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再愿意陷入雇佣关系中,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雇佣关系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人的变化带来了组织的进化,组织要以共生的心态发展人、成就人,从而感染人、激活人,而不是用雇用的心态用人和管控人。
春暖花开
好文 2933 字 | 10 分钟阅读
产业工人和职业经理人,曾是最耀眼的角色
100多年来,所有发达国家都逐步进入以雇员为主的社会。这种体系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稳定的结构、有效的分工,伴随着流水线式大工业生产带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早期工业社会的创造力大幅度提升,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在这个时期,组织更关注的是上下级关系、结构稳定性以及个体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更重视服从、约束以及标准的制定。产业工人和职业经理人成为最为耀眼的角色。
正如德鲁克先生曾经描绘的那样:
要么离开,要么抹掉个性
然而,现在人们却不再愿意陷入雇用关系中,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带来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雇用关系会阻碍创造能力的发挥。
当人们在组织中工作或者为组织工作时,要想维持生计,就要与组织接触,获得组织的肯定从而获得收益。能否发挥作用,也取决于能否被组织认可。这导致组织中“管理者”有了非常特殊的角色和权力,而“雇员”则失去了他本该有的自主与自由,越来越多地依赖组织。
这要求个体必须了解组织的需求,并为此做出贡献。我在写《管理的常识》一书时,一再强调管理者理解并尊重人,一再阐述管理者应如何真正理解绩效,正是出于对这一点的担心。
很多时候,管理者为了维护流程和自身的权威性,会让流程复杂、信息不透明。在层级结构模式中,信息是由基层员工一层一层地向上流动直到决策层的。倘若这些信息不准确(甚至可以确定是不准确的),就会出现决策的偏差。
年轻人不再固化在一个组织里
采访苹果CEO的何同学
这就是个体的崛起。要知道,苹果公司向来是一家“高傲”的公司,这种高傲不是说它不在乎顾客,而是指它对自己的技术实力一向非常自信,尤其是在乔布斯时期。可是,就是这样一家如此强大和强势的组织,今天也会向一个大学生“低头”。
这是苹果公司开始主动走到顾客身边,尤其是年轻人身边,向年轻人学习的信号,而何同学把博主这份事业经营得淋漓尽致,因此得到苹果公司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苹果公司也会从中收获更多,它会更加了解年轻人,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苹果。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张同学”“李同学”,甚至没有“何同学”,也会有其他同学冒出来。这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个体崛起的大势,没人能够阻挡个体的成长。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年轻人的自主,以及敢于为自己的热爱付出。这是一种趋势和常态,人们不会再轻易地把自己固化在一个组织里,或者一种角色里,期待自由、自主和非雇用关系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以“共生”的心态发展人、成就人
当然,有些人也许会说今天有的年轻人会因为求稳而选择进入大公司,这种现象可能存在,但更深层次的事实是:今天的大公司变了。
在动态环境中,没有谁能稳稳不动,为了生存,大家都在主动求变,大公司更要先变。如同苹果公司的“低头”,如同新希望六和对年轻人的用心,大公司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了。
与此同时,大公司还在向着更灵活的组织形态进化,比如搭建平台、小单元化,这时的大公司就像“小公司”一样,让年轻人有更多自主空间和成长的希望。
当组织这样进化时,企业之间的差别已经不再是规模的大小,而是能否真正灵活,真正尊重人,以共生的心态发展人、成就人,从而感染人、激活人,而不是用雇用的心态用人和管控人。
这为组织的管理者带来了挑战,要求他们认识到一个根本性的改变:组织必须了解雇员的需求,了解雇员的希望。成员不再依赖于组织,而是依赖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层级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甚至是平等的网络关系。
这些改变意味着雇用关系已经开始解除,人们之所以还在一个组织中,是因为组织拥有资源与平台,倘若资源与平台进一步社会化、网络化,个体的自主性就会更加地被显现出来,这一刻,已经就在眼前。(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