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料!看州农科院“晒”丰收

图片
图片
9月20日,在第7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同贺丰年、共庆丰收,进一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推动黔南农业创新发展,黔南州农科院在盘江科研基地举行庆祝“丰收节”系列科研活动。活动现场,收割、测产、吃新、品鉴……州农科院晒出了近年来粮油科研成果。
图片
金黄饱满的稻穗“铺”满稻田 肖伟 摄
今年,黔南州农科院与州农业农村局开展合作,从黔南市场上销售的400余个品种中挑选出综合性状较优的60个水稻品种开展综合评价。当天,专家组成验收组,为引进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号”进行测产,测产面积为0.249亩,折合亩产546.49kg,与常规种植水稻产量相当。
图片
专家组实地查看稻谷长势  肖伟 摄
图片
州农科院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收割稻谷 肖伟 摄
图片
稻谷测产称重 肖伟 摄
州农科院农艺师徐文波告诉记者,因地制宜栽种旱稻,在实际生产中可应对近年来伏旱灾害,节约栽培管理成本,“旱优1号”具有节水耐旱、青秆黄熟的优点,更加适合轻简化种植。从目前田间表现看,大多数品种在抗性、植株长势等方面表现都不错,待60个水稻品种测产数据全部出来后,将对每个品种的产量、抗性、米质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列表,为黔南出台主推品种名录提供数据支持。
图片
图片
州农科院盘江科研基地 肖伟 摄
据了解,2024年,州农科院开展自主水稻品比新组合258个,筛选出综合性状较优的水稻新组合11个。下一年度可推荐3个优势组合参加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
图片
沉甸甸的稻穗 肖伟 摄
科技“因”结出丰收“果”。州农科院盘江基地占地面积150亩,其中,旱作面积90亩,水田面积60亩,划分为杂交水稻试验区、黔南特色小众杂粮种植区、玉米种植区、油菜试验区、黔南特色水稻种质资源保护种植区开展科研试验。杂交水稻试验区承担了水稻材料加代试验、水稻杂交试验、品比试验、试制种、常规稻适应性试验和黔南杂交水稻主推品种综合评价等六项任务。基地以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索集成新技术等为工作重点,不断推进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州农科院盘江科研基地 肖伟 摄
同时,州农科院通过对地方特色小众杂粮收集保护,掌握了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共收集花生、小米、高粱、紫苏、大豆、向日葵等地方特色杂粮品种24个,并通过性状观察、提纯复壮,挑选优势单株,扩大群体种植示范,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值得一提的是,“匀豆一号”通过杂交选育和提纯复壮,具有生育期较长、抗性好、品质优良,干籽产量预计可达到150公斤以上的特点,并且成熟期大约在10月,正好填补市场空白,可作为较好的种植品种推广种植,目前已参加2024年省区域试验。
图片
图片
 村民正忙着收割稻谷 肖伟 摄
州农科院还开展了特色水稻种质资源跨区域收集,目前共收集水稻种质资源600份,不仅有惠水黑糯米、黑米,大塘红花米,云雾红糯米,罗甸旱稻等黔南区域特色的水稻种质资源,还跨区域收集了300份水稻种质资源,大大丰富了黔南水稻育种核心种质库。
图片
村民正忙着收割稻谷 肖伟 摄
多年来,州农科院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有20余个,其中,自主选育出贵州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稻品种“汕优窄八”、贵州省第一个被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黔南优2058”,2007年审定的优质杂交籼稻“香早优2017”,从2010年至今一直作为贵州省早熟水稻区试对照品种。截至目前,黔南州自主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其中“香早优2017”累计推广面积达700万亩以上。
山水黔南
来源:黔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茹男 肖伟 侯赛澜 赵艺)
编辑/朱金花 审校/岳大铮  审核/李正东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
理响黔南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