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位于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也是我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长江水从这里出发,经过13级泵站,润泽北方大地。
这座世纪工程的背后,一代代青年接续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上世纪60年代,江苏水利学院教授严登丰从零摸索,填补泵站建设的空白;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师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泵站的智慧巡检;当下,一群扬州大学水利青年通过科研攻关,设计出大流量、高性能的泵装置,为“南水北调”工程定制“中国芯”。
在近日举行的“新质青年说”全国高校青年宣讲比赛上,扬州大学研究生曹志琦分享了这个故事。
来自全国26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分享“新质”故事,传递“新质”力量。决赛中,30名青年学生以“新质青年 强国有我”为主题,围绕大国重器、创新实践、绿色发展、青年担当等话题开展宣讲。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节点上回头看,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经过几代海洋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实现了几乎从零起步到跟跑、并跑,再到若干领域世界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生刘垚的家乡在辽宁大连,当地的大连造船厂始建于1898年,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90多个“第一”的纪录。随着中国船舶工业锚定“新质生产力”程度加深,大连造船的“含绿量”也在悄然上升,于今年正式突破了“绿色技术壁垒”,在海上“奔跑”的“钢铁巨人”逐步转型为“绿色巨人”。
“这些青年用青春和汗水助力一艘艘‘大国重器’扬帆远航,用创新和担当诠释着美丽中国梦与海洋强国梦。”刘垚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条134.2公里长的“世纪运河”正加紧施工。广西大学研究生施娜在宣讲中分享了暑假实地探访经历。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大大缩短内河出海里程,为西部地区开辟陆海新通道,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助力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施工现场,她见到了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博士生杨阳。杨阳所在的青年枢纽最靠近海洋,是整个运河最后一道枢纽。在多变气候的考验下,混凝土的抗腐蚀和耐久性成了杨阳团队需要攻克的难题。
为此,杨阳和团队成员在广西大学的实验室内,展开了一场针对平陆运河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性能优化的试验。经过600余块试块的严苛测试,他们研制出了在混凝土中加入抗腐蚀增强剂的最佳“配方”。这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更超越了传统建筑材料的界限,为平陆运河打造优质工程注入了新的力量。“杨阳告诉我,他们要用所学所思所想,竭尽全力为国家和广西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施娜说。
除了应用于大国重器、世纪工程,创新技术正在融入千行百业,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科技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曹瑞在宣讲中提到,3D打印作为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正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精准医疗等诸多高端制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的青年研发队伍是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主力军,曾帮助南京市人民医院使用3D打印技术,为一位心脏有先天缺陷的婴儿检查出肉眼无法通过CT观察到的微小创洞,让孩子最终恢复健康。
科技创新也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今年暑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组建了“非遗之光”团队,奔赴福建省漳州市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社会实践。实践中,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2022级硕士生皮福玲发现,非遗活态传承开始在数字空间中“发酵出圈”。“东方美学逐渐回归日常生活,AR/VR技术让我们穿越时空,体验非遗的现场;3D打印让非遗艺术品触手可及,人工智能则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深层价值。”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对古老文化的简单复刻和拷贝,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强大动力。”皮福玲在宣讲中说,青年一代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创新者,“要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贡献新质青年的力量”。
“‘新质青年说’既是比赛的主题,也是对青年的期许和召唤。”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君健表示,“青年要以青春之声共述中国故事,以新质之名培塑青年之魂。”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