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当编导 “仁孝讲堂”童家慈孝故事开演

“都知道童志鹏院士是我们童家村走出的大名人,没想到他身上还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9月21日晚,一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生平故事为主线原创编排的《仁孝童家》慈孝故事展演,在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家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再现童志鹏院士无私报国的一生,让现场观众对童家村的名人乡贤、家风家训、慈孝文化感触深刻。
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仁孝童家》以一位童家村即将出国留学的年轻人“小童”与村中长辈“老童”的对话,以及童志鹏院士与母亲的对话、信件往来两条主线剧情,穿插交替进行。朗诵、歌曲、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精彩舞台演绎,不断引出童志鹏院士怀揣报国理想,离乡赴美留学、学业结束后毅然放弃留美工作,归国投身国家建设、多次为科研事业舍小家为大家的生平事迹。从童志鹏院士“七尺身躯,全都献给了国家”的深厚家国情怀,折射出童家村代代相传的“以仁厚立心,以孝悌律行”家风家训对他一生的影响。
当歌曲《送别》的旋律流淌起来,当诗经《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吟诵唱响,当为国奉献的孩子在病床前声声呼唤自己的母亲……观众泪水与掌声交织,沉浸在可歌可泣的故事里。
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仁孝童家》慈孝故事展演从创意产生到搬上舞台,浙江省级文化特派员吴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初到童家村走访调研期间,保留至今的宗谱宗祠、以创立“童涵春堂”的童在厚为代表的童氏药商、三位投身抗日战争的童家村女战士、“一村两院士”的辉煌……童家村悠久的历史、辈出的名人、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无不给她创作的灵感。
经过前期大量的资料累积和梳理,吴莹决定紧扣“慈孝”主题,一方面写好童家慈孝故事,利用自己《山海经》杂志社工作上的擅长,将童家村慈孝故事编辑成册;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怎样讲好童家故事。在举办一系列暑期活动、打造“慈孝童家”IP、设立《山海经》阅读角等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工作落地之余,吴莹还构想了一个能够面向全年龄段、长期开设的品牌——“仁孝讲堂”,并充分利用本土的文艺资源,开始了“仁孝讲堂”首场大戏《仁孝童家》的创作。
“在童家村的家风家训馆和文化礼堂里,我看到了满墙古往今来的名人乡贤,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去演绎去宣讲去学习的故事。”吴莹介绍,自己在选择剧本主角的时候,就经过了层层思考,“最后还是选择了更接近当下,事迹更为村民熟知的童志鹏院士进行艺术化加工,塑造一个在童家家训中成长起来,回报桑梓、建设祖国的乡贤形象,诠释慈孝文化。”
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为了迎合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喜好,吴莹从剧本创作到舞美效果,都进行了反复打磨,既插入了迎合当代年轻人潮流的网络直播元素,诙谐轻松;又有母子情深、家国担当、忠孝文化的推敲思考,最终以精巧的剧情编排、丰富的人物形象、沉浸式的实景舞台,将童志鹏院士的慈孝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后,吴莹还将继续挖掘和运用本土、省文联的文艺资源,持续在“仁孝讲堂”以宣讲、演出等形式,开展童家村慈孝文化的推广宣讲与传承。
据了解,本次《仁孝童家》慈孝故事展演是江北区“家国情怀 慈孝传承”——宁波市“我们的节日·重阳”暨2024中国·宁波(江北)慈孝文化主题月的开幕之作,旨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慈孝文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及建区40周年献礼。(杨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