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 从奖杯中读懂创作的价值高度品质标杆

图片
《人世间》拿到电视剧主流奖项“大满贯”,不同年龄观众交口称赞作品“实至名归”,却鲜少有人知道,剧集立项之前,导演李路经历过一番质疑。是什么令他坚定自信?
音乐综艺《声生不息·宝岛季》在价值、内容、传播等多重维度赢得了最大公约数,可主创团队坦言,他们何尝没有创作焦虑。如何击穿焦虑,他们有答案了吗?
作为一档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从“第二个结合”切入主题,与时代同行的这次创作可说没有先例能参考。事实证明,视听化呈现理论,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从一地到渐渐辐射海内外、从普通话版到藏语版再到国际版,这个团队如何啃下了“硬骨头”?
昨天,“飞天—星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厦门召开,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等主办。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作者齐聚,听“飞天”“星光”获奖者共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从大奖的嘉许中读懂如何抵达创作的价值高度、品质标杆。
为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创作
不一味炫技、不无病呻吟
从50后到90后乃至00后,《人世间》扣动了无数人心弦,因为从起点,它便是一部写给平凡中国人的心灵诗。在李路坚持改编梁晓声原著时,篇幅长、题材老、网感缺……诸如此类质疑声并不少。导演抱定创作信条:“文艺作品不应只写少数精英,而不写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他相信,任何时代都以普通人构成人世间,“是他们真正用一砖一瓦建设了国家、参与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巨变,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为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创作,《人世间》由工人阶级进而辐射到社会各个阶层,展开中国近半个世纪百姓生活的众生相;抱定了人民性、人民情怀、人民立场,好作品穿透了所谓代际壁垒,年轻人边落泪边感慨,从剧中看到了父辈走过的艰辛和不易,“没想到父母吃过那么多的苦”;也正是倾注了创作者对百姓生活、国家命运的关心,他们从目之所及、思之所至的人和事中选材,把热腾腾的故事平实讲来,藏导演技法于作品之后,作品中的生活描摹、时代之问,激荡起广泛共鸣。李路说,“影视作品一定要传递给社会有价值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炫技或者无病呻吟”。
《山海情》《县委大院》《父母爱情》《大江大河》《北平无战事》《琅琊榜》……正午阳光屡登“飞天奖”榜单,也是观众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制片人侯鸿亮说得坦诚,作品要提升,重在新、好、久三点。“新”是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在艺术上取得新突破、肩负新使命;“好”指向大众的审验、市场的检验;“久”则谋求“留得下”。比如《山海情》的创作经历过试错,最终团队决定返璞归真,扎扎实实地展现土地和人。事实证明,泥土里生长出的故事打动了平凡人,宁夏西海固地区如何移民脱贫的点点滴滴讲到了大家心坎里。
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副主任、《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总导演陈曦也有同感。这是一部从贵州桥梁建设历史与战略价值观察新时代中国发展奋斗的纪录片。在同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创作视角局限在贵州的建设,是切换到了人民视角后,事情豁然开朗。创作者在“万桥飞架”的主标题下,借副标题阐明创作理念:“山水间的奇迹既是克服世界级难题所创造的桥梁建设工程奇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支撑下所创造的脱贫攻坚和跨越式发展的人间奇迹。两重奇迹都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奋斗之中发生。”
出作品也要出人才
创作不是“政绩”而需久久为功
雷佳音完成了80后首个男演员主流奖项“大满贯”,赵丽颖在“85花”里率先将政府奖“飞天”收入囊中,李庚希更是成为首位提名“飞天”的00后演员;而导演辛爽带着《漫长的季节》成为第一部荣获“飞天”的网剧,《三体》以科幻这一新兴题材同登荣誉榜……奖掖新人、新锐,俨然成为今次表彰的价值取向之一。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回应中青年人才培养,从问题导向切入:“这次我们很注重中青年人才,因为我们在思考,是否重作品而相对忽略了人才?”他直指肯綮,“作品是同评奖、政绩联系起来的,各地为了‘五个一’‘飞天奖’狠抓一个周期内的作品,但其实人才的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长期积累,方能水到渠成。”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陈晋是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问苍茫》的总编剧之一,更是整个主创团队里唯一的“老兵”。“除我之外,都是80后、90后、00后,在亲近历史的过程中,他们真正地实现了自身对重大人物、重大事件认识上的飞跃。”陈晋说,剧组在拍摄基地成立临时党支部、上党课,让青年人赓续红色文脉,是保证创作出精品力作的一个前提,也是令青年一代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重大革命题材创作规律的基础。正是新力量、新理念的注入,《问苍茫》区别于白描式讲述领袖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提炼创作题材的主题和灵魂,实现了细节出人、以人带史、史中立思。
图片
成为“许半夏”,演员赵丽颖连声道幸福,“感谢这个个性鲜明、敢于奋斗的角色让我得到了荣誉,这一段无可替代又幸福、难忘的集体创作经历在持续温暖着我,推动着我”。回望《风吹半夏》拍摄的143天,“用实际行动践行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这两句话是赵丽颖印象中的剧组常态。未来,她给自己许下“关注各行各业的人、继续深耕现实题材创作”的期许。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
守正创新中确认艺术生命线
芒果TV湖南芒果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声生不息·宝岛季》总导演洪啸并不否认,今天的观众“注意力是日渐分散的”,在视频时代,技术与表达、生产与分发都在更迭,“但也有不变的——有价值的优质内容永远是市场的重点”。他觉得,许多节目方焦虑的不是几段短视频、几次传播带来的变革冲击,而是今时今日要如何重新定义综艺节目的价值,有价值的内容如何令观众来埋单。
图片
《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创作过程给出了答案。洪啸如此定义综艺节目的价值:“传承传播、文而化之”,“做节目常常在想如何找到并建立与社会情绪、观众情感的连接点。其实连接就存于我们一直以来成长的土壤、受过的教育中,那就是中华文化,这是印刻在华夏儿女骨血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是凝聚共识、团结人心的锦囊妙计。”所以,中华文化和家国情怀,便是《声生不息》得以成立的根本。节目真正用综艺的形式,在超越音乐的空间,找到了生根和生存的力量,将节目升格为一段文化的共响,于无声处传递出同族同宗、同文同种的时代强音,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他提到,节目开篇时跟拍了中国台湾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跟其回到他成长的眷村,由一碗阳春面引出岁月往事,讲述落叶归根和两岸同胞的亲缘、情缘、文缘。当台北面馆的阿桃说她喜欢胡歌、赵丽颖,爱看《人世间》的时候,从主创到屏幕前的受众都何其真实地感受到,原来两岸人民共享的是一种生活,交集在同一个话语场。
《中国智慧中国行》播出后,得到业界盛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节目总出品人葛莱解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使得主创团队确立了高远立意之余找准了切入点;“文化溯源+探索者见证+实践者讲述+世界青年说+权威专家阐释+一起学习”的多元结构、丰富文艺手段,让党的创新理论阐述深入而不生涩、浅出而不浅表;同时,节目还打开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友人参与探访和讨论,注重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角度和外国人视角来解读。最终以多语种的国际版,实现多渠道、多介质、多维度的国际传播,用海内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话语传播中国智慧、传递中国价值、传扬中国精神。
视听产业进步始终伴随技术革命。浙江省在近三届“飞天”“星光”评选中有8部电视剧、3部电视文艺作品获奖。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介绍,浙江注重强化内容为王,精心打磨“攀峰之作”;强化项目思维,目前策划100个重点题材、创建100部外景拍摄地、培育100家重点创作生产机构、创制100部优秀文艺作品;强化机制创新。他尤其提到了科技赋能机制。据悉,浙江已出台了省广播电视实验室管理办法,与高校共建AI虚拟制片、智能交互与沉浸式呈现的技术创新平台。“这方面我们有危机意识,包括横店如果不在智慧拍摄方面迭代升级,也是要落后的。”横店影视基地将联合之江实验室建设短视频AI生产实验车间,为文艺创作提供新质生产力支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王一川认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今天的创作者更需在守正创新中确认艺术生命线,“守中国的传统根魂,夯实新的美学风骨,着力从现实生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和捕捉新的生活资源和创作资源,争取以更多精品佳作,以真正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回馈时代和人民”。
  作者:王彦
文:本报记者 王彦图:受访方供图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