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I芯片“一片难求”,黄仁勋形容分配芯片如同“走钢丝”,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大客户。图片来源: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英伟达老板黄仁勋最近感觉自己压力山大,因为全球的AI芯片压力都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英伟达已经是一家市值达2.9万亿美元的半导体巨头了。作为英伟达的创始人和CEO,黄仁勋在上周三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他当前面临的压力,特别是能够运行最新AI系统(比如GPT-4以后的最新大模型)的芯片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
现在,英伟达的所有客户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他们每从英伟达拿到一枚AI芯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竞争优势,因为他们的对手就少拿到了一枚。而黄仁勋的工作就是走好这根“钢丝”,尽可能平衡供给分配,以免危及客户关系。
他在高盛举办的一次科技会议上表示:“不管是我们的组件,还是我们的技术、基础设施和软件,在交付的时候,大家都是很情绪化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收入,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竞争力。”
至于黄仁勋说的“情绪化”究竟是怎么一种情绪,我们还不清楚。因为当我们提出采访请求时,英伟达拒绝就此事发表进一步评论。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客户对英伟达的芯片存在大量需求,尤其是三个主要的超级云服务提供商——微软、谷歌和亚马逊。而且除了英伟达之外,目前也没有别人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英伟达已经控制了90%的AI芯片市场。
AI赛道上,速度就是一切
作为英伟达的创始人和CEO,黄仁勋会亲自对接重要客户。比如今年4月,他就向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和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亲手交付了全球第一台DGX服务器,该服务器搭载了升级版的Hopper系列AI训练芯片——也就是最新款的H200。
为了在AI赛道上阻击OpenAI,埃隆·马斯克近日透露,他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采购5万片H200芯片,来让设在孟菲斯的xAI训练集群的算力增加一倍。目前,他的Grok-3 AI大模型正在那里接受训练。
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我们的根本竞争力取决于能否比其他任何AI公司更快,这也是唯一的追赶途径。如果我们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做一家最快的公司,那我们就必须把自己的手放在方向盘上,而不是坐在后排瞎指挥。”
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宁可冒着激怒特斯拉股东的风险,也要将英伟达的芯片分配给xAI,因为这些芯片本应被用于训练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FSD。另外,xAI之所以能在短短三个月里上线全球 最大的单个计算集群,也与马斯克集中调用大量AI芯片不无关系。该计算集群由10万个英伟达H100 GPU芯片提供支持。
马斯克对于英伟达是个什么级别的客户,我们不得而知。但据英伟达透露,今年第二季度,仅四个数据中心客户,就贡献了它当季接近一半的营收。
黄仁勋在上周三的高盛会议上表示:“如果我们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这种情绪就会消失,但这种情绪是很强的、很紧张的。我们肩上担负着很多责任,我们也会尽力做到最好。”
供应紧张将有所缓解
黄仁勋并不是在开玩笑。上个月底,英伟达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Wedbush公司科技分析师丹·艾夫斯称其为“近年来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财报”。
投资者和客户最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继Hopper之后的下一款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能否按计划顺利推出,因为之前有报道表示Blackwell可能会跳票。但从财报上看,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黄仁勋证实,英伟达有必要对芯片的高精度光刻掩膜板的设计进行修改,以便提高每片硅晶上的芯片产量。同时他坚称,在今年第四财季结束前(也就是在明年1月底前),他仍然能够出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Blackwell芯片。
与英特尔或德仪这种集成设备厂商不同的是,英伟达所有半导体生产都外包给了专门的公司,而且主要是台积电。台积电在芯片生产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但是由于它的产能主要依赖台积电,这也意味着英伟达短期内无法迅速提高产能来回应需求的激增。更何况这些AI芯片的工艺极其复杂,需要长达数月的复杂工艺才能制造出来。
上个月月底,黄仁勋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目前AI芯片供给紧张的情况正在得到缓解。
他在采访中表示:“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的供应量将超过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的供应量将超过第三季度,明年第一季度的供应量又将超过第四季度。所以我认为,我们明年的供应状况将比今年有很大改善。”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黄仁勋终于可以少承受一些来自那些情绪激动的客户的压力了。(财富中文网)
作者:CHRISTIAAN HETZNER
译者:朴成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