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数字“翅膀”与时间赛跑 敦煌莫高窟:采集高精度洞窟数据超四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9月21日下午,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前来参观的游客在“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前排起长队,等待“走进”莫高窟第285窟。
图片
“戴上VR头显,亲眼‘看到’1400多年前的经典壁画,太震撼了!”西安游客刘先生说,他和家人这次来敦煌旅游,除了走进洞窟欣赏壁画与彩塑,还看了敦煌数字电影,体验了“寻境敦煌”,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入、更沉浸的了解,不虚此行。
“寻境敦煌”是敦煌文化的首个虚拟现实深度漫游项目,游客戴上VR眼镜,可以感受1∶1高精度立体还原的莫高窟第285窟各种细节,身临其境参与壁画故事情节,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自推出后,精彩的视听互动体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参与。
图片
“寻境敦煌”只是“数字敦煌”越来越深入的一个侧面。
敦煌莫高窟,毗邻库姆塔格沙漠和祁连山脉,饱受风沙灾害侵蚀。旅游旺季,日均6000多人次客流的人为损害,让莫高窟不堪重负。一面是络绎不绝的游客,一面是千年文化遗产的保护难题,莫高窟在保护与利用之间产生的矛盾,该如何处理?
为了给洞窟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也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从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发起现代技术保护莫高窟的“数字敦煌”项目。此次文博会上,研究院详细展示了目前取得的进展。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截至去年12月,敦煌研究院已完成莫高窟295个洞窟的高精度数据采集,采集壁画面积2.8万平方米,完成17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等,目前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
图片
据介绍,“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访问用户遍布全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2300万人次,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大众共享的敦煌文化传播平台。
此外,“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已成功获取英国国家博物馆1507张高清图片、匈牙利科学院29528张高清图片、法国国家图书馆31744张高清图片。
2023年,敦煌研究院还推出“数字藏经洞”,运用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等技术,首次生动复现藏经洞及其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我们初步建立了‘数字藏经洞’,具有智能检索的数据库,在推动敦煌学研究和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方法和措施。敦煌研究院已经承担起了国内最大敦煌学研究的学术平台,成为全世界最为著名、瞩目的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敦煌研究院正在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以有效缓解高峰期客流压力,丰富游客参观体验。二期项目建筑面积8610平方米,包括沉浸式主题影院及其他服务设施,每天可接待游客12000人次。
同时,即将上线敦煌石窟智慧景区可视化管控中心。记者在平台展示上看到,实名制游客接待分析、游客画像、景区客源地一目了然,便于景区进行精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