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商家滥发山寨称号、证书的现象引发舆论关注。比如,办理一张“国宝级艺术家”的证书,需要1200元。伪造的名誉,荒唐的操作,缘何会有市场?“山寨荣誉”泛滥的背后,又揭示出怎样的社会心态?
商业机构颁发类似称号、证书,很显然,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但商家为何甘冒风险,触碰“底线”?无非是追逐利益的根本目的使然。加之监管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堂而皇之的“生意”便大行其道。
当然,乱象发生,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无论是出于包装目的,还是虚荣作祟,买家的出现都助长了此类现象的频发。与之前发生的“魏新河”事件相仿,当事人明知其假,但依旧乐此不疲,希望通过多些名头、多个名片,提升知名度,以便在各种会议、活动中获得青睐,并因此受益。又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因“名利”二字,被有些人争相穿上。
遏制此类现象发生,最关键还是源头止损。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对此类商业机构严格清理、责任到位,杜绝不良土壤的滋生;另一方面,个体也要防微杜渐,消除潜在购买意向,让此类机构再无用武之地。实际上,那些真正能够获得殊荣、赢得称誉的人,也必然是在一定时空、领域内有付出、有成绩、有贡献之人。群众的眼光雪亮无比,即使一时“买”的荣誉,也肯定不是长久之事。山河为碑,人心即名,少些虚名,多些实干,或许才是最有口皆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