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味融汇时代气质
曾经,提到敦煌
是交流共融,是开放包容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
对外交往的国际都会
敦煌在中华文明的演变历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守护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说起敦煌
还是交流共融,是开放包容
作为丝绸之路上文化遗产最为丰富
留存历史印记最多的地方
敦煌至今仍没有停止讲述源远流长的文化故事
只是表达方式更加多样
敦煌文博会文化展览
正是对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
这里,丝路文明交相辉映
9月21日,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当天,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展览一并开展。
走进敦煌国际会展中心B馆,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展、匠心传承·创意绽放——非遗及文创精品展、交响丝路·多彩华章——甘肃丝路文明交融展等主题展览次第铺陈,7790平方米的展区内,丝路文明交相辉映。
被丝路文明的光芒吸引,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俄罗斯人梅丽莎第二次来到敦煌。
“我觉得敦煌很热情,这里的人很热情,美食很好吃,文化很深厚。这里能看到那种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结合,让我开阔了眼界,更了解中国。”梅丽莎说,她对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展中的一个VR体验项目产生了兴趣,还想去鸣沙山拍飞天写真,觉得特别有意思。
在敦煌文博会文化展览上收获了意外惊喜的,还有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红。
“原以为来文博会,只是能够看到敦煌石窟和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的保护、利用、开发的一些成果,没想到今天还看到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的展览。”杨红表示,这次敦煌文博会能够重点来展示非遗,展示活态的文化遗产,正是在书写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的历史。“其实甘肃酒泉敦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丰富,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杨红说。
早已看清自身优势的酒泉人,几年前就开始了文化“两创”的探索实践,正好借敦煌文博会这个国际化平台展示成果。
酒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节会服务科副科长罗静静说:“酒泉市共征集了七个县市区、酒泉文旅集团和三家敦煌本地文创企业300多种600余件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创展品参展,展现了敦煌文化、航天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同时,也希望借助敦煌文博会这一宣传平台,更好地展示‘古今飞天、圆梦酒泉’文化品牌形象。”
这里,艺术理想拥抱现实
来到敦煌国际会展中心C馆二层,浓烈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丝路丹青·敦煌映像——美术精品展、“长风几万里·唐诗敦煌”展览、“南北之光”中国乌拉圭摄影艺术交流展布展各具风味、内容各有特色,将展区打造成了一个深邃广袤的艺术空间。
今年正值中乌两国建立议会友好关系65周年和中乌建交36周年。“南北之光”中国乌拉圭摄影艺术交流展展出了我国摄影艺术家马健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拍摄创作的40余幅精美摄影作品,还展出了乌拉圭摄影艺术家马塞洛·卡塔尼以乌拉圭的风景、人民和文化为题材创作的30余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向观众们呈现了地球两端的别样风景,同时也表达了两国艺术家对各自国家每一寸土地的热爱,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乌拉圭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传统友谊与互相了解。
因为了解敦煌及敦煌文化,甘肃画院美术研究部主任张生进将画院的美术创作成果带到了敦煌,在文博会进行展示。
“敦煌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艺术殿堂,值得所有艺术家关注。”张生进说,能够在第七届敦煌文博会通过作品展示甘肃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向世界介绍甘肃,他深感荣幸。
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业务经理曾冬青也感到荣幸,但她还有更实在的收获。
作为本届敦煌文博会文化展览的一部分,“文创丝路·敦煌尚品”首届丝绸之路“敦煌杯”创意设计大赛暨工美文创设计大赛精品展致力于推动传统工艺活化利用和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敦煌文创产品发展新赛道。
“整个大赛作品是围绕着生活用品、艺术品等概念类的一些作品去作的一个表达。我们今年有很多新颖的亮点,像生活家居的冰箱,还有服装、服饰,还有茶具类生活器物,来丰富我们敦煌的文旅商品。希望通过这些文化产品,向全世界展示敦煌文化魅力。”曾冬青说。
看中敦煌文化活化利用优势的,还有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策展人赵昕。
“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敦煌的不同元素通过陶瓷这个载体呈现出来。”赵昕说,他希望找到敦煌文化跟陶瓷文化的结合点,推动陶瓷艺术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实现从创意设计向文创产品的转化,进而促进陶瓷艺术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