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两个逻辑(1094篇周策略报告2024.09.22)

这是9月份第4周的策略报告,也是第1094周策略报告。

接下来的一周,基本就是国庆节前的最后一周了(9月30日还有一个交易日),很多朋友似乎很期待节前,我奉劝大家不要这样想,因为没有期待就不会失落,短期的行情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何必呢。

复盘,思考和应对如下:

一、市场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拐点

回顾上周,虽然只有3个交易日,但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窗口,美联储在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宣布了降息50个基点(财联社,2024.9.19)。

从市场的情绪看,大家对这个事情还是有一定的憧憬的,期望市场能够就此企稳并展开新的行情。

客观的说,这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引子,A股市场能不能够真正走出来,还取决于我们自身,包括经济的复苏,也包括市场本身的建设,但从目前来说,拐点可能还没有出现。

图片

创业板指月K线图2010.05.31-2024.09.20,Wind

首先,从技术图形上看,以创业板指为例,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月K线上,可能还没有看到明确的拐点信号,可能还在一个不断夯实底部区域的过程中。

资金层面,成交量依然很低迷,周五沪深京三市的成交量也仅有5770亿,这样的成交量,可能也很难发动大的行情(Wind,2024.9.20)。

政策层面,虽然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但显然,A股的走势有很强的独立性,我们还是要看到国内的政策,以及市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二、坚持发车策略的两个核心逻辑

“既然是这种情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退出呢?还要坚持每周的发车呢?”

从常识和历史经验来说,优质的上市公司群体,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抵抗战争、通胀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优质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黄金这些还优质。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去把握A股港股市场,还有两个核心的逻辑:

逻辑一,这里是比较大概率的底部区域。

图片

沪深300历史PE走势图,2014.09.26-2024.09.20,Wind

沪深300自2021年2月19日最高点5930.91点,到2024年9月20日收盘后的3201.05点,调整持续了43个月,跌幅达到了46.03%;

目前的TTM估值10.34倍,处在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7.25%,

按照9月20日收盘后的市值,对应2023年分红,股息率约3.58%,

按照半年报公告,营收增长0.21%,净利润增长-2.24%。

图片

创业板指历史PE走势图,2014.09.26-2024.09.20,Wind

创业板指自2021年7月22日的最高点3576.12点,到2024年9月20日收盘后的1536.60点,调整持续了38个月,跌幅达到了约57.04%;

目前的TTM估值23.65倍,处在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底部区域,只有0.39%,

按照9月20日收盘后的市值,对应2023年分红,股息率约1.67%,

按照半年报公告,营收增长-0.41%,净利润增长6.74%。(数据来源:Wind,2014.09.26-2024.09.20)

从估值、点位、营收、技术图形等各个角度看,对于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来说,大概率可能可以确认,已经处在了一个中长期的底部区域。

逻辑二,政策随时可能出现但又不可测。

关于宏观政策,从我们的观察来看,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声音,但是真正能够准确推演政策,尤其是拐点的,这两年,罕有提前预判到的。

不多讨论,我们不去判断拐点,我们只看基本的规律,就像春夏秋冬一样,该来的总会来,至于秋天是8月份来,还是9月份来,或者是10月份,总会来就可以了。

人们对于未知是天然恐慌的,但如果深究起来,绝大部分人对于很多事情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罢了;

我们只要认为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底部区域,在承担对应的风险前提下,愿意去把握和参与其中的投资价值,至于具体的拐点,就交给时间吧。

三、不乱来、不追涨杀跌

市场的煎熬,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

恐慌、贪婪、无所适从,都不会有太好的投资体验,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核心,就是做错了事情,比如:破坏了闲钱投资的原则,比如:总是追涨杀跌。

从生活还有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能总结出来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做错事,就可以超越很多人,只要依据简单的常识,勤勤恳恳工作,量入为出生活,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而有些人好吃懒做,有些人喜欢走捷径,往往没有太好的结果。

投资也是一个道理,坚持闲钱投资,坚持底部区域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方向,纵使中间波波折折,纵使我们不知道拐点合适来临,但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概率胜出。

图片

四、策略的点评和思考

(一)偏股型基金投顾策略的思考。

1、A股权益市场方面,短期的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受到情绪化影响太大,所以不要过于在意短期的波动,无论涨跌;

​中长期真正走出来,一个是看政策面,再一个就要看上市公司群体营收业绩拐点了。

不过抛开短期的不确定性,从具体的方向来看,港股尤其是互联网方向、消费电子、基础消费等方向的营收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风格上看,创成长、科创成长、500质量等风格方向,业绩的增长似乎也出现了拐点?

​包括中证生科、CS新能车、医疗器械似乎都能看到环比不断改善的局面?

​而以红利低波为代表的红利板块,目前看,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喜爱,经过过去2个多月的持续调整,股息率重新变得合理(Wind,2024.7.1-2024.9.20),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短中期会不会出现风格的切换?

​至于海外市场方面,除了港股方面,我们认为东南亚方向可能是当下比较需要关注的一个方向,但对于美股、日经225等市场,我们可能会比较谨慎一些。

​2、港股方向,我们会进一步增加对港股方向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互联网方向,再就是高分红方向。

​3、基础消费,我们会保持对消费红利为代表的基础消费的高度关注,从半年报业绩看还是符合预期的,而基础消费品天然具有对抗通胀和通缩波动的优势,当下的点位和估值也值得重视。

图片

消费红利近10年历史PE走势图,2014.09.16-2024.09.20,Wind

从上图可以看到,消费红利的TTM估值为16.40倍,比2018年年底的22-23倍的TTM估值要低不少,处在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0.78%(Wind,2014.09.16-2024.09.20)。

4、医药医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医药医疗板块出现了很奇怪的二元现象,

就是整体指数可能还在不断探底,但一些个股尤其是港股方向的创新药个股在业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反馈到技术图形上;

再就是整个医药医疗板块走势低迷,但对于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的讨论和关注,变得很热烈。

5、科技板块。

整个板块比较大,简而言之,消费电子的基本面拐点已经很明显了,短期或有企稳的可能;

新能车和光伏产业在产业政策方面,可能也逐渐迎来拐点,要观察营收什么时候能够企稳;

军工也要看数据变化情况;

科创50和半导体,数据+情绪。

对于偏股型基金投顾组合,我们的思路其实很清晰,我们在等拐点到来,我们的策略不是为了应对市场下行,而是希望能够尽量控制一定程度的回撤,把握更好的修复行情,但在拐点来临之前,可能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策略没有优化的空间,但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合适的时机,以及充足的理由。

(二)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

力争稳中求进,尽量努力控制回撤,把握更好的修复行情,这个思路,也同样体现在我们在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的策略上面。

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大家能不能够在未知的时间内,坚持的住。

从策略本身来说,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考虑降低权益和可转债的含量,追求提高稳定性?鱼与熊掌,焉能兼得哟!

(三)货债基金投顾组合策略。

本货债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上周表现较为稳定,达到了预期中的功能。

本周核心观点:

1、降低对于事件性因素诱发行情的期待,短期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

2、中长期的拐点一看政策面,二看上市公司群体营收变化,泰然处之;

3、港股方向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是否有可能提前走出来;

4、细分的方向看,互联网方向、消费电子、基础消费、创成长、科创成长、500质量、中证生科、CS新能车、医疗器械等等,都有改善的迹象。

5、周一(2024.09.23),我们会继续发车2份偏股型基金投顾组合,发车0.3份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温馨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顾组合建议中可能包含银华基金管理的基金产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产品。请投资者在使用基金组合服务之前,仔细阅读相关协议、业务规则以及策略说明书,充分了解组合详情及该组合的基金配置情况,确认该组合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投资者投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应遵循“买者自负”原则,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银华基金不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顾服务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人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