对世界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展现了对打造和平的国际关系的负责态度。如今,我们面临很多冲突和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找到更多对话的契机,共促和平与文明,这正是我们在这次论坛中所做的事情。
北京文化论坛的气度开放、现代、可亲。北京是文明古国的首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会更加倾向于回顾中国的传统文化,回想孔子、孟子、老子等文化名人,回归理性、道德、科学、技术、艺术等所有民族共有的人类天赋,它们不会被单一文明所垄断,而是全人类公共拥有、参与的财富。
我非常看重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重要性,人们可以一同践行共同的价值观,但同时也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差异,不该把自我凌驾于他人之上。我希望各国携手合作,结合时代变化,建设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多边主义,构建更公平、更包容、更平等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