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时44分
迎来秋分节气!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我国古籍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此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
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
凉风习习,碧空万里
秋高气爽,不闷不燥
人也可以不慌不忙
不徐不疾
秋分·三候
和春分一样,在秋分这一天,昼与夜、寒与暑,都是平分而处于均衡的状态。秋分至,残暑终,意味着秋季正式来临,雷声逐渐消失。
古人认为雷代表着阳气,“雷始收声”,体现在外在的气候变化上,是秋意渐浓,气温一天比一天下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当“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一个重要的物候特征出现了,这就是秋分二候“蛰虫坯户”。
《礼记》注曰:“坯,益其蛰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jìn)塞之。”意思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于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早在秋季之初,北方地区的降水就已经大为减少,但南方很多地区仍处于多雨模式,只有到了秋分特别是秋分三候时,南方地区才开始进入少雨的时期,天气变得日趋干燥,水汽蒸发加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此时大江南北降雨量普遍减少,此谓秋分三候“水始涸”。
今日
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4年9月22日
恰逢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时候
瓜果飘香、稻海茫茫
处处铺开秋收画卷
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
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
田间地头尽是欢声笑语
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果实
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
秋分民俗、饮食
自古以来,民间对秋分节气非常重视,有很多与秋分相关的习俗和美食传统。
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流传说法,秋分曾经是传统的“祭月节”,因为秋分节气当天,不一定是满月,后来改至农历十五中秋为祭月节,所以中秋节来源于传统的“祭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